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唐朝曾滅國數十個,靠的並非純騎兵,而是步騎混合軍團

唐朝曾滅國數十個,靠的並非純騎兵,而是步騎混合軍團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興盛的王朝之一,其與漢朝並列為「強漢」「盛唐」。

作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強國,唐朝的強大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面,在軍事上,也是非常輝煌的。

在初唐和盛唐時期,唐軍滅國數十,攻滅的部落更是不計其數。

在大家的潛意識中,唐軍是憑藉精銳騎兵才創造了此等戰績的。但事實上,唐軍是合成化程度很高的軍隊,騎兵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兵種,其對外征戰的戰績也多為兵種合成作戰下創造的戰果。只不過騎兵在斬首作戰和擴大戰果方面更為突出,以至於遮蓋了步兵的作用。

本文就根據歷史記載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一:唐初騎兵

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其麾下兵力一共有三萬人,後來這批軍人大多成為「元從禁軍」。

李淵本身也是關中軍事貴族集團之一,與當時的隋煬帝楊廣之間是親戚關係。其起兵時擔任的職位是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和太原留守,也就是說李淵的基幹兵力是前隋正規軍。

而在此前為了應對突厥的威脅,李淵曾「選精騎二千為游軍,居處飲食隨水草如突厥」,這邊是其最早掌握的騎兵部隊。

太原起兵後,李淵又從突厥處購得了五百匹良馬,同時借得了五百名突厥騎兵助戰,這些騎兵又帶來了兩千匹戰馬。

以此來看,太原起兵時,唐軍騎兵約佔全軍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向長安進軍的過程中,唐軍不斷消滅和改編隋軍,攻佔長安後又得到了首都的武庫資源,加之大量民眾投軍,唐軍迅速擴展到了二十餘萬人的規模。

武德二年(619年),唐政權中掌握的馬匹共計三萬六千七百匹。這些馬匹中有從隋朝赤岸澤得到的「良馬三千」,其被放牧於隴西,為唐朝馬政之始,其餘大多則裝備唐軍部隊,但從馬匹與唐軍總數的比例來看,騎兵只佔一小部分。

但是小歸小,其絕對數卻已達到了一萬騎以上,而且由於控制長安武庫的原因,唐軍騎兵及戰馬的披甲率很高。

唐王李世民還從騎兵中揀選精銳,編成了一支精銳的玄甲軍。

史載:選精銳千餘騎,皆皂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

歷史上對玄甲軍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有所爭論,從其使用來看,其既可以突擊敵陣,衝擊力極強,同時乘勝追擊,摧枯拉朽的能力也極強,給人既像重騎兵,又像輕騎兵的感覺。

其實玄甲軍是有兩個狀態的,即在擔任突擊敵陣時則是人馬皆披甲的甲騎具裝狀態,在追殲殘敵時,則往往將馬鎧卸下,成為人披甲但馬不披甲或少披甲的輕裝狀態。

因此可以說此時的唐騎兵是重裝騎兵,但又可以是輕裝狀態的重裝騎兵,當然了,唐軍編製中也有專門的輕騎兵。

在消滅王世充和竇建德的關鍵性戰役中,唐軍騎兵發揮了極大作用,尤其是在虎牢關之戰中,唐軍騎兵更是戲劇性地一戰摧毀了竇建德的指揮機關並將其生擒。因為竇建德軍的主力不復存在,王世充也被迫向唐政權投降。

公元621年,李世民班師回朝。史載李世民「被金甲,陳鐵騎一萬、介(甲)士三萬,前後鼓吹,獻俘於太廟」。

這裡的鐵騎便是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可見唐騎兵力量的擴充是非常迅速的。

除了作戰繳獲之外,唐軍騎兵迅速擴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啟用了懂馬的張萬歲執掌馬政。

在唐朝統一戰爭中,其為唐軍輸送馬匹十餘萬,同時存欄的軍馬數量還有十餘萬匹。

因此,在李世民繼位後,唐朝有更充分的資源發展騎兵,只不過其即位之初各方面需要整合的事情很多,才與咄咄逼人的東突厥有了渭水之盟而已。

不過渭水之盟僅僅三年後,唐太宗即部署了反擊東突厥的全面戰爭,這與漢初積累半個多世紀才反擊匈奴有很大不同,其中關鍵就在於唐朝的馬政所提供的戰馬足以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

