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深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 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深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 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為鮮明主題,提出了向著國家治理現代化奮進的重要舉措。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整個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思想理論支持,也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契機。

[關鍵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也是「中國之治」邁向更高境界的嶄新起點。全會以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為鮮明主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重大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新論斷、新部署。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充分反映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於堅定「四個自信」,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確保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點,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充分認識全會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要將其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中來認識和把握。

一是這次會議的主題非常重要。全會以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為主題,這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全會主題延續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並結合新時代的要求,用中央全會的形式專門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

二是這次會議的時機非常關鍵。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慶之年,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後年是建黨100周年。在2019年10月底這個時間點召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專門研討部署,更好地總結過去、謀劃未來,凸顯這次會議的意義重大,也凸顯了會議的特殊性和戰略性。

三是這次會議的任務非常明確。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了三步走的戰略: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開啟「中國之治」新境界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為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謀划了藍圖,破除了當前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藩籬,回答了新時代國家治理之問。

1.深刻領會新中國70年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中國治理制度與體系的優越性

衡量一個社會制度是否科學、是否先進,主要看是否符合國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擁護。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在實踐中,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展示出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所在,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所在。長期保持並不斷增強這些優勢,是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努力方向。

2.深刻領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目標和保障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健全的治理體系、高超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問題,對症下藥、把脈開方,把建設長效制度和解決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整體協同推進和重點難點突破結合起來,把頂層對標和試點探索結合起來,把破除頑疾和改革創新結合起來。全會深刻指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由13個部分組成,包括: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等13個領域的制度體系。其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統領和貫穿其他12個方面的制度。這些領域的具體制度體系相互銜接並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有層次和行之有效的國家治理體系。這次全會為這些領域的制度建設和完善明確了目標、方向和路徑,有利於各方面制度的體系化和現代化。

3.深刻領會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

國家治理現代化離不開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強調指出,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很大程度上,黨的執政水平決定了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全會圍繞如何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這一根本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明確回答,進行全方位部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確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就要求黨要加強自身建設,完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這次全會展現出我們黨先進的執政理念、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強大的改革勇氣,必將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提供根本遵循、指引前進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國家治理現代化亟需一流大學的智力支持

認真學習、大力宣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對於高校而言,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是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努力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1.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多次就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因此,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為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正確的思路和建議,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學理支撐,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哲學社會科學價值的必然途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面臨著許多重大議題,問題需要研究、答案需要探求、人民需要解釋。這也正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出思想、出理論的關鍵當口。對此,迫切需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公共管理等在內的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界提供思想理論支持。高校應主動服務於國家改革重大戰略的召喚,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這要求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提出創新的理論,用發展的理論指導豐富的實踐,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透徹闡釋。

2.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一流大學提供的智庫建議

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的大學智庫應以國家現實需求為導向,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重點,以服務黨和國家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諮詢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亟待回答與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就「中國之治」的全局性、戰略性、綜合性問題,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3.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紮根中國大地的實踐研究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偉大實踐,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研究素材和廣闊的研究空間。我們要抓住這難得的時代機遇,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加強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梳理,提煉出更多有學理性的新理論,總結出更多有規律性的新實踐,推出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要堅持創新理論引領。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既立足中國國情、又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的結果。開展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吸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把有關經濟、政治、法律、社會、生態、外交、國防、黨建等方面的重要理論創新,都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學理支撐。

要聚焦新的時代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都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研究需要關注的新問題。開展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應結合新時代的特徵,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推動研究走深走實。

要突出治理研究重點。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黨的建設起著決定性和根本性作用。開展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要著力加強黨的建設的戰略性和對策性研究,特別是要把如何發揮黨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如何實現各領域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作為研究重點,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有機結合的實踐給予理論回應,進一步推動我國政治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作者靳諾: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2019年第22期《中國高等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科建設勿被排名牽著鼻子走
「中國與世界:當代中國文化影響力生成」論壇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