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蘇珊?福沃德和西方心理學的人本主義轉向

蘇珊?福沃德和西方心理學的人本主義轉向

文/寶木笑

作為目前歐美心理學界活躍的心理學者,蘇珊?福沃德的形象和我們印象中的心理學家多少有些出入。我們印象中的心理學家多是一身白大褂,深藏在各個隱蔽的實驗室里,做著隱秘甚至個別是變態的實驗,他們啤酒瓶蓋一般的眼鏡片後,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而蘇珊則更像是一位霍金一樣的學術明星,她多次對媒體談及自己首先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她在加州運營著全美最為著名的心理學診所之一,然後是作家和主持人,《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在《紐約時報》位居暢銷榜首達44周,而作為主持人她在美國廣播公司主持談話節目長達6年。蘇珊的經歷讓人不由感慨西方心理學在新世紀已經完全走出了書齋,心理學家將更多以大眾心理的關照者登場,蘇珊的心理學經典系列——《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和《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則切實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方心理學明顯的轉向(上述三本書下文統一簡稱《原生家庭》、《執迷》和《依戀》)。

其實近百年前,當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約翰?華生開始對只有9個月大的孩子小羅伯特進行恐懼實驗的那一刻,西方心理學就已經註定要進行宏大的轉向。比如行為主義心理學一度風光無限,但其對於人類「靈魂」和「思想」的輕蔑,偏激地否認人沒有絕對的自由和尊嚴,只是環境影響的機器等核心觀點最終挑戰了人類倫理價值的底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走向了低谷。曾幾何時,雖然西方心理學有三大學派的說法,但以弗洛伊德、榮格等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以華生、斯金納等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其實頗有些裂分天下的味道,人本主義心理學當時還只是三大學派中十分弱小的一方。然而,就像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等著作中都是直接將與「來訪者」交流的實例作為主要論述內容一樣,人們心中其實早已不能接受一門科學將自己作為高高在上的主體,而人類本身成為卑賤客體的現實,人們需要的是我們身邊的心理學。

蘇珊?福沃德所代表的正是這種大眾的心理期待,她的心理學或者可以稱為一種溫暖的心理學。在《原生家庭》中,蘇珊和三十八歲的戈登一起回憶其並沒有自己想像那樣美好的童年。那樣一位已經很成功的整形外科醫生戈登,在三十八歲的時候談到父親還會「雙手不斷地扣緊再鬆開」,蘇珊對戈登童年「每周被父親用皮帶抽打兩三次」的遭遇完全是一種朋友般的感同身受,給人很大的溫暖感。在《執迷》中,蘇珊回憶自己過去幾年中,接觸過的上百位執迷愛戀者,他們當中有的熱切渴望一個得不到的人,挫敗而痛苦,有的被一個執著的追求者百般糾纏,困窘焦躁,她用心感受著他們的痛苦,給他們以好友般的支撐。而在《依戀》中,蘇珊甚至完全站在女性心理學角度為婚姻中的女人發聲,去揭示男性在婚姻中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控制權的,幫助女性朋友找到作為女人的平衡點。

如果進一步分析蘇珊這套三冊裝的心理學系列,我們不難發現在這種溫暖的背後,其實是整個西方心理學的人本主義轉向。雖然進入新世紀後,積極心理學、幸福心理學、家庭心理學等更加火熱,但從根本上講,這些都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分支,人本主義心理學在上世紀後半葉的勃興才是蘇珊一派心理學家得以幫助更多人的根本。而這完全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是一個物質生活相對豐富,但各種思想碰撞嚴重的時代,人們精神危機的現狀讓心理學面臨極大挑戰。傳統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在理論體系的基點上,都把人的心理看成是動物心理的延續,人在本質上跟動物沒有什麼差別。這不但無法解決更為複雜的帶有社會學性質的心理危機,更無法取得民智更加開化的民眾的價值接納。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人的主體意識,主張研究人的整體意識經驗,批判傳統心理學把人類過分獸性化、非人格化和無個性化的傾向,得到心理學界和廣大民眾的普遍認可。

說白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就是重新將人拉回到應有的研究位置,充分尊重人作為生命個體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再次將啟蒙運動時代即開始的人權意識注入到心理學領域。正是在這樣的理論預設下,蘇珊的心理學系列才會大膽地提出一系列直擊人心的心理學概念,從而得到大眾的廣泛接納。在《原生家庭》中,蘇珊提出了著名的「有毒家庭」理論,極力反擊「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假命題,通過形形色色的真實案例,告訴讀者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父母也是人,也會有錯誤甚至卑劣的行徑,並不是所有父母都真正愛自己的孩子。這在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三觀不正」、「負能量爆棚」,然而蘇珊通過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體虐待型的父母、言語虐待型的父母、性虐待型的父母等一系列例子,進一步強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立論核心: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但首先他們是一個人,人有權通過個人的切身感受評判外界對他們的刺激,這不僅是科學的心理學邏輯,更是天賦的法理學人權。