公元629年,唐朝以并州都督李世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眾合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道出擊突厥。

在這次戰爭中,唐朝的精銳騎兵發揮了很大作用。

李靖先是以精騎三千突襲定襄,擊敗東突厥後又趁著唐儉與其談判的時機,選出了一萬名精銳騎兵再次突襲東突厥牙帳。

在這次突擊作戰中,唐軍前鋒蘇定方率彀馬二百為前鋒,乘霧行,去賊一里許,霧霽,見牙帳,馳殺數十百人,頡利及隋公主惶窘各遁去,靖亦尋至,部眾震潰,斬萬餘級,俘男女十萬。

東突厥被攻滅後,在進攻吐谷渾的作戰中,唐軍騎兵再度顯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靖將薩孤吳仁以輕騎戰曼都山,斬名王,獲五百級;君集、道宗登漢哭山,戰烏海,獲名王梁屈蔥,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馬秣雪;萬均督銳騎追亡數百里,又破之等。

那麼既然在唐初的統一戰爭和邊疆作戰中,騎兵都發揮出了關鍵作用,是不是唐軍步兵就大都留守內地呢?

其實不然。

二:步騎編製

眾所周知,唐朝初年施行的是府兵制度。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其中上府兵力一千兩百人、中府兵力一千人、下府兵力八百人,理論上唐初的府兵總數約六十萬人。但是府兵執行的是番上制度,因此唐初六十萬府兵不可能全部動用,當然了也沒這個必要。府兵中能騎而射者為越騎,其餘為步兵、武騎、排〈矛贊〉手、步射,可見府兵兵種是比較多的。

府兵所屬的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出戰時,府兵集合,與臨時募集的兵募組成行軍,由統軍大將統率出征。

請注意,唐朝的行軍可以理解為是野戰軍,但是其編製卻跟府兵體系不同。也就是說府兵體系中的府—團—隊體系在行軍中是被打散了的,行軍編製是以五十人的隊為基層單位整合配置的。

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唐朝軍事家李靖的筆下感受一下。

唐朝初年,名將輩出,但是統帥級的人物卻並不算很多,其中李靖便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在統一戰爭還是在攻滅東突厥、吐谷渾之戰中,李靖都發揮了極大作用。

作為鼎鼎有名的軍事家,李靖曾著有《大唐衛公李靖兵法》,又稱為《李衛公兵法》。該書曾流通於世,但北宋中期就散佚了。到了清代,汪宗沂根據杜佑《通典》、杜牧《孫子注》及《太平御覽》、《武經總要》等書所引《李衛公兵法》逸文,輯成《李衛公兵法輯本》。

在李靖的論述中,我們能看到唐朝初年的軍隊編成情況、作戰訓練情況及不同兵種的比例。

該書中寫到:

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而即分為七軍。如或少,臨時更定。

中軍四千人,內揀取戰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為一隊,計五十六隊。戰兵內,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馬軍千人,跳蕩五百人,奇兵五百人。

左、右虞侯各一軍,每軍各二千八百人,內各取戰兵一千九百人,共計七十六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左、右廂各二軍,軍各有二千六百人,各取戰兵一千八百五人,共計一百四十八隊。戰兵內,每軍弩手二百五人,弓手三百人,馬軍五百人,跳蕩四百人,奇兵四百人。

馬步通計,總當萬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隊當戰,餘六千人守輜重。

也就是說一個兩萬人的軍中,六千人是輜重兵,一萬四千人為戰兵,戰兵中騎兵為四千人,其所佔全軍的比例為20%,所佔戰兵的比例為28.5%,步兵中則分弩手、弓手、跳蕩、奇兵,揀選精銳會組成戰鋒隊。

有朋友可能要問了,唐軍一軍中騎兵所佔的比例不高,但是為什麼唐軍在邊疆戰爭中能具備超強的機動力呢?

