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雷望紅:基層教育中的形式主義是該治一治了

雷望紅:基層教育中的形式主義是該治一治了

最近,湘西山村女教師李田田一篇題為《一群正被毀掉的鄉村孩子》的文章引發討論,文章所反映出的,當前存在於學校中的形式主義之風給基層教育帶來的負擔值得重視。

基層教育領域中的形式主義,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政府向學校攤派各種行政任務。典型的如扶貧工作,每所學校的行政領導都必須包保至少2個貧困戶,而一些人手不夠的地區還會讓班主任甚至普通教師包保貧困戶。

二是教育相關部門頻繁到學校檢查工作。這也是李田田老師在文中主要反映的問題。由於部門檢查不僅要實地,而且要做詳細的資料,學校做精心準備,因為擔心檢查中出現問題被問責,每次檢查都讓師生花費不少時間精力應對。而一些檢查卻不能避免走過場,負責檢查的相關領導提出一些問題就走人,而所提出的問題卻沒有跟蹤解決。一中部省份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向筆者反映,有些部門到學校來檢查,是帶著罰單來的,學校每年罰金要繳納上萬元。

三是一些地方將學校作為下屬部門,開展各項活動時習慣將學校納入進來豐富活動內容,卻加大了學校開展活動的壓力。比如要大力宣傳「廉潔奉公」思想,就在學校開展「廉潔」徵文大賽,要建設「強富美高」新城市,就要求學校開展徵集口號大賽,學校在開展活動時疲於奔命,學生卻難以獲得有實質意義的成長。

「形式主義」之風之所以在學校出現,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原因。從政府的層面來看,是為了進行風險防範所實行的避責機制在起作用。隨著現代治理體系的轉型,我國治理領域的程序性和規範性越來越強,一些部門為了防範出錯,就儘可能做到程序正確,而忽視了過程管理和精細要求給各個部門所帶來的負擔。從本質上來講,程序規範的形式主義是管理者為了規避責任所採取的保險舉措。從學校的層面看,一是學校的教師群體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強,容易保質保量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二是學校的組織化程度高,教師和學生的紀律性強,容易動員和調動,由此保障任務完成的效率。

形式主義之風增加了學校的運行負擔,令原本的「教育為本」讓渡於「行政為本」,佔據了教師日常教育和探索創新的時間,分散了學生的受教育時間和精力,也影響到學校教育的自然規律和管理體系。要避免「形式主義」,需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統籌管理,各行其是,各司其職。具體來講,一些地方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維應轉向自下而上地思考問題。根據基層的實際需求回應和解決問題,合理安排對基層學校的各項檢查,避免攤派無關工作。建立事後追責機制,改變為了預防風險而重複加強事前檢查的做法,既要將預防檢查工作控制在適度範圍內,也要加強危機應對,避免給學校施加本職工作之外的行政事務和檢查負擔。

針對李田田老師所反映的問題,湘西州州委書記已經表示,將整頓一切形式主義的檢查,教師有什麼意見、好的建議,支持公開發表,他們也會及時調查解決。由永順縣紀委監委牽頭的調查組也已正式成立,如此上下一致的目的,正是聚焦於根治形式主義痼疾,保證基層學校能夠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本職工作之上。(作者是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主義治療 的精彩文章:

八廓街上無存在感的監獄,曾經籠罩死亡現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再看《尋夢環遊記》—最浪漫的存在主義哲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