正是在這裡,蘇珊通過這套叢書在實踐層面完成了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詮釋,只不過其側重點各有不同。前面提到的《原生家庭》是從人本主義心理學本論角度,強調一種類似於法理層面的依據,即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孩子雖然因為年幼在生活上從屬於父母,但在生命層面應該獲得完全的人格自主,因而父母對於孩子的傷害不能作為逃避責任和懲罰的依據。《執迷》則側重以人本主義心理學最為重要的理論基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內核,貌似講解戀愛關係中的執迷愛戀觸痛了每個人的神經,內里卻將這種執迷延伸至對其他事情的執迷,如工作狂、酗酒等,從而引出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人需要如何建立自我人格的獨立。而到了《依戀》一書,蘇珊講述那些在婚姻中淪喪了自由和思想的不幸女人,內里彰顯著人本主義勃興過程中最重要的哲學助力——存在主義。甚至可以這樣說,當上世紀存在主義心理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最終合流,西方心理學的人本主義轉向就已經無法阻擋。《依戀》中對於婚姻依附關係的抨擊,那種充滿著女性解放風采的論述,和存在主義心理學強調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別無二致,那是類似於基督教所申明的人的自由性——上帝給予人自由的靈性,有自主行動的權利。

也正是依從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道路,蘇珊此套心理學系列著作在內涵層面有著層層遞進的關聯。比如,正是因為《原生家庭》中「有毒父母」的不恰當甚至是不良之行讓很多人形成了性格缺陷。比如,從小就被過分灌輸子女不能對父母「忘恩負義」的桑迪,在十五歲時候因為一次流產使其在成年後陷入了父母的情感煉獄。一直以來的壓抑,讓桑迪的性格已經扭曲,在對父母的一次次妥協的過程中,她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自利的差別。桑迪一生中的許多重大決定都是建立在對父母的過度責任感的基礎上的,她早已在腦海中形成了思維定式:自己有義務將自己的需求置於父母的需求之下。這樣的桑迪在成年後面對父母過分的要求依然順從,以至於為了向母親證明自己並非自私和忘恩負義,甚至願意為此讓自己的夫妻感情和婚姻都陷入混亂。

而在《執迷》中,蘇珊重點分析了被執迷者愛上的三種人,如果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原生家庭》中被「有毒父母」扭曲了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最容易成為這三種人。比如,蘇珊重點分析的凱倫的案例,三十二歲的凱倫是一名專業的電影電視演員,在她與電影攝影師雷蒙德的戀愛關係中,雷蒙德對戀愛關係的執迷已經發展到要「審問」凱倫的地步,而原因僅僅是擔心凱倫會離開他。而凱倫則在猶豫中一次次忍受雷蒙德帶給她的傷害,即使覺得在家裡就像是個犯人似的,卻從未想過要找到自己獨立的靈魂,去保衛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在蘇珊的心理援助過程中,她發現凱倫的原生家庭環境很糟糕,凱倫的父母婚姻狀況很差,凱倫回憶:「父親跟我在一起從來沒有超過十分鐘,我的母親雖然在我身邊,心卻離我很遠,好像我不存在似的」。凱倫今天的困境實際上源自原生家庭,甚至在《執迷》中,蘇珊直接引用了《原生家庭》的理論,明確指出「有毒父母從情感上、身體上虐待或者忽略孩子,他們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孩子的心理發育」,至此《原生家庭》的論點得到了《執迷》中案例的證實。

繼而,蘇珊更進一步,在《依戀》中將《執迷》階段的戀愛關係全面延伸至婚姻,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延伸至整個生活。具體來講,一個在《原生家庭》中性格被扭曲的孩子,成年後在戀愛中很容易成為被情感執迷者控制的人,而一旦進入婚姻並有了孩子,這個從「有毒父母」環境中一路走來的孩子,又將對自己的下一代產生負影響。有意思的是,在這裡我們還能發現《依戀》和《執迷》明顯的邏輯互洽關係。前面我們提到《執迷》中凱倫的戀人雷蒙德是個典型的情感執迷者,而情感執迷者大多又都是控制型人格,但對於雷蒙德是如何形成自己性格的,《執迷》中並未說的很明確。謎底在《依戀》中得以揭開,《依戀》重點以艾德的例子論證了控制型男人是如何造成的,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講,《依戀》中的艾德就是《執迷》中雷蒙德婚後的樣子。

