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什麼是修行?穿衣吃飯、交朋友、做生意,怎麼修行?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什麼是修行?穿衣吃飯、交朋友、做生意,怎麼修行?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修行

真如弗 by Jennifer Lin

摘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月刊 第319期

什麼是修行?

修行就是行解並進,知行合一。

誦經禮佛──是修行。

講法持戒──是修行。

掃地煮飯──亦是修行。

就是穿衣、吃飯、睡覺,也無一不是在修行。

怎麼是知?三藏十二部,從古代的口耳相傳,蓮偈貝書,以迄現今白紙黑字,總不外是經由視聽以進入心識,這是一般人所認同的「知」;其時那只是言字教或言教,尚有一種是無言的身教和無聲的體驗,那也就是所謂的「行」。

佛菩薩和祖師大德們以其身教,讓我們致知;而我們又從身體力行的經驗中,進一步證知。所以「知」、「行」看似兩樣,其實不分。知者不行,流於空談虛論;行而不知,謂之愚昧盲從。就其用功,知為能行,行為證知;就其表相,因知而行,因行致知;就其本體,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二而為一,不可劃分。

因是之故,誦經禮佛是修行,講法持戒是修行,掃地煮飯亦是修行,就是穿衣、吃飯、睡覺,也無一不是在修行。有人怕做工沒時間修行,有人怕教書妨礙修行,這是把修行的真諦曲解了!所謂「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日常生活中,從表至里,由粗而精,自小及大不論是個人的吃喝拉睡、讀書、工作,或為公家的服務,只要在做的那一剎那是心志純凈、不雜,不亂,那就是「精」;日日如是,恆常以行,那就是「進」。精進便是修行的原則,若「精」是所知,「進」是當行;「進」是已知,「精」是必行。

譬如說穿衣吃飯,不起貪念、雜念,但願我及眾生:得柔和忍辱衣、能以禪悅為食;那是修行。又譬如說念書教書,不生瞋心、懈怠心,但願我及眾生:開大智慧、得大法利;那是修行。再譬如說交朋友、做生意,不做痴想、妄想,但願我及眾生:逢善知識,遇大方便;那還是修行。掃地鋪路,當願眾生:登離垢地、到不動地;補漏修屋、當願眾生:得三無漏、坐如來座。對自己,不起百千種思慮;對他人,不生萬億種計較,無論做什麼,都是修行。

現在我們說「修行第一,工作第二」,恐怕又有人要誤會:是不是教我們都放下工作,趕快鑽到經論藏叢中,或躲到佛殿人堆里,不問世事?不是的!誠如方才所說,工作本身就是修行!但是卻有很多人,起初為了修行而工作,為了貢獻而工作;一工作,本然的執著心就起了,舊有的習氣毛病也復甦了,而且越陷越深。

自以為盡責,只急於表現,到最後竟演變成為工作而工作,為表現而工作,甚至為爭名奪利而工作。微小者妄計人我,閑論是非;甚焉者忌妒障礙、分裂鬥爭。不要說是忽略了有形有相的隨眾日課儀軌,和自我的修持功課,連內心的修行也忘得一乾二淨。學佛的比不學佛的不懂禮貌、不通事理,出世的比入世的更入世。

於是乎修行流於口號,做事成為擋箭牌。舉手投足間,無異於世俗人;心行思路中,也充斥著世間法。莫說不能自凈其意、專一其心,連起碼的小善也不為,小惡則為所欲為。所謂「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的六大宗旨,自然早已拋出腦後了!像這樣的工作法,就不叫修行,也談不上修行。相反的,應該稱之為「墮落」。

故所謂的「修行第一、工作第二」是指包括工作在內的廣義修行,是念玆在玆、知行合一的修行;以此修行為首要,而不讓狹義的工作觀念,混淆了修行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專門對治睡魔的法門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很多電影有鬼怪和魔鬼,為什麼越恐怖人越喜歡看?宣化上人金剛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