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孤獨死」有這麼可怕嗎?

「孤獨死」有這麼可怕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本秋刀魚」

ID:Yinbenqiudaoyu,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近日又看到有關日本「孤獨死」的報道。所謂「孤獨死」,是指在長期獨居人士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死去,簡而言之,就是死的時候身邊沒有旁人。

報道提到,日本年輕人「孤獨死」的比例有所上升。這些人原本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但由於離婚、離職、生病等個人生活的變故,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變成獨自生活,最後獨自死去。往往在死去後數天,甚至一個月,才有人注意到他們已經死了這件事。

報道隨後引出了當今年輕人的孤獨感問題,提示大家「孤獨並不只是日本人的困境,我們也一樣」。

關於「孤獨死」的報道大多都是以上這種結構,用同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訴說著這個沒有出口的問題。

在這些重複的訴說中,我們對於「孤獨死」的認知也變成了固定的模式:

凄涼,可悲,我將來可怎麼辦?

每當我看到這樣的報道時,總是忍不住心生疑惑:

很奇怪呀,為什麼必須和他人不時地有社交才是正常的生活?想一個人過日子難道就不正常嗎?

人死的時候必須要兒孫滿堂圍在身邊才能死嗎?一個人默默死去是那麼丟人的事情嗎?

對死去的人說,無非就是晚幾天被人發現而已,那又怎麼樣了呢?人家活著的時候,也沒見周圍的人做過些什麼;人家死了,就一邊談論著人家的私生活一邊說「好慘好慘」,這不是虛偽么?

生死是人生的根本問題,人類在對死亡的思索上發展出了文明。但在探討「孤獨死」的問題上,媒體報道呈現出的價值觀為什麼如此單一呢?

我想,生活在不同層面上的人對死亡應該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所謂「孤獨死」,是不是就像傳說中的那麼慘,恐怕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意見。

01

日本詩人茨木則子

說說日本詩人茨木則子的例子吧。

茨木則子出生於1926年。日本戰敗的那年,她十九歲。所有有關茨木則子生平的介紹里,都會不會忽略這條信息。茨木則子當時在護士學校學習,東京遭遇美軍空襲以後,她作為醫護人員參與過救援。

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女孩子,親眼目睹了轟炸後的慘狀,那是多麼刺激的畫面。諷刺的是,這場戰爭是自己國家發動的,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的國民。這是多麼愚蠢的事啊!

茨木則子後來寫了一首詩叫《當我最美麗的時候》,描寫了她少女時代經歷的戰後歲月。在明媚青春的襯托下,戰爭的殘酷與荒謬顯得格外刺眼。

這首詩被選入日本小學生課本,每一個日本人小時候都讀過,都從中接收到如切膚之痛般的反戰信息。

圖片來自:MUJI BOOKS「人與物」系列文庫本《茨木則子》

這是茨木則子二十一歲時的照片,是用來相親的。她身穿華麗的「振袖」(少女款式的和服),眉目酷似後來的女明星廣末涼子,十分美麗。

茨木則子二十三歲時,經人介紹與醫生三浦安信結婚。兩人專業相關,興趣愛好也相通。三浦擅長繪畫,對茨木則子的詩歌創作非常支持。夫妻倆不僅是生活伴侶,也是最理解對方的人,可以說是一對琴瑟合璧的佳偶。

圖片來自:MUJI BOOKS「人與物」系列文庫本《茨木則子》

上圖是茨木則子與丈夫三浦安信的合影,當時茨木大約二十七歲。

結婚二十五年後,丈夫因病去世。由於兩人間並未生育子女,茨木則子開始了獨居生活。她有一個侄子住在附近,有時會來看望她一下。除此之外,就是普通生活,每天做家務,寫作,閱讀,有時外出活動。

茨木則子閱讀、寫作的書房。丈夫在世時,兩人共同使用這件十平米左右的書房。

茨木則子曾說,希望清靜生活,寫作到死。這樣理想的獨居生活持續了三十年。2006年2月的某天,她侄子去看望她,發現她倒在書桌前,面前鋪著稿紙,手中還握著一支鋼筆。經醫生檢查,茨木則子已經於兩天前去世,死因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詩人茨木則子,孤獨死,享年七十九歲。

然而,這是她理想的死法。有什麼不好嗎?

