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比卦》六二爻「比之自內,貞吉」的正義、正解

《比卦》六二爻「比之自內,貞吉」的正義、正解

【爻

:比之自內吉。

【譯文】

二爻陰爻:親附、相輔要從內部開始,堅持這樣,得吉。

【注釋】

貞吉堅持這樣得吉。定、固;為「從一不變、固定」,義為「定於…狀態不變、固守…狀態」,詳見《弄懂《易經》的「貞」字義,才能讀懂《周易》自身的本義和內涵》。

【解析】

二爻是地上,卦象顯現於世,大行其道之時;爻辭講的是「比」大行於世時,應該如何行事,如何做起。

比之自內講說「」(親輔)要先從自己內部開始,要由內及外,只有堅持這樣,才可得「」、無咎。以上節文章的內容為例,1、古公亶父有德,與族人相「」,族人皆自願遷徙至岐山周原,出讓土地給戎狄,豳地周圍的民眾聞之,視古公為仁人,扶老攜幼皆來歸附。2、周文王有德,與周國人相「」,周國人皆有德,虞、芮爭訟之時請文王斷訟,至周地見周人有禮有德,羞愧而返。周文王由此成為諸侯們的道德楷模,得到諸侯們的擁載。這兩則故事皆有「內聖外王」的意味,是六二爻辭內涵的直接體現。

由這一爻辭發展出的儒家思想有: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2、內聖外王;3、有諸內必形諸外;4、攘外必先安內。

由這一爻辭發展出的民間諺語有:1、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2、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打斷骨頭還連著筋;3、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比之自內」講的是要先親輔()自己的父母兄弟,再推及到家族,再推及到宗族、邦國、天下。《詩經·大雅·思齊》「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全詩頌揚周文王之德,此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則於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一樣有德;作表率於兄弟,使兄弟也像自己一樣有德;最後再推及到家族邦國中去。這三句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味。

要充分理解此爻辭,我們需要了解西周時期及其之前古人的思想。西周之前雖有國家的概念,但其實是「部族國家」,這一時期的國家不稱「國」,稱「方」,殷商時期的周國稱為「周方」,其他的還有鬼方、夷方等等。商朝其實是「方國聯盟」,以「商族」為首。所謂「方國」,是由部落組織衍變而來的、以血緣(族姓)聯繫為基礎的國家的早期形式;國家概念是由西周時期周公的分封制開始,到春秋戰國時期徹底形成國家的觀念,春秋時期開始有「國人」這一稱謂。

「部族國家」時期,部族家庭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相比朋友、妻妾,他們更重兄弟親情,這一情形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北方草原民族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南北朝時期《顏氏家訓·兄弟篇第三》「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仆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雀鼠之不恤,風雨之不防,壁陷楹淪,無可救矣。」,充分體現了這一關係。《三國演義》第十四、十五回中張飛丟了徐州,將劉備的妻兒老小全部丟在了徐州,自己逃出徐州。張飛,關羽,劉備三人相聚後,言及徐州及劉備妻兒,張飛羞愧之下掣劍欲自刎。劉備勸阻道:「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劉備說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想表達兄弟情深,比妻子女人更重要,劉備認為兄弟與女人二者不可平衡和兼顧,並且用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詩經》中講說夫妻感情和睦的最佳狀態便是如兄如弟,《詩經·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武王伐紂誓師時,列舉商紂王的四大罪,其中之一便是:不任用自家的叔伯和兄弟。在周文王、周武王和殷商時期的古人眼中,商紂王不任人唯親,便是一條大罪、重罪;《尚書·周書·牧誓》「王曰: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在《尚書·周書·泰誓》中,周武王也講說「現在殷王紂竟然聽信妻妾之言,自絕於上天,違背天理,疏遠自己的同宗兄弟,廢棄其先祖的音樂,敢採用淫亂的音樂去竄改典雅的音樂,以取悅於他的妻妾。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替天行道。」。這也是西周初期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國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宗親的原因。《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詩經·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普天之下所有的感情都比不上同姓宗親兄弟之間的感情。

