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萬大軍沒鋼盔用?號稱美械的遠征軍,裝備並沒那麼完美

20萬大軍沒鋼盔用?號稱美械的遠征軍,裝備並沒那麼完美

抗日戰爭時期,所謂的「美械軍」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是關注雖多,其實很多認識卻是錯誤的。

比如談起中國遠征軍來,不少人都以為這是一支頂著美式鋼盔,拖著美式大炮,手裡拿著湯姆遜和加蘭德的精銳之師。

一些關於中國遠征軍的電視劇也是如此,但實際上這支軍隊的裝備遠沒有影視劇和人們傳說中的那麼好。

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遠征軍有兩支。

第一支中國遠征軍是1942年組成並出兵緬甸的,其由第5軍、第6軍和第66軍的約10萬兵力組成。作戰失利後,該部大部分退回了國內,小部分撤到了印度,其中作戰傷亡17000餘人,撤退損失兩倍於戰鬥損失,十萬大軍折損過半。

其中以撤到印度的約1萬人為基礎,組建了中國駐印軍,後來又從國內空運兵員和成建制部隊,使得其擁有2個軍的建制,加上附屬部隊的話,總兵力有10萬人左右。

這支軍隊可以得到美國人直接的武器供給和英國人的後勤補給。

但請注意,當時美國的對華援助並非其重心,1945年前每年的援華物資僅佔美國對外援助的不到0.4%到1.5%,還出現過多次將援華物資轉用於他處的情況。

因此中國駐印軍的美式裝備其實比起美軍來是差很多的,如步槍方面,美軍的加蘭德步槍就沒有提供給駐印軍,後者裝備的是M1903和M1917。

在坦克方面也是如此,雖然坦克營的番號一共有7個,但真正實際編製的卻只有第1營和第2營,裝備的是M3系坦克。後來駐印軍戰績不錯,才臨時「借給」了一批M4坦克,儘管當時美國的坦克年產量已經超過了20000輛。

甚至不談這些重型武器了,就連美式鋼盔當時也僅僅裝備了駐印軍的新1軍,新6軍使用的還是英式的鋼盔。

駐印軍尚且如此,集結在滇西的20萬大軍就可想而知了。

這多達6個多軍及大量附屬部隊的部隊在史迪威口中是要換裝美械作戰的Y部隊,也是我們俗稱的第二次中國遠征軍。

但實際上由於當時美援總量有限,其中絕大部分為空軍物資,真正用於陸軍的很少,這20萬大軍的美械直到1944年5月滇西戰役發起時還都沒有配齊。

其實何止是沒有配齊,當時美方僅運來了部分山炮、迫擊炮和衝鋒槍、火箭筒,其餘武器則極少。即便是這些武器,也難以滿足當時的編製需求。

因此當時中國遠征軍的步槍、機槍大都為國械。

目前我們手上有一份截止1944年9月,中國遠征軍接裝的美械武器數字。

其中計有山炮302門、戰防槍651支、迫擊炮284門、火箭筒524具、戰防炮70門、機關槍663挺、衝鋒槍2724支。

要知道,此時滇西戰役已經進行了四個月之久,慘烈的松山戰役已經落下帷幕,在整條戰線上的中國遠征軍已經死傷數萬人,一些部隊甚至接近於打光了建制。

而所接收的美械依然只有上述這些。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些裝備不少了,但要知道遠征軍足有約20個步兵師,分攤到每個師中的武器並不算多。可能除了山炮能滿足編製外,其餘均是缺額,而且滇西日軍實際很少有裝甲車輛,看起來數字很多的戰防槍實際並無多大作用。

武器如此,至於鋼盔之類就更是奢望了。

中國軍隊在抗戰前,中央軍和部分地方軍曾有一批鋼盔,但是在作戰中消耗掉之後,便沒了補充。

此時即便是第5軍200師這樣作為預備部隊緊急加入遠征軍的部隊都沒有鋼盔。

而曾經因頭頂著M35鋼盔而被民間稱之為「德械師」的36師、87師、88師也是窘迫不已,很多新兵恐怕連這種鋼盔都沒見過。

堂堂36師當時全師的步槍甚至連2000支都湊不齊,而當時國軍師級編製的步槍數是2500支,這還是國械師編製,而不是所謂的美械Y部隊編製。

龍陵戰役是滇西作戰中的重要一戰,遠征軍先後搏戰多次,付出了死傷28384人的代價才將其最終拿下。

當時美軍的軍事顧問倒是有鋼盔可戴,其實在看不下去一批批突擊隊的有去無回,將自己的幾十頂鋼盔湊出來讓突擊隊使用,而這批軍人大多也都犧牲在了戰場上。

在美械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國軍高級軍官的指揮很少變通,結果使得部隊的傷亡極大,戰後很多部隊都在整軍中被取消了番號,合併到了其他部隊。

到1945年初,付出了巨大代價後,駐印軍和遠征軍終於會師。

當時留下的照片中有一組就是新1軍士兵和遠征軍士兵的合影,前者帶鋼盔、穿皮鞋,手持湯姆遜,後者戴布帽,穿草鞋,扛著步槍,投過遠征軍戰士的眼神都能感受到羨慕和失落之感。

要是遠征軍有如此裝備,可能很多戰友就不用犧牲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在裝備不盡如人意,而戰術又不及時更改的情況下攻堅,代價顯然是很高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戰爭中的「繳槍不殺」,為何對必死之敵網開一面?
中國陸軍「土豪金」再次上鏡:不光顏值高,偽裝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