請注意,唐朝時期騎兵和步兵的劃分是兵種的劃分,並非是以有馬、無馬為標準的。

既是列入了騎兵編製,那麼騎手便熟練騎射和衝擊作戰,同時所配馬匹亦為突擊力強、耐力好之良馬。

而按照唐初的軍隊編製,其基層的作戰單位——隊,是由五個火組成的,每火有十人組成,其並非一個作戰單位,而是生活和管理單位。這個「十人為火,火有長」的單位要「備六馱馬」。

也就是唐軍的步兵,十人之中就要配置六匹馱馬。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唐軍的著甲率較高,且有著遠征作戰的需求,軍隊長途機動必然不可能是著甲狀態的徒步行軍。大量配置馱馬即可平時用於馱運鎧甲、軍資,一方面減輕軍人體力消耗,另一方面則增強行軍和機動能力。

此外,為了滿足遠征作戰的需求,請注意唐軍中輜重兵的編製是很高的,達到了30%的比例。

這是唐朝初年時的軍隊編製體系。

而在另一部唐朝兵書《太白陰經》中,記述的可能是唐初之後的軍隊狀態。

該書中以一軍人數一萬兩千五百人,進行了介紹。

根據書中記述判斷,其中騎兵人數為兩千五百人,比例與唐朝初年是相同的,均佔到了全軍兵力的20%。

尤其難得的是,該書中還記載了這支軍隊的武器裝備情況。

其中甲有七千五百領,全軍60%的人有甲,基本上除輜重兵外全部配甲;戰袍有五千領,約40%的人有戰袍;牛皮牌兩千五百面,配備率20%;

槍一萬兩千五百條,配備率百分之百;弓一萬兩千五百張,配備率百分之百;佩刀一萬口,配備率80%;陌刀兩千五百口,配備率20%;弩兩千五百張,配備率20%;棓兩千五百張,配備率20%。

可見,唐軍中無論馬步軍,無論戰兵還是輜重兵,均配槍一條、弓一張、佩刀或陌刀一口,此外還有人加強有弩和棓。

其中弩箭的攜帶量為二十五萬支;弓箭的攜帶量為三十七萬五千支;另外還攜帶射甲箭五萬支、生鈊箭兩萬五千支。

那麼,這樣編成的軍隊在實戰中究竟表現如何呢?

三:實戰案例

唐朝時期,征戰極多,軍隊的編成很多時候並不總會達到上面提到的兩萬人一軍或一萬兩千五百人一軍的理想狀態。

但是與之相接近的出征軍是存在的,我們不妨以其為例展開論述。

前文中提到李靖以一萬精騎突襲東突厥牙帳之戰時,唐軍先鋒兩百騎的指揮官是蘇定方,此人在平東突厥之戰後二十餘年中一直坐著冷板凳,直到唐高宗平高句麗、西突厥之戰時才被重新啟用。

高句麗重騎兵

公元657年,唐高宗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燕然都護任雅相、葯羅葛·婆閏等人為副將出征西突厥。

雖然名號不小,但是蘇定方行軍至曳咥河西遭遇西突厥十萬騎兵時,唐軍總計才一萬餘人,而且不都是騎兵,其構成應與《太白陰經》所在相差無多。

蘇定方的部署是「令步兵據南原,攢槊外向,自將騎兵陳於北原」。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的戰術是先解決唐軍的步兵,再攻唐軍騎兵,但是連續三次大規模衝擊唐軍步兵都失敗了。