古人認為任人唯親,重任自己兄弟、同姓宗親是天經地義的人之常情。任人唯親也是周公制禮作樂的重要內容,周公的禮樂強調的是「親親尊尊」,在這種原則和指導思想下,選拔官吏要任人唯親,各種官位也都是世襲的,這樣國家就會長治久安。春秋中後期特別是戰國時期,諸侯國間相互侵犯不斷,各國為圖存圖強,紛紛任人唯賢、選賢與能,「親親尊尊」強調的任人唯親被徹底破壞,到秦朝建立後,官員世襲制便被廢除,改以任命制。

西周厲王時期,周厲王改變了任用同姓宗室周、召二公「世為卿士」的慣例,起用了在經濟、軍事上有專長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這一做法自然遭到了貴族們的強烈反對,最終致使國人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逃到彘地,最終死於彘地,謚號厲王。

召穆公(姬姓)哀傷周室大壞的詩《詩經·大雅·盪》,就抗議厲王用「貪暴」之人而不用「舊章舊臣」。「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意思是:你(周厲王)的品德不明,因此不知道誰做輔佐,不知誰做公卿。然後話鋒一轉,用訓誡的口吻講起了歷史:「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型。」大意是:殷商的滅亡不能怨上帝,是殷商紂王不用舊臣的緣故,而「你」(周厲王)現在的做法可是有殷商這個「典型」的(武王伐紂誓師時,言商紂王不任用自家的叔伯和兄弟,《尚書·周書·牧誓》「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詩的最後兩句「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意思是:殷商的鏡子並不遠,應知夏桀的下場;這兩句出自《尚書·召誥》「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表達的意思實際是「周鑒不遠,在殷王之世。」國家覆亡的教訓並不遠,對於殷商來說,是夏桀,對於周來說,就是商紂王,周厲王的做法與夏桀、商紂無異,國家覆亡近在眼前。

西周大夫凡伯(姬姓)譏刺周厲王的《詩經·大雅·板》中言「大邦維屏,大宗維翰」,講說王族及世族的子弟才是國家的棟樑。詩中一再強調「大邦」、「大宗」, 意在不要打破舊的政治秩序。鄭玄認為「凡伯,周同姓,周公之胤也,入為卿士。」,凡伯其人為「周同姓」,且應該入周王朝為卿士高官,但被厲王撤換,其怨憤之情,排遣入詩。

西周大夫芮良夫(姬姓)譴責周厲王暴虐昏庸,任用非人亂政而作的《詩·大雅·桑柔》中言「告爾憂恤,誨爾序爵。」,告誡厲王要小心謹慎,要優待、重用同姓叔伯、兄弟,給他們以爵位;同姓宗親才能治國為民,其他外人只會亂政,終使大家都遭殃。

古人對於兄弟感情的認知類似現今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兄弟感情處理不好,便不足以治家邦。涉及兄弟感覺對於國家治理重要性的詩篇在《詩經》中有十幾篇,例如:《杕杜》、《常棣》、《頍弁》、《角弓》、《思齊》、《行葦》、《蓼蕭》、《伐木》、《斯干》等等,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詩經·小雅·角弓》、《詩經·小雅·常棣》,以及「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詩經·大雅·板》、《詩經·大雅·盪》兩篇。

《詩經·小雅·角弓》反映的是自父系氏族社會沿襲而來的宗法思想,也就是以宗族為紐帶而相互依存結為政治經濟勢力的思想。雖然在詩的第一章提及兄弟婚姻,好像是將同姓兄弟與異姓兄弟(姻親)並說,但詩的第三章中兩提兄弟而不提昏姻,可見詩的重點是落在同姓兄弟上的,同時在《詩經·小雅·常棣》中明確表示,兄弟之情勝過夫妻之情;兄弟和,則室家安,兄弟和,則妻孥樂;《詩經·邶風·谷風》也中有「宴爾新昏,如兄如弟。」的詩句。

《詩經·小雅·角弓》是勸告周王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的詩。全詩八章,每章四句。前四章告誡統治者要兄弟相親,給下民作出表率;後四章反覆申說君民相處之道,或君子御民之術。

