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年近六十,突然不願與人打交道了,是什麼心態?

年近六十,突然不願與人打交道了,是什麼心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篇》第四

孔子在六十歲左右的時候,周遊列國,一路坎坷,很不順心,但他卻非常的謙虛。

那些來自外來人的挖苦話,他也都能夠聽得進去。甚至有人說他「累累若喪家之狗」,他也點頭稱是,欣然贊同。

閱世已久,他早已將毀譽置之度外。對他來說,如隱士般潔身自好,不是不能,不是不願,而是不可以。

天下無道,自當有人當仁不讓。

年近六旬,不願意與人打交道,從字面上來看,這是一種在步入老年生活時,人們失去與社會交流的慾望。

那麼,為何在六十歲之前不曾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呢?反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閱歷的豐富,才出現這種問題?

現代醫學模式將人們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以及社會關係看做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而心理狀態又受到行為、生理、社會環境的影響。

在步入老年的年齡,身體各個機能趨向衰弱、激素水平逐漸降低,即使在沒有其他重大疾病的困擾下,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心理狀態。

大部分人到了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退休、子女大多長大成人,甚至成家立業,社會的主旋律也不在他們身上,生活中也不存在太多的社會交往,由於沒有內心需求的促使,自然而然也就缺乏了交流的渴望。

同時,除了身體發生著變化,精神層面的變化也是巨大的。

年近六旬,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人們普遍會選擇從瑣碎的事情中抽離出來,做自己以前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

這個階段的人,心態上更為豁達,也不喜被旁人所打攪。那麼,從心理學上看,這是什麼心態?

人生在做減法

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多,遇到過的風浪都在告誡我們:人生是一個取捨的過程。

年少時,我們總認為人生是在做加法,渴望擁有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

而年紀漸長,我們會認識到人生其實是在做減法。如同《瓦爾登湖》中有一句寫道:

「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於聲名,不再汲汲於富貴,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描述過「斷舍離」的概念:

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上的迷戀,儘可能讓自己處於自由自在的空間中。

心理學上有一個跳蚤效應(Flea Effect),著重的就是環境對於我們的影響,做減法的生活方式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很多人,但能真正走進你生活中的「朋友」,寥寥可數。

減去不必要的社交,把時間留給真正的朋友和有意思的事情,會更讓人覺得踏實安然。

減去心中貪戀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佔有的物質過多,更容易被物質所奴役。這個年齡的人,更應該懂得如何「斷舍離」。

心理學也發現,年老有時是我們主觀意識對自身的一種限制。

這說明了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嘗試著去做,不要因為年齡而放棄夢想,在追逐中重新找回自己。

溝通是需要目的(主動方)和需求的(被動接受方),還與能力和技巧有關,年紀越大的人,思維相對來說就會變得越固執,不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東西,理解水平也逐漸下降了。

因此,能和這樣的人在同一個固有思想層面上的人相對很少,而能夠真正產生共鳴的人就更少了。

懂得知足

活了接近六十年,見慣了人生百態。

能夠引發內心共鳴的人,在這樣一個少數的基礎上,還存在著階層的差異、生活經歷的差異等。

其次,溝通能夠順暢進行的一個前提就是共鳴和理解,當能夠產生共鳴的人群變少了,自然可以溝通人就少了。

因此,年齡越大的人越懂得知足。

不是年齡大造成的越來越不願意溝通,而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現能夠真正可以溝通和理解的人群變少了。

同時,如果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沒有減退,依然可以去理解和接受年輕人的觀點和思想,或將他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年輕人。

那麼年齡就只是對他身體的限制,在心理上,他依然年輕。

結語

年近六十的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用再去操心了,更多的則是開始追求心靈上的滿足。

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不意味著選擇永遠孤獨的狀態,而是在孤獨和不孤獨當中,自由穿梭。

這才是生命進入老齡化最靈動的狀態。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自在晚年》、《老人的心理與輔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自證預言:你的潛意識,決定了你能否心想事成
心理學:最高端的四種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