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年底了,求穩優先!

年底了,求穩優先!

這一年,不少人過得很難。

其實不少公司更為艱難,近一段時間,我們能聽到時不時的傳出裁員的消息。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招聘信息也在減少,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情緒。

朋友圈裡曬福利,曬公司的信息比往年同期少了,勞資糾紛倒是多了。

年底了,我們建議大家求穩優先,即使想換工作,也別急於一時,不妨按兵不動。沒漲工資,或是年終獎少拿了,也別有多大怨氣。大氣候如此,彼此多一點理解,共渡難關。

01

距離過完年還有2個月

浪費掉,很可惜

讓很多人萌生跳槽想法的就是:工作干著不開心了。

為什麼只有我每天加班?

為什麼我的同事天天給我挖坑?

為什麼我的領導都這麼傻缺?

……

每天上班如上墳,只要工作就水逆,靠自學《大悲咒》平息情緒。於是,很多人都說與其痛苦,不如跳槽。

先不說大環境了,誰都知道,公司和員工之間,本質上是僱傭關係,你可以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作為員工,首先要為公司目標服務,公司的工作職責不是把一群孩子拉扯大,這也註定每個人在公司,都不會天天歡聲笑語,這就是現實。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而豐滿和骨感之間的差值,就是你的不快樂。動不動就談跳槽的人呢,往往都是一個缺少了成功體驗的人,必然不會為一件事拋頭顱灑熱血。你以為跳槽是多了選擇,有時候是可能將自己逼近了一個死循環。

低頭做事吧,外面的雜音現在都和你沒什麼關係,現在到春節假期結束,差不多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兩個月的時間是一年的六分之一。浪費掉是不是挺可惜的?

02

你厭倦的不是職業本身

而只是無聊的工作狀態

工作中出現不開心事情,指望別人能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也是一廂情願。天天忙碌在簡單的事務性工作中,自己壓根沒有一點分析和總結的意識,這個過程里自己能力並沒有變得更強。

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想跳槽,讓你想跳槽的,究竟是你的職業本身,還是職業處境?

舉個栗子:你喜歡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但是討厭天天的無窮盡的打電話約面試,甚至還要幫領導打雜等。前者是職業本身,後者是職業處境。

很多時候,人們討厭的並不是自己現在的職業,而是自己現在的職業現狀,進而連帶著否定一切,甚至是否定自己。

不是做人力資源沒有成就感,而是你自己做的人力資源沒有成就感!

認清了這個現狀,我們再來重新想一個問題:如果這些加班、同事關係等職業現狀,可以通過調高效率或者其它方式獲得改變,那麼你還會跳槽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建議你就不要從事現在這個工作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建議你留下來好好沉澱自己。

跳槽有一個動力公式,即:職業收益=薪酬福利 職業發展+情感體驗,當你想跳槽的時候,不妨衡量一下這個公式上的各個因素,自然可以心中有數。

如果你還沒有完全考慮清楚,那就先穩一下。

03

跳好了是故事

跳不好就是事故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制度要一個流程一個歷程的改,需求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去談…世間事,大抵如此。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如同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如果認為有捷徑,你最後肯定就要走更遠的路。試圖找捷徑的人往往要多折騰幾個來回,最後在這種折騰中就把鬥志消磨殆盡。

跳槽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是想躲避這種乏味的狀態,而沒有踏實積累這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你那麼你的跳槽,只是從一種低水平的重複,跳到另一種低水平重複里而已。

不管出於哪種原因,如果的你鐵了心想要跳槽,那麼HRGO給你分享8條錦囊:

簡歷投遞一定少而精,你什麼都覺得可以試一試,那就一定不會找到好機會;

一份工作有職業和行業兩個維度,兩個全部入門至少3年,3年內換工作意味某些方面要從頭開始;

企業文化這東西很重要,這東西和一個人的三觀一樣,只有三觀相近的時候,兩個人才能走下去;

高工資的背後一定有代價,先考慮清楚自己是不是能接受加班、出差、壓力、挑戰、距離等等因素;

面對心儀的公司,別給這家公司賦予太多夢想的重量,工作久了你就會發現,期望值管理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相愛容易相守難;

如果你工作時間少於3年,你可以大膽嘗試,但要給自己的選擇買單。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已經浸淫5年以上,此時跳槽的動力首當其衝肯定不是金錢、頭銜或者意氣用事離開,而是評估下一份工作是否能給你帶來兩樣東西:一個是新,包括新視角、新技能、新平台、新渠道等,一個是對原有經驗和價值的迭代;

不以能力提升為導向的跳槽,其實都是投機。投機也許能短期成功,不過總有一天會打回原形;

年底了,求穩優先;

聰明的求職者,不僅會參考普世的價值觀,也會聽從心底真實的聲音。他不單單關注眼前的機會,也會對於未來的發展更有明確的目標。

最後還是那句話,低頭做事吧,外面的雜音現在都和你沒什麼關係,現在到春節假期結束,差不多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兩個月的時間是一年的六分之一。浪費掉是不是挺可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劇侃職場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