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眼見不一定為實,存在不一定合理!

心理學——眼見不一定為實,存在不一定合理!

關於心理學的故事:

1895年,維也納,一個中年男子在多瑙河畔漫步。

雖然剛到40不惑,但此時的他卻在疑惑中深思,試圖重新審視自己的一生。

他出生時,父親40歲,母親20歲。作為父親和第三任妻子的兒子,他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複雜的家庭結構,讓他從小便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包括與兄弟姐妹,也包括與自己的父親。

他生命的原動力,在早年的母子關係中萌芽,在婚姻關係中曲折,在與父親的抗爭中和解,最終流向他的心理事業。

每個人的一生,都帶有童年的烙印。是過去的經歷,埋下了潛在的意識之種……

至此,他在勇敢地傾聽內心之旅中,完成了一次思想升華和學術創建。

他在這一年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論,首創了潛意識心理學體系,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他與他的精神分析,打破了理性主義的傳統,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雖然也存在不完美和爭議,卻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他,就是弗洛伊德。

世界有兩個鏡像,一面是物質,另一面是內心。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原意是關於靈魂的科學(呃,有點玄乎~),後來又改為「心靈」。這個被稱為內心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時無刻不左右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與外界的關係。

(比如:為什麼會有一見鍾情,為什麼得不到的總是在騷動,為什麼對某些請求就是無法拒絕,為什麼會被各種營銷手段忽悠跟洗腦等~)。

如何get到經典而實用的心理學技能,提高我們的感性思維能力?

以下,進入正題。

心理是認知(隱性層面,即「動機」「性格」與「價值觀」)的基本構成單位,也是感性思維的源點。心理學所涵蓋的範圍極其廣泛,因此也被不少人誤解,藉此先簡單澄清:心理學可不是算命,也不是街頭成功學,更不是只研究精神疾病。雖然是探討感性思維的學科,但從研究方法來看,卻是非常科學和理性的。

化繁就簡,如果用一句話歸納心理學,那就是:研究我們的內心活動如何影響外在行為。

沿著這條主線,由表入深,大概包括以下幾大主體內容和思路:

  • 學習:即我們的感覺、記憶、知覺等都遵循固定套路。主要從生物角度將個體行為看作是對特定刺激的反應,同時認為行為具有可塑性和發展性(最經典概念就是「條件反射」)。
  • 人格:即不同的內在人格導致不同的行為反應。通過對人格進行歸類分組(貼標籤),便可預測行為。這裡面的流派眾多,非常熱鬧:有宿命論的、意識論的、也有發展論的,等等。
  • 動力:即深層的內心活動塑造人格並引發行為。從弗洛伊德首創潛意識論,到後來馬斯洛提出的多層次需要模型(從物質到精神追求),更多強調行為是內在動機的外顯表達。
  • 社會:即個體行為還要受社會情境因素的影響。作為社會人,我們的思維、情感、動機和行為除了存在個體差異,還必然受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影響(比如從眾、說服、影響力等)。

如此浩瀚內心世界,我們也只能取一瓢~

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幾個有趣的小實驗,感受下生活中心理是如何影響行為的,並找找解題途徑(留意下,三個實驗分別對應不同要素對行為的作用):

一、因為看見,所以存在?

先來看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這個實驗叫「看不見的大猩猩」。

實驗者錄了一段視頻:兩隊穿不同顏色衣服的球員在傳球,期間突然有個打扮成大猩猩模樣的人大搖大擺走過去,並在鏡頭前停留了5秒鐘。

被試者在觀看視頻前,被要求記錄穿白衣球員的擊球次數。

在視頻播放後,實驗人員沒有問擊球次數,而是問被試者是否注意到了那隻「大猩猩」。

——超過一半的被試者表示完全沒有看到那隻走過去的 「大猩猩」。

這是個經典的注意力偏差實驗(知覺學習行為)。

所見,不一定真實。事實上,在很多情景中,即使最明顯的信息也有可能被我們忽略(比如視頻中的大猩猩)。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信息,只呈現給我們「內心想要看見」的信息。親眼所見都不一定真實,何況只是聽說(特別是在信息泛濫的今天~)。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采坑,可以參照以下幾條策略建議:

  • 衝動是魔鬼,三思而後行。遇到重要的情況,一定要全面收集信息,多方客觀求證,而不要急沖沖就做出決斷和反應;
  • 更多藉助工具而非大腦。依靠紙筆等工具進行觀察記錄,而不要過度自信;同時保持大腦「清醒」,多做有氧運動,多睡覺,避免由於疲勞而引起疏忽行為;
  • 不要忽略身邊的小事。刻意尋找生活中「看不見的大猩猩」(比如女票最近的微表情變化…),在不斷的分析與思考中,提高洞察力,從而指導行為。

二、因為存在,所以合理?

再來做個有趣的小測試:

有一天,一對父子外出遭遇車禍,父親當場死亡,兒子被送去醫院,但是外科醫生卻拒絕給受傷的兒子做手術,並且說:

「我不能給他做手術,他是我的兒子,這會影響我自己的發揮」

——

該如何解釋?

——

要不再思考一下?

——

有點苗頭了,老王家的故事?

——

——

大概只有15%的人能說出那個外科醫生是個女人,是兒子的媽媽,其餘都會思考各種倫理道德的老王家故事……

這是個典型的刻板印象實驗(將職業與性彆強掛鉤)。

經驗,不一定就對。事實上,很多過去讓我們成功的經驗法則,往往就是未來的絆腳石。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喜歡快速、本能、直覺和自動的反應模式,這種由過去經驗所塑造的潛意識狀態,不被我們所察覺,但卻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表現。

如何跳出這種潛意識誤區,也有幾條策略建議:

  • 找出刺激源。可以通過記日記的方法對潛意識進行觀察,看看是哪些事物老是引誘自己做出無意識的反應(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
  • 認同新做法。通過刻意練習方法掌握新的反應模式,還是藉助之前聊過的「拆解——重複——改進」三板斧(有興趣可回看前面主題文章),從而改變默認選項;
  • 引入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持續引入不同的思考模式,反向推動大腦進化,預防僵化。這也正是我們聊了這麼多不同學科(邏輯、博弈、經濟、心理……),強力主張掌握多元學科思維的原因啊~。

三、幸福的鳥籠效應

最後,再來看一個比較正向甜蜜的實驗:

恰逢七夕剛過,很多女性小夥伴都收到了男票或老公送的花。

但儀式感要常常都有才好,而不只是節日。如何才能讓對方經常送花呢?

——

建議下次可以讓對方送個精緻的空花瓶放在家裡。

這樣,只要看見這個空花瓶,相信男票或老公就會隔幾天就送花給你了。

(呃,如果這樣都不送,那就把他跟空花瓶一起當「干垃圾」扔了吧~:)

這其實是應用了心理學裡面的「鳥籠效應」:「我們如果偶然得到了一隻空鳥籠,就會由於社會情境壓力(比如每次朋友來做客,都會問為啥鳥籠是空的),而不得不主動去買來一隻鳥與籠子相配套。」

由此可見社會情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作用真是非常強大。

眼見不一定為實,存在也不一定合理,但生活中還是以甜蜜和美好的事物居多。

幸福並沒有特效處方,心理學也教會不了你如何走向成功人生。但它卻能夠提供一套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使我們有效地審視周圍也審視自己的內心,從而揭秘那些隱藏在行為下的深層認知領域,看到真實的人性和真實的自己。

(最後建議看完本文,細想下自己最近所做之事,是否也出現了上述所說的行為現象,又該如何改進?形成對照和練習:)

:)還有福利,關注「認知領域Knowin」公眾號,後台回復「心理學」,帶你《一張圖了解「心理學」》

The End~

P.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會在不同的意識層面進行,包括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無意識)三個層次,通過自我分析方法(包括自由聯想法、夢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能夠對其進行覺察和研究。

P.SS.:「鳥籠效應」由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提出,代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

認知領域Knowin

公眾號ID:RenzhiKnowin

一群極致的知識極客,跟我們一起,探索發現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占卜:你們的感情裡面存在什麼隱患
心理學:你那麼在乎別人的評價,你一定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