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不聽話,是你不懂這5條心理學規律,走心教育讓孩子乖乖配合

孩子不聽話,是你不懂這5條心理學規律,走心教育讓孩子乖乖配合

文|動歷盒袁老師

教育孩子是一門「走心」的藝術。走的是家長的心,你懂不懂孩子心理,教育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走的是孩子的心,如果不能說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是蒼白無力的。 -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一些管教孩子的心理學規律,讓教育變得更溫情、更有效。

走心管教孩子心理學規律一: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拉封丹這則寓意深刻的寓言後來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被稱之為「南風效應」、「南風法則」或「溫暖法則」等。

由此我們懂得,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要做北風還是南風?做北風,我們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呵斥,甚至恐嚇,棍棒相加,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記得一個暑假的作文班,有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於是我想約孩子家長過來聊一聊。結果家長沒來,孩子回去之後,家長就直接粗暴地對孩子一頓打。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本意是想跟家長溝通一下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如何調整。家長估計接到老師的投訴很多,二話不說,直接棍棒伺候。但是結果讓家長失望了,棍棒之後的孩子在課堂上越發調皮了!

所以有時候北風教育會適得其反,多對孩子進行南風教育,多點溝通和溫情教育,多點愛的鼓勵和表揚,可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走心管教孩子心理學規律二:德西效應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個故事呢?


老人家門口有一片公共草地,老人很享受安靜地沐浴陽光。可是有一天,一群小孩來草地上玩,非常吵鬧。老人很想把這群小孩趕走,但是這草地畢竟是公共設施。怎麼辦呢?老人想了一個辦法。他對這些小孩說:「小朋友們,你們明天繼續來玩吧,只要你們來,我就給你們一人1美元!」小孩們喜出望外,於是第二天又來了。這樣幾天之後,老人說:「孩子們,我不能再給你們1美元了,我只能給你們每人0.5美元了。」孩子們有些不悅,但是也接受了。又過了幾天,老人說:「從明天開始,我只能給你們每人5美分了。」孩子們說:「5美分太少了,以後我們再也不來了!」老人成功地把孩子們來玩的理由從「喜歡」變成了「金錢」,再把「金錢」拿走,消滅了他們來玩的興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一開始孩子來草地玩,是出於本身的樂趣,享受夥伴們一起踢球的快樂。因為這個老人的故意獎勵行為,慢慢地孩子來這裡玩的目的變成了為獲得金錢,內部動機變成了外部動機。當老人的獎勵越來越少時,孩子就覺得不值得來了,完全沒有了動力。

可想而知,單純地以物質獎勵促進孩子學習結果,看上去短時間內是有效果的,但長此以往,容易把孩子學習的動機轉移到外部動機,孩子為了獎勵而學習。同時孩子會對獎勵的要求越來越高,當這種獎勵少了,或達不到他的預期,他學習的動力就會減退。

所以比起學習結果,我們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同時我們更要獎勵孩子努力的過程,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而不是單單表揚孩子的行為和結果。

走心管教孩子心理學規律三: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積極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

我記得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剛學寫字,字寫得歪歪扭扭,我就直接跟孩子講:「你的字寫得這麼丑,還需要再努力,快去練吧!」孩子面對練字帖,垂頭喪氣,總覺得自己寫不好,開始抗拒,好不容易練一會,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我突然覺得話說得不對,馬上改口了,我自信滿滿地對孩子說:「我覺得你的字快要突破了,現在正在關鍵點上,可要抓緊機會,趕緊去練噢。」孩子一反常態,興沖衝去練了。

其實不是說話的問題,而是看事物角度的不同導致了不一樣的效果。一開始我看到的孩子不好的地方,不斷地去強化它。後來我在不好的地方看到成功的契機,賦予了孩子正能量,給予孩子積極暗示,讓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夠做好,當然結果也是能夠做好的。

長期處在消極、不良的心理暗示中的孩子,孩子的情緒會受到影響,變得自卑、沒有動力。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暗示,讓積極暗示發揮魔力。

走心管教孩子心理學規律四: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好比這個大木桶,每一科學習都是木桶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塊木板。孩子要想學習成績好,每一門功課都要好。有些孩子理科薄弱,有些文科薄弱,都是硬傷,都是木桶里的短板,孩子的木桶就無法盛滿水。

所以,我們家長要對孩子的學習關注,當孩子某一科薄弱時,應及時提醒孩子,取長補短。同時,從小要讓孩子養成涉獵更多領域知識的習慣,這樣就不容易造成偏科,讓孩子的學習留下遺憾。

走心管教孩子的心理學規律五:超限效應--

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超限效在家庭教育中常會以父母的嘮叨批評體現,孩子哪些事情沒做好,我們可能一次、二次……甚至反覆批評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容易產生厭煩、逆反心理,甚至對你的話自動屏蔽。

都說好話不說第二遍,壞話更是不能說第二遍。我記得我去學校接孩子,路過走廊,一個教室里的老師正在布置家庭作業,這個老師估計責任心超重,怕孩子記不住,對作業反覆述說了三遍,我覺得對於四五年級的孩子來說,真沒必要,一遍告知就可以了,說多了,孩子的聽力效率就會降低,知道老師會說三遍,第一二遍就不注意聽,同時,講多了,孩子真的會厭煩哦!

家長要學學上面的心理學規律,這樣我們才能懂孩子、了解孩子,做走心教育。走心管教孩子的心理學規律還有很多,袁老師下次再跟大家聊。


我是動歷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正念教養專家,感像作文創建人,專註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產品化、課程化、圖表化、工具化。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擅長交友?心理學家親手把你的孩子教成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嵊州鬱金香】關愛留守兒童——手拉手傳遞溫暖,心連心共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