通過前文論述,我們知道唐軍步兵中裝備有極多的弓弩,連輜重兵都配弓。

李靖所著的《李衛公兵法》中曾介紹了唐軍的作戰方式,而曾身為李靖軍先鋒將軍的蘇定方對這套作戰方式絕不會陌生。

敵軍距軍陣一百五十步時,弩手放箭;距離六十步時,弓手放箭;距離再近時戰鋒隊的精銳步兵以陌刀等迎戰,弩手和弓手在二十步時棄弓弩,換刀棒與敵交戰。

其中戰鋒隊是唐軍的精銳,使用陌刀對騎兵的斬殺效率很高,而弓弩手在近距離也可換兵器與敵軍交戰,這僅僅是唐軍的戰隊。

唐軍中另有駐隊,即預備隊和收容隊,戰事不利時駐隊投入作戰並收容戰隊,兩隊交替作戰。

戰隊和駐隊中均有騎兵,其可下馬步戰,亦可乘馬衝擊。就當時蘇定方軍的情況來看,其將騎兵集中到了北原,故而突厥騎兵衝擊的主要是唐軍的步兵。

結果在唐軍的強弓硬弩和陌刀殺傷下,西突厥騎兵先後三次衝擊失敗,在被大量殺傷的同時,士氣也嚴重受挫。

這時蘇定方的騎兵開始衝擊了,從當時的情況看其數千人的騎兵是配馬鎧的具裝騎兵狀態,衝擊力極強,結果一天激戰下來「鏖戰三十里,斬俘數萬人」。

西突厥都是騎兵,從這個損失數字來看,極可能在衝擊唐軍步兵時就被殺傷甚眾,唐軍具裝騎兵突陣後,突厥兵不僅遭到重創,而且還可能被唐軍騎兵和步兵合圍,很多騎兵沒能跑掉,以至於在三十里戰場上就被斬俘數萬人。

史載唐軍的追擊是第二天展開的,一個比較合理的分析是頭一天的交戰中,騎兵以甲騎具裝形態作戰,人馬皆疲憊。第二天則卸掉馬鎧,以相對輕裝的形態追擊。

西突厥部落軍本來就較為鬆散,新敗之後很難重新整合,唐軍騎兵以馬不披甲的狀態也不至於有較重傷亡,而機動性則大大增強。在迫降了西突厥五弩失畢等部後,唐軍追至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牙帳處,再次斬俘上萬人。

阿史那賀魯又跑到了中亞的石國,唐將蕭嗣業依舊率軍追至,最終石國國王將阿史那賀魯縛送唐軍,西突厥遂滅。

在隨後平定西突厥都曼部叛亂時,蘇定方「選精卒萬、騎三千襲之,晝夜馳三百里,至其所」,迅速將其消滅。

請注意這短短几個字的描述,精卒萬、騎三千的比例構成基本與我們前面提到的步騎比例相當,可見步兵依舊是唐軍的主體,即便是在突襲行動中。

而步兵是不可能晝夜馳三百里的,可見其步兵也是有馬的,或者至少說唐軍步兵中的精銳是會騎馬的。步兵中雖然編製的是馱馬,但是西域作戰的繳獲往往極多,徵調軍馬供步兵使用也非難事,更何況唐朝軍馬本身就很充裕。

充裕到了什麼程度呢?

到了唐高宗麟德(664到665年)年間,其馬匹總數達到了驚人的七十萬六千匹,蘇定方此戰在麟德年之前,可見即便唐朝自己給出征軍配置軍馬,也是足夠使用的。

在西域的征戰如此,在東方針對高句麗和百濟的攻城戰中,也是步騎甚至水軍的合成作戰,尤其陸地戰中,唐軍殲滅了兩國機動兵團後,實際步兵發揮的作用會更大些。

四:新的變化

唐朝初期的戰爭是依賴平時的府兵體系和戰時的行軍制度來的,唐軍在邊境不常駐大軍,如唐太宗及高宗時期,在偌大的安西都護府僅常駐數千軍兵而已,整體上是內重外輕的布局,邊境有戰事時則從長安出兵解決。

但隨著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府兵制逐步崩潰,而邊境戰事又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於是開始在邊境常駐較大規模的軍力,一般性戰事不再從關中調兵,同時逐步出現了募兵代替府兵的情況。

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募兵制最終代替了府兵制,各邊鎮常駐大軍已成為常態,而且為了更快地應付邊疆作戰,還普遍地設立了節度使職位。

天寶年間,唐朝在邊境形成了安西、北庭、隴右、河西、河東、朔方、范陽、平盧、劍南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十大節度使(經略使)總計有軍兵四十九萬人,其中有戰馬八萬餘匹。

唐朝在中央則設置了十餘萬人編製的彍騎,同時另有北衙禁軍。理論上禁軍和彍騎的戰馬數量不少,但實際上到了天寶後期,且不說戰馬能否滿編,就連兵額也僅剩八萬餘人,論戰力更是幾乎可以忽略,騎兵步兵之別已無所謂。

