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品德修養基於自律—「許衡不食梨」給人的啟示

品德修養基於自律—「許衡不食梨」給人的啟示

宋末元初有個叫許衡的人,儘管一生貧寒,卻因其品德高尚而受到人們的敬仰。大多人的日常行為很注意在他人面前的表現,多少迫於別人監管下的壓力, 未必是道德的自覺。許衡的品行高尚之處,不僅在於他在眾人面前的行為表現, 更可貴之處在於他自己內心對於品德操守的堅持,即使沒有他人的監管,許衡對自己的行為操守也堅持嚴格的道德標準,他是一個十分注重自律的人。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許衡早年曾與人一同逃難,由於時值炎夏,酷暑難堪,加上又走了很遠的路,因而眾人都疲憊不堪,十分口渴。路過一個叫河陽的地方,同行的人們發現路邊不遠處有一顆梨樹,樹上結滿了碩大的脆梨。於是, 眾人便爭先恐後地跑去摘梨來解渴。正當眾人在樹下交口讚歎梨子是多麼甘甜可口的時候,卻發現只有許衡一人仍然端坐在原地。

眾人都很奇怪許衡的行為, 同行中的一人便走過去問他為什麼不摘梨解渴?

許衡回答道:「那梨樹又不是屬於我的,我怎麼能隨便去摘梨來吃呢?"同行的那人立馬笑著說:「現在兵荒馬亂 的,這顆梨樹恐怕早就沒有主人了,有什麼好介意的……」還沒有等到那人把話 說完,許衡便一躍而起嚴肅地對他說:「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心中也沒有了主人嗎?別人丟失的東西,即使是一絲一毫,如果不合乎道義,那也是不能接受,不能隨便拿取的。「聽完許衡的話,那人感到十分羞愧的同時,也不禁感嘆許衡品德的高尚。

許衡不食梨這個故事,表現出了許衡在道德操守上高度的自律精神。儘管 長途的逃難和炎熱的天氣讓他口渴難忍,但是他沒有像其他同行的人一樣,認為梨樹看似沒有主人就去隨便摘梨來解渴。他覺得即使梨樹看似沒有主人,自己 心中卻要心存主人,不能隨意去摘梨解渴的背後,反映了道德的高度內化,尤其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也不會放縱自身的行為。這是心理上一種高度的自覺自律的精神,它從內心深處規約著許衡,面對鮮梨哪怕再口渴難忍,也絕不胡作非為。

人們在平時,尤其在他人面前,可能都會注意自己的行為,也可能會堅持自 己的品德操守。但是若在沒有他人的情況下,尤其是面對艱難困苦的時候,有些人可能就會放鬆自我的道德約束,乃至做出一些有損人格情操的事,這其實是對自我道德修養缺乏自律精神的表現。一個人的品德操守不僅反映在平時與他人 的相處中,尤其反映在面對自己一人的行為上。一個人在困境中、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依然能對自身的行為嚴加管束,則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品德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在調節機制,是合乎社會規範 要求的穩定的心理特性。

品德的結構可以分為動機和行為兩部分,

所謂動機部分即人們的內心對社會規範是遵從還是背離,

行為部分則是人們對社會規範的 執行情況。

大多數人經過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教育都會樹立良好的品德動機,即在內心都會對社會規範,或者對各種具體情境下的道德標準產生內心認同。比如與許衡同行的人,他們知道梨樹不屬於自己,是不能隨便去摘食果實的,也明白未經梨樹主人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摘食梨子等於偷盜,這顯示的是人的品德動機。但與品德動機相比,個體的品德行為,即品德在實際中履行的結果則更加重要,這也就是許衡堅持不食梨的行為受人稱讚的原因。

人類社會的品德(道德)同法律一樣,都是約束、監管人們行為的方式。儘管兩者都是要求人們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但是與法律相比,道德相對來說更具有自主性、私密性和廣泛性。它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行為中的方方面面,乃至個人私生活的領域。道德與法律相比的另一不同點在於兩者對人們行為監管的程度 上,當人們的行為嚴重違反社會規範時,法律才會對其釆取懲罰措施;而在更大的範圍內,個體行為與社會規範的衝突則需依靠人們的道德自覺來拘束與監管。

一言以蔽之,道德對於法律來說,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更為廣泛,但其剛性的效力則較低。

所以,人們對於日常自身行為的掌控,更需要高度的自覺,特別需要許衡不食梨的故事中所體現的自律精神,使道德動機與道德行為形成一致。

律品質的培養不僅能促進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且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切實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也讓人們的行為永遠不觸及法律底線。沒有個體行為的自律,一切的道德追求都將是空談。道德價值經由自律精神而彰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律道德 的精彩文章:

自律,讓孩子一生受益!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出自律好孩子
杜絕低頭族不能僅靠道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