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職場中,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35歲中年危機?

職場中,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35歲中年危機?

網友諮詢:「您好,我們平時職場中經常說的中年危機是35歲嗎?我今年都30歲了,收入並沒有很大的起色,不知道會不會在35歲的時候被裁掉。我有想過努力,但我始終無法避開這種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感謝您指導下!」

其實35歲是不是職場的生死線真的還不好說,因為有可能你還沒到35歲就已經被淘汰了,所以不要計劃放到35歲,而是要把計劃做到現在,並且立即開始執行這份計劃,為自己布局以後的生活。

那無論是30歲,或者35歲,危機感肯定是存在的,畢竟自己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了。

那麼作為職場人,我們如何來規避中年危機呢?

1、轉化一種心態,做好當下每一件事。

曾經我也特別焦慮中年危機,甚至一度失眠很長一段時間。

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種無關的焦慮感無濟於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其這麼無休止的焦慮下去,還不如把當下的每一件事情儘可能做好。

我以前特別喜歡做技能儲備,各種數據軟體和產品軟體都會去學習,但很多都是浮於表面,沒有深挖。

而我們做好當下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做一種能力的儲備,未來某一天,但凡有一個機會就可能規避掉中年危機,但是前提是不能像我一樣浮於表面,要需要把每件事情做精做專。

所以,與其焦慮感爆棚,還不如轉化一種心態,做好自己當下能做的每一件事。

2、盡量接受正能量的信息,拒絕販賣焦慮。

不得不說,如今的各大媒體最熱衷的就是販賣焦慮。

在一個人人都很焦慮的時代,出來販賣焦慮的確可以收穫一大批的粉絲,引起一定程度上的共鳴,但是成功的人從來不會是看了那些販賣焦慮的文章而成功,因為他們知道是沒用的。

真正強大的人,都是儘可能讓自己屏蔽掉那些垃圾信息,盡量接受正能量的信息,把時間和精力儘可能放在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和增強人脈資源等方面。

所以,少看那些販賣焦慮的文章,多思考焦慮的問題如何解決。

3、完善個人能力,讓自己更加系統化和通用化。

什麼叫系統化?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能力,但大部分的專業能力都只能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

對於一些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來說,更加願意招聘綜合能力更強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就是系統化的。

那什麼叫通用化?

當自己有一套系統化的綜合能力時,自己就能夠適應更多的崗位,這就是通用化。

當每個人做到系統化和通用化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考慮所謂的中年危機,首先這樣的人才還是相對較少,多半是管理層。其次做到這樣的人,在崗位選擇面上會更廣,選擇權更大,比普通大眾能選擇的崗位更多。最後這樣的人更能適應多變的企業要求,企業也願意招聘這樣的人。

所以,完善個人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讓自己更加系統化和通用化。

總之,無論中年危機什麼時候到來,都不要去焦慮,去害怕,無濟於事。完善自己的個人能力,讓自己具備全系統化的能力才是重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年危機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人到中年才有職場中年危機嗎?錯了 !
家庭的中年危機:拋妻棄子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