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鄉村振興,菏澤東明縣牡丹區毗鄰群眾了卻56年恩怨

鄉村振興,菏澤東明縣牡丹區毗鄰群眾了卻56年恩怨

2019年11月10日,立冬第二天沒有一絲涼意,魯西南黃河兩岸天高雲淡。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聶庄、孫趙寨與東明縣大屯鎮劉寨、青庄店4個村的100多名婦女相聚在劉寨村,在村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親如姐妹。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文化活動常有,可是跨縣區群眾自發的文化活動很少見。看似農村民間活動,可其內涵卻是一場了卻56年恩怨的歷史性演出。

活動上,東道主劉寨村的舞蹈隊首先進行了開場節目,緊接著大黃集鎮聶庄村的舞蹈隊12個姐妹搖扇登台,青庄店的姐妹按捺不住激動做上場準備,孫趙寨村的隊員有的鼓掌有的為下場的姐妹遞水。

「黑油油的光脊樑生存一輩又一輩 ,都曾灑落多少辛勤的汗水,這裡的莊稼漢一輩又一輩 ,美好的嚮往想了多少回,肥沃的黃土地耕種一輩又一輩 ,都曾灑落多少辛勤的汗水,振興戰略增添了光輝」。活動在她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歌舞中一直高潮不下。

1962年黃河泛濫成災,國家在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的開封地區(今開封市)蘭考縣與菏澤地區(今菏澤市)菏澤縣之間修建了一條「蘭菏乾渠」。乾渠的作用有兩個,一是攔截黃河水不肆意橫流,二是在乾旱的時候可引用黃河水。1963年,黃河發大水,東明縣劉寨、青庄店,李樓、王屯等離黃河灘較近的村莊積水一米多深,這些村的群眾想要挖開「蘭菏乾渠「瀉洪。可是,要瀉洪,菏澤縣的聶庄、孫趙寨、李八老等幾個村莊就會被淹。因此,兩毗鄰群眾經常發生矛盾和摩擦。

1963年,為了治理黃河,經黨中央批准,河南省的東明縣劃入了山東省,為了補償河南省的損失,1964年,山東省台前縣和范縣劃入了河南省。有這樣的歷史背景,兩縣區這些村莊的群眾仍很「敏感」。東明縣大屯鎮青庄店、劉寨、韓屯、谷庄、李樓這些村,距鎮駐地20里路,可是距牡丹區大黃集鎮駐地卻不足5里路,這些村的人們把農副產品交易和信貸、入學、就醫、郵政、物流這樣的社會活動都依靠大黃集鎮。期間,兩地村幹部一直想化解存在已久的矛盾,但卻一直沒有實現。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牡丹區大黃集鎮黨委政府從爭創文明鄉鎮入手注重文化建設,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教育群眾愛國愛家鄉和諧友善。市委派駐大黃集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圍繞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積極爭取市區兩級政策和資金。目前各村都成立了秧歌隊和舞蹈隊,大黃集鎮建起了省標綜合文化站和3000平米的文化廣場,東明縣大屯鎮青庄店、劉寨、韓屯、李樓這些村的群眾,晚上在家就能聽到大黃集鎮鑼鼓聲,有時她們不免想參與其中,可是又總認為村村之間以前那些陳穀子爛芝麻不便前往。這事被大黃集鎮聶庄村聶元英、黃集村的張懷景、王愛菊知道了,於是她們為了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主動帶著各自的舞蹈隊,第一次來到劉寨村與這個村的姐妹們握手言和。

重新有了這個開端之後,如今,兩縣區毗鄰的群眾由同台共舞,他們經過56年的風風雨雨,又共同沐浴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陽光。大屯鎮王屯村的幾個姐妹為了不錯過這個演出活動,紛紛從曹縣趕來與鄰村姐妹聯歡併合影留念。

劉寨村黨支部書記劉秋華說出了這一帶人的心聲,那時人都不富,都有自私的思想,心量狹窄,現在人已不再把那些事當成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念東 通訊員 張洪領 張靜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牡丹 的精彩文章:

菏澤牡丹闖出「國際范」
有一種牡丹可以榨油,營養價值高,冬季管理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