值得注意的是,《依戀》中艾德的實例可以說是典型的複合型案例,在其中我們能夠清晰地辨析出《原生家庭》、《執迷》、《依戀》三者的邏輯閉環。艾德是典型的控制型男人,他在家裡行為偏激,像個暴君,而造成其控制型人格的是他的原生家庭。艾德的父親習慣對妻子頤指氣使,有極強的佔有慾,對妻子孩子動輒大打出手。需要指出的是,艾德的母親顯然很有些《執迷》中凱倫的影子,對丈夫的施暴逆來順受,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她的一舉一動更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成年人」。於是,在父親暴力形象和母親受害者形象的共同作用下,成年後的艾德在婚姻里成為了徹頭徹尾的控制型人格。蘇珊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能拯救媽媽於水深火熱中的艾德,從小到大就覺得自己沒本事、沒能耐,操縱妻子在內的每一個家庭成員,成了他補償自己深深的無能和無助感的手段。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邏輯閉環:《原生家庭》中的孩子性格出現缺陷→他們將在《執迷》中成為情感執迷者和協同者→他們繼而在《依戀》中組成家庭→這個家庭中的孩子將再次陷入與父母成長環境相似的「原生家庭」。而這個邏輯閉環背後則是一種無盡的悲哀,「有毒父母」傷害了孩子,孩子再次建立類似的「原生家庭」,新一代的孩子們再次受傷,如此循環往複,《涅盤經》中說:「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所謂「無間地獄」也許正是這種循環的極端表述吧。但這並不等於說《原生家庭》中談及的那些孩子們就一定會墮入《執迷》和《依戀》中的境況,蘇珊一直努力做的,正是通過心理援助幫助他們從這種「無間道」中解脫。而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蘇珊在著作中的那些案例,其實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中最典型的「個人中心療法」。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同時也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學家的羅傑斯,他所開創的「個人中心療法」完成了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人文關懷到現實救助的「最後一公里」。「個人中心療法」有兩個突出的治療條件或者說是特徵,一是來訪者的自我概念出現了矛盾,二是來訪者與心理援助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們注意到,在蘇珊的《原生家庭》、《執迷》和《依戀》中,那些來訪者都存在著自我概念的矛盾,原生家庭中的傷害讓他們壓抑自我或者扭曲自我,繼而在愛的關係中執迷,在依戀的生活中卑微。在叢書案例中,蘇珊的自我定位是清晰的,她從不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的心理學專家,而是堅決與來訪者站在一條陣線,成為朋友甚至知己。正是這種定位,最終在情感層面完成了《原生家庭》、《執迷》和《依戀》在文本風格上的串聯,從而實現了整套叢書理論上的一以貫之、邏輯上的閉環自洽和情感上的完滿統一。

蘇珊?福沃德是目前美國最為活躍的心理學者之一,她的情況很具有代表性,即彌合理論隔閡、強調人權法理、注重案例實踐、傾力大眾普及。而這正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在西方發展壯大之後,整個西方心理學的走向:一方面是更加專業和人性的心理學理論,一方面是更加敬業和溫暖的心理學關懷。反觀我們的自身情況,需要首先承認的是我們的心理學正在迅速發展、心理援助也正在日漸普及,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這其中有著不少差強人意的地方。一方面是在浮躁環境的干擾下,部分心理學的研究者急於成為從業者,對心理學自身學科的研究流於表面,客觀地說,我們在基礎理論方面依然是落後的。另一方面則是在各種經濟利益的誘惑下,部分心理學的從業者急於成為創業者,各種心理學方面的證書和「專著」漫天飛舞,各種心理學方面的速成班和治療課層出不窮,不客氣地講,有些人只是將心理學作為成名的噱頭和圈錢的工具。

更令人遺憾的是,當歐美心理學界早已進入蘇珊?福沃德等人所推崇的人本主義關懷的時候,我們貌似越來越紅火的心理學市場,卻還停留在用精神分析學派的潛意識流裝神弄鬼,甚至用行為主義環境反射來進行網癮治療的鬧劇。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的自序中強調了自己的寫作意圖:「我們將一起展開一段重要的旅程,一段關於真相和探索的旅程……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將幫你掙脫束縛,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是的,心理學並不遙遠,也並不高深,它是開啟我們自我認知和自我完善之旅的鑰匙,心理學不是黑心賺錢的聚寶盆,更不是欺世盜名的偽宗教,它是讓我們彼此扶持、感受愛意、擁抱幸福的天使之翼。或許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蘇珊的這套叢書對於當下的我們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示作用吧。

—END—

————————

更多文字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寶木笑說(baomuxiaoshuo)

講述老百姓自己的讀書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主義治療 的精彩文章:

【問答】成長小組,怎樣的一種存在? | 存在主義成長小組項目十問十答
心理治療解讀寓言 | 杞人憂天如何治? | 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