首章「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用角弓不可鬆弛暗喻兄弟之間不可疏遠。「兄弟昏姻」是同類連及,著重點是同姓同宗兄弟。「兄弟昏姻,無胥遠矣」,為全詩主題句,以下各章,多方申述,皆以此為本。

第二章敘說疏遠王室父兄的危害,作為君王而與自家兄弟疏遠,結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風丕變,教化不存。

第三章用兄弟之間和善與不和善的兩種不同結果增強說服的效果,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處,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殘害,不能自保。

第四章則是通過現實生活中已成為風氣的責人不責己的小人做法,直言君王行為不善帶來的社會惡果;不和善的兄弟間只知相互怨怒,不顧禮儀道德,為爭爵祿、地位各不相讓,涉及一己小利、私利便忘了大德。

其後四章內容從正反兩方面勸誘周王,只有自身行為合乎禮儀,才能引導小民相親為善;如果周王有美德,小民也會改變惡習,相親為善的。

《詩經·小雅·常棣》是周人頌讚兄弟親情的詩,全詩八章,每章四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為詩篇的主旨,普天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間那樣相愛相親。《詩經·大雅·行葦》也言「戚戚兄弟,莫遠具爾。」(同姓同宗兄弟最親密,不要疏遠要友愛。),此篇也呼應《詩經·小雅·角弓》中的兄弟之情重於夫妻之情、姻親兄弟和朋友之情。

首章「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是抒情的點題之筆,既是對兄弟親情的頌讚,也表現了華夏先民傳統的人倫觀念。

第二、三、四章對「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體深入的申發,通過三個典型情境採用對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現加以對照,更凸顯出兄弟之情的誠篤深厚(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三個典型情境即:遭死喪則兄弟相收;遇急難則兄弟相救;御外侮則兄弟相助;事例由急而緩、由重而輕、由內而外,具有強烈而深遠的審美效果。尤其是「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即使兄弟牆內口角,遇到外侮,也會不假思索一致對外。「鬩於牆」與「外御其務」,兩句之間沒有過渡,情緒和行為的轉變即在傾刻,有力表現出手足之情出於天然、發自內心。由轉折手法構成的這一典型情境,因表現了最無私的兄弟之情,成為流傳至今的典故成語。

第五章嘆惜現實狀況,「喪亂」時的「莫如兄弟」,到了「安寧」時雖有兄弟,不如友生」,這是西周初期「三監之亂」統治階級內部骨肉相殘、手足相害的史實,表達詩人的沉痛嘆惜。

第六、七章描寫了舉家宴飲時兄弟齊集,妻子好合,親情和睦,琴瑟和諧的歡樂場面。明確表示,兄弟之情勝過夫妻之情;兄弟和,則室家安,兄弟和,則妻孥樂。告誡世人要牢記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礎。

比卦六二爻辭講的是「比」(親輔)要先從內部、同姓兄弟開始,逐漸發展出儒家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進一步發展出「內聖外王」的思想,在進一步發展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治國政策。

「攘外必先安內」源自於「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北宋宰相趙普。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面對國內未平和遼國威脅,然而自己手中兵力又非常有限,究竟是「對外」還是「對內」,這成了困擾宋太宗的一個難題。此時,宰相趙普針對宋太宗的疑慮遞交了一份奏摺,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大概意思是:只要平定中原地區,中原地區安定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自會臣服於我們,現在當務之急不是怎麼想辦法對付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而是怎樣平定、維護中原地區的穩定。這也成為歷代統治者每當內外交困,面臨重大統治危機時,為應付危機、維護統治,常常以安內為中心,「安內」、「攘外」並舉的治國政策。齊桓公的「尊王攘夷」便與「攘外必先安內」有異曲同工之妙。春秋時期,面對外部戎狄侵擾,內部王室衰微、諸侯相爭,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先「安內」以「尊王」,「尊王」而後才能「攘外」。

綜上:「:比之自內吉。」講的是「」(親輔)要從自身內部開始,先由同姓兄弟開始,再推及到家族,再推及到宗族、邦國、天下。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身思想,也是「內聖外王」的政治思想,也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治國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歸 的精彩文章:

《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有孚盈缶、有它、或池」的正義、正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