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宋代才子的一首絕句,塵慮皆忘,充滿悠然自得之趣

宋代才子的一首絕句,塵慮皆忘,充滿悠然自得之趣

每天我們都為生活和工作奔忙,偶爾停下手中的事情,又覺得精疲力盡,即使有良辰美景,卻沒有快樂心情。人生就要懂得取捨,生活一定要牢記細水長流,當我們將如煙往事全部忘卻,自然就會心底無私天地寬。

閑,是一種心情的釋放,王安石深知其中的樂趣,「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閑,是對自我的一種拯救,蘇軾最懂其中的真意,「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絕句,塵慮皆忘,充滿悠然自得之趣。

閑中

宋代:詹本

萬事問不知,山中一樽酒。

掃石坐松風,綠陰滿巾袖。

詹本,字道生,建寧建安人,他是宋朝遺民。當時元朝曾派使者給他送信,但使者與他並不熟悉,走到他跟前還向他打聽詹本住在哪兒?詩人知道他的來意,就故意把手指向前邊,等差人離開後,他就拿著魚竿渡過小溪,後來便不知所終。看來詹本還是有點本事,但也更有民族氣節,他抱著與元朝統治者不合作的態度,寧願四方漂流,也毫不屈服。

詩人自食其力、豐衣足食,忙碌時也經常哼著小曲,累了就在大樹底下休息,一邊欣賞藍天白雲,一邊悠然地吟誦自己創作的詩篇。雖然無人欣賞,也可調節心情;即使孤獨一人,也從不感到寂寞。山林中花鳥蟲魚都是他的朋友,田野里各種莊稼寄託了他的希望。偶爾在閑暇時光也在柳蔭下垂釣,更可以在燦爛的陽關下乘一片竹筏遠航。

詩人習慣了這種來去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萬事問不知,山中一樽酒。」其實詩人並非什麼都不知,他自小飽讀詩書、研習經文,古往今來、天文地理,雖然談不上樣樣精通,卻都曾認真研究過。可是作為南宋遺民,他卻寧願一句話不說,也不服侍那些朝堂的權貴。

白居易曾說,「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詩人當然沒有大詩人的高雅和富貴,但「掃石坐松風,綠陰滿巾袖」,卻更顯作者悠閑恬淡的情趣。松風綠陰,象徵著高風亮節,在閑適的表象下,展現出一位亡國遺民的孤芳自賞、以及不忘故國的精神。

這首小詩意境澄靜清幽,彷彿是作者的一幅自畫像。在松濤陣陣的山間林下,摒絕一切煩惱和俗務的詩人,坐在潔凈的山石上,把酒臨風,自斟自飲,山間草木鬱鬱蔥蔥,綠蔭濃如團墨,灌滿了巾袖。作者只用了短短20個字,就輕描淡寫地勾勒出一個飄逸超脫的境界,正如陶淵明所說,「此間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曾有一首《宿天台》,詩云 「累盡得瀟洒,去往俱不驚。」作者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才能避而不就、隱逸山林,過著塵慮皆空、安閑自得的生活。當世人為各種煩惱而苦惱時,詩人卻高唱「萬事問不知」,並怡然自得於「山中一樽酒」。

這首詩也充滿了一份禪意,佛語說,「緣生緣滅、無常無我。」但人們總是貪愛追求、執著為我,就會產生種種煩惱。而詩人卻萬事問不知、忘情塵俗,從而獲得了一份恬淡和閑雅。雖然人生不可如此消極,但生活中有時也需要一種調節,當心中愁悶難遣時,不妨學習詩人這種「萬事問不知」的做法,也可讓自己獲得一種暫時的超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紀曉嵐的一段短文,飽含哲理,讀之深受啟發
蘇軾望遠思歸,這兩首七絕描寫傳神,寄託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