茨木則子的遺書

這是茨木則子生前準備好的遺書。她的願望是死後不舉辦葬禮和追悼會,也不需要供奉鮮花和弔唁品。

02

關於「孤獨死」的另一種見解

今年3月,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在東大開學典禮上的精彩演講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也讓更多中國人知道了她的名字。

上野教授寫過兩本關於獨身人士晚年生活的隨筆。由於上野教授本人終身未婚未育,她給獨身人士的建議建立在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思考上,從而更具現實意義。

談到「孤獨死」問題,上野教授強烈推薦東京都東京都監察醫務院院長小島原將直關於「孤獨死」的演講。監察醫務院即法醫鑒定機構,專門處理死亡案件。居民報告了「孤獨死」,都需由法醫機構處理。(專門處理此類事件的私人機構也須在法醫機構的監管下工作。)

我在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網站上找到了這篇「驚世駭俗」的演講稿。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演講的標題:《「孤獨死」——向尼采學習》。演講一開始先拋出了尼採的語錄:這是一場面向千萬人的演講;這是一場面向無人的演講。這個開場白似乎在說,我把我的話說明白了,你聽不聽得懂我可不管。

在接下來的演講中,小島原分析了2004年東京都發現的3000餘件「孤獨死」案例,指出把「孤獨」和「死」並沒有實質的關聯。所謂「孤獨死」,只不過是短時間內發生的死亡,死者身邊恰好沒有人而未能及時發現而已。因為死的時候身邊沒有人,就推測死者生前很孤獨,然後自說自話地同情起他來,真是毫無道理。

小島原說,就他個人而言,倒不如說孤獨死是一種理想的死法。

他引用尼採的話說,孤獨有低級的孤獨和高級的孤獨之分,後者是人主動選擇的孤獨,它讓人遠離庸俗。人活一輩子,每個人有自己的個性。既然自己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就是希望獨居,那就不必把外人的眼光放在心上。人什麼時候會死誰也說不清。但是,如果說因為害怕一個人死,就勉強自己和相處不愉快的人交往,活得憋憋屈屈,則完全沒有必要。在大家的圍觀下死去,看上去是個「大團圓」結局,卻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死法。因為說到底,死這件事本來就是一個人去做的。

最後,小島原總結說,「孤獨死」只是媒體造出來的一個詞,聽著讓人感覺很恐怖,其實死這件事情並不怎麼痛苦,也跟孤獨沒有一毛錢關係。對於獨居人士來說,只要能讓人儘早發現你的遺體就行了。

小島原的演講表現出一個跟死亡打交道的專業人士的素養,洋溢著達觀和理性的氣息。

死是每個人必然的結局。「孤獨死」之所以讓人恐懼,不是因為害怕死亡,而是因為這個詞讓人聯想到「我是不是到死都會那麼孤獨」。其實不必想太多,人生的悲歡離合我們掌握不了。你看,像茨木則子這樣遇有過美滿伴侶的人,到死的時候也還是一個人。反之,死的時候是不是一個人,和他是否活出了豐富的人生也沒有絕對的關聯。

或許,在一個集體主義盛行的社會裡,「孤獨」註定是一個貶義詞。不過,今天的人們應該有自己選擇生活的自由,包括有選擇孤獨的自由。與其抹殺自己的思想,苟且依附於某個自己並不認同的團體,倒不如仔細品嘗自己的孤獨感,珍惜活著的每時每刻。

· 本文書單 ·

1、《茨木則子》,MUJI BOOKS「人與物」文庫本,讀庫/新星出版社,2018年

2、《一個人的老後》,上野千鶴子 著,楊明綺 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3、《一個人的老後2》,上野千鶴子 著,楊明綺/王俞惠 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文化課

- 完 -

小通薦書

《岩波新書精選》(8冊)

創刊於1938年

在日本被稱為「修養之書」

社會丨經濟丨政治丨文學丨

語言 丨藝術丨哲學(宗教)丨歷史

涵蓋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從學術巨匠的肩膀上

俯瞰日本文化全景圖

劉檸、劉曉峰、止庵、蔣方舟、程璧聯袂推薦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日本百貨店紛紛關門,曾經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對於boss的超凡智慧,我總結為以下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