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蟻視界】淺析螞蟻利他行為現象

【蟻視界】淺析螞蟻利他行為現象

查爾斯·達爾文猜想:自然選擇的對象是家族而不是個體。假如同樣的遺傳物質(基因)是可塑的,那麼就可以在同一個家族內部產生專職生殖的王室品級,以及專職勞作的不育的職蟲品級。

進一步假設,那些能夠產生不育職蟲品級的家族與那些不能產生這一品級的家族相比,能夠更好的生存和繁衍,那麼在家族之間相互競爭的種群中,專司品級系統的遺傳物質將會在種群中的到延續。

那麼利他行為有哪些呢?

— 個體利他行為 —

就是基於其它個體受益而進行的一種自我犧牲行為。大到付出生命,小至繁殖力下降。

  • 兵蟻對一般誘導刺激物反應遲鈍,而一旦有所反應便會義無反顧的衝到最危險的前線。真勇敢!而且有的兵蟻無法自己取食,需要工蟻反哺,換來的是強壯的大顎。

  • 在佛州收穫蟻(Pogonomyrmex badius)中垂死的工蟻會更具有攻擊性,因為受傷的工蟻除了防禦幾乎沒有其它職能,還會引出衛生難題。

  • 報警行為廣泛存在於社會性昆蟲中,均會導致工蟻保護蟻后,卵幼繭以及繁殖蟻。

  • 某些蟻群中會工蟻會產出營養卵,其目的在於餵養蟻后及幼蟲。

  • 「公共的胃」 在外取食的工蟻將食物儲存在胃裡轉移至同伴胃中。它們甘於奉獻自己的食物以至於食物攝入量常常低於群體平均水平。

— 群體利他行為 —

假如利他行為是個體水平上演化的結果,那麼從群體水平上來看呢?有可能是種群水平上演化的結果。

舉個例子:紅褐林蟻(Formica lufa)婚飛後,新蟻后通常被同物種內群體所接受,但不一定是產生蟻后的那個群體。即群體壽命要長於建立該蟻群蟻后的壽命,而群體繁殖力則依賴於後來的蟻后。相比易於接納外來蟻后的群體來言,那些不傾向於吸收外來蟻后的群體所構成的種群有較少的存活機會,並且易於被基因上相近的種群所替代,而前者的利他行為顯然更便於種群的存活。

總的來看,關於這個主題十分複雜,小到個體大到整個群體,事實上目前的這種判斷還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有更多的研究調查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


本期就到這裡,如有任何建議或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或找rlyl加我微信,我們下期再見。


rlyl

「寵而有道」是一位螞蟻愛好者,現已入駐【自然世界】平台開設「蟻視界」專欄??,分享他對寵物蟻的研究心得與飼養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Author:寵而有道

Editor:rly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他行為 的精彩文章:

閱讀主旨類題目標題添加,這是很多考生燒腦的一項,簡單方法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