而我們注意到,在唐的邊軍中多達四十九萬人中,戰馬才八萬餘匹,戰馬與兵額的比例僅為16.3%,比之前我們所統計的20%要下降了不少,這還不考慮一騎多馬的情況。

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時期的戰爭形態跟太宗、高宗時期已經有所不同。

初唐時期,唐軍是以野戰軍的形式遠征作戰的,戰事結束則「將歸於朝,兵散於府」,無論是進軍還是撤軍都是遠距離的,騎兵比例也會略高。

盛唐時期,唐軍實際上形成了方鎮,每個方鎮有若干城池,一般性戰爭以方鎮軍就近出兵為主。方鎮軍出兵的話,還會留一部分兵力守城,顯然守城者主要是步兵,因此隨著步兵比例的增加,騎兵比例就下降了。

如范陽軍統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恆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等九軍,每軍各據一城,除經略軍騎兵比例高之外,各城大多以步兵為主,如靜塞軍官兵一萬六千人,但戰馬卻只有五百匹。

另外不同區域的方鎮兵種構成也不一樣,天山以北的北庭軍總兵力兩萬人,戰馬卻有五千匹,尤其其核心的瀚海軍,兵力一萬兩千人,卻有戰馬四千兩百匹。而主要依託燕山山脈防守的范陽軍,其兵額高達九萬一千四百人,但戰馬卻只有六千五百匹。

還有一個因素是,在任何一個方鎮,除了唐的正規軍之外,其出兵必然會有相應的僕從軍,而後者大多為騎兵,因此唐軍並不會覺得騎兵不夠用。

我們以安西都護府為例,其兵額為兩萬四千人,戰馬為兩千七百匹。這跟很多人印象中的安西軍不太一樣,大家普遍覺得這支精銳軍團應當全是騎兵的。

其實安西軍中真正的正規軍騎兵就只有這兩千七百匹戰馬,但是請注意,唐朝時軍馬包含了戰馬和馱馬,戰馬有兩千七百匹可不意味著沒有馱馬。

而且在安西,附近都是產馬區,安西軍的大多數步兵都有私馬,其實際上依然是個乘馬軍團,但是並非騎兵軍團,我們前面說過了騎兵就是騎兵、步兵就是步兵,唐朝前期不以有馬無馬來區別騎步兵。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天寶六年(747年)著名的高仙芝伐小勃律之戰。

史載「詔仙芝以步騎一萬出討,是時步兵皆有私馬自隨」,正因如此,唐軍出現的速度遠超小勃律和吐蕃估計,結果倉惶迎戰,以遭敗績。

另外,唐軍徵調部族軍參加戰爭的例子也很多,如天寶十年(751年)的怛羅斯之戰中,即有葛羅祿部隨同作戰,史載「蕃漢軍三萬眾擊大食」,葛羅祿部即為騎兵建制。

而安西軍之所以步兵比例高一方面是因為可隨時徵調部族騎兵,另一方面是西域和中亞的築城很多,需要步兵攻城作戰,同時唐軍步兵兵種完備,在陌刀與弓箭及其他近戰兵器下,對手的騎兵也不容易佔便宜。

另外步兵有馬,也不影響唐軍的機動和遠征作戰。

結語

不過,隨著不久之後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邊境軍主力回師平叛,河西、隴右很快便被吐蕃所佔領,西域在隔絕了近半個世紀後也被攻陷。

安史之亂後,內地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唐中央除了應付吐蕃等對手外,還要壓制藩鎮,疲於奔命。

隨著產馬區的喪失,唐軍主要的馬匹來源為從回紇購買,數量和質量根本滿足不了戰爭的消耗且耗費資財巨大。

唐代宗永泰元年,朝廷已淪落到在都城中大肆搜集百官士庶用馬,用民馬充作軍用的地步,可見其窘迫。

隨著軍馬來源及騎兵規模的大減,唐軍儘管在不少戰爭中依然可以獲勝,但卻無法像初唐、盛唐時期以近似於「全馬化」的步騎混合軍團橫掃千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一次投入超過70個師的大戰,都有哪些派系的國軍部隊參戰?
威力強悍的湯姆遜衝鋒槍,為何八路軍不用,卻讓給了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