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味迎合只會丟失自我,擺脫「討好型人格」,做回真正的自己

一味迎合只會丟失自我,擺脫「討好型人格」,做回真正的自己

文 | 小朗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羅亭》中這樣寫道。

自信的品質來源於什麼?自信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相信很多父母都會對此類問題產生疑惑,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好像和自信沒有什麼關聯吧?

電影《銀河補習班》鄧超等人為數不多的,以成長勵志,家庭教育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從影片中我們也能看出,家庭教育中,對孩子自信心鼓舞的力量所在。

馬飛不會讀書,就連這份心也沒有,媽媽說他沒有長「考第一名的臉」,教導主任說他孺子不可教也,不用讀書,回家放牛去吧。可是作為父親,馬皓文從未對孩子說過打擊的話。

別說其他人覺得馬飛不行,其實馬飛自己也覺得自己不行,他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在爸爸和老師打賭以後,他一度告訴爸爸:我不是讀書的料,我做不到的。馬皓文嘗試過非常多的途徑,用來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增加信心,他沒有放棄過,而「成績差」的標籤,也像這份信念一樣,一直沒有離開過馬飛。

直到在學期末考試之前,他帶著馬飛出門旅遊,父子倆在中途走失了,大雨沖刷了當地的房屋,人們忙著避難,沒有一個人發現,在大水之中,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是馬皓文不停的用喇叭喊,引導馬飛自己尋找擺脫困境的辦法。

電影到這兒,鏡頭一轉,是馬飛成功的時刻。他作為宇航員代表,進入了太空,同樣也面臨著抉擇。

從學渣到學霸的轉變,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馬飛在那次洪水以後,改變了對自己能力的看法,至少他覺得自己可以,連生死都可以抗爭,其他的又有何畏懼呢?而如果馬飛像其他人一樣,自暴自棄,或者做一個社會小混混,通過扭曲的認同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麼結局無疑是慘敗的。


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馬飛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無法走出那場洪水;沒有堅定的信念和自我認同,他不會真正成為一名宇航員。

生命的意義在於探索,在於發現許多未知而自身又有所收穫的事情。挑戰如此,勝利也是,人生需要孩子的內心,充滿對自我的認同和對前路的信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做自己,而不是討好別人。

一、「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特點有哪些?

通過被扭曲的認同,比如故意迎合,而獲得的尊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尊重。「討好型人格」都有這些特點,你的孩子是這樣的嗎?

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事情喜歡看人臉色,做決定的時候主要參照的也不是自身的需求,而是看看別人希望自己怎麼做。類似的行為都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徵,在生活中表現為:寶寶經常問爸爸媽媽可不可以做某件事、孩子想吃東西的時候會看向父母等。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許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孩子總是在不開心的時候表現出一副悶悶不樂,很委屈的樣子,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們不敢表達情緒,沒有發泄情緒的勇氣。這是討好型人格的重要特徵之一。

孩子們之所以在情緒的表達問上會有所克制,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發泄了情緒爸爸媽媽會不會在乎,會不會哄他。有的孩子甚至會覺得,哭了就是壞孩子,爸爸媽媽不喜歡,所以自己不可以哭。

二、「討好型人格」如何形成?


心靈導師、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曾言:「很多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隱藏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

討好型人格需要一個形成過程,不是所有的孩子生來就是令人驕傲的,同樣,也不是所有人在一出生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個將要討好他人的人生。因而,「討好型人格」產生的這項原因,家長們該了解。

原生家庭的傷害。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大,諸如《歡樂頌》、《都挺好》等,都對此有所闡述。原生家庭不僅在物質方面會影響一個人將來的發展,在心理建設方面,同樣也影響頗深。

比如有的孩子自閉,這是因為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吵架、爭執,那麼孩子肯定會想要委屈自己,行為符合家長的要求。

三、「討好型人格」對「自我」的傷害

一味的迎合,只會丟失真正的自己

校園霸凌事件受到大眾的關注,在欺壓的一方里,我們有許多話可以指責這些人,然而,除了旁觀、主導事情的人,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助推這件事情發展的人?之所以這些人會選擇傷害別人,一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欲求,報復、自我滿足等,第二個原因便是迎合主導人。

委屈自己,不快樂

都說聽話的孩子最懂事,但是如果3歲的孩子不會爭奶喝,你不覺得孩子很可憐嗎?乖巧不等於扼制慾望,孩子可以懂事乖巧,但是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

四、如何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控制

尊重自己的慾望、訴求與意願

想要拒絕做一個討好他人的人,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不先預想別人的眼光和看法

試圖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時刻緊盯他人在做什麼,他人喜歡我們做些什麼事情。不先預想他人的眼光,是我們做自己的重要途徑。

提升自己的能力

讓自己不夠自信、迎合他人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升自己,擁有自信,這樣才能忽略他人的眼光和看法對自己的影響,勇敢的做自己。

「一個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不能在身心中保持自我」這是著名作家安吉羅·派屈所說的一句話,的確,最糟糕的事情是「成為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你還在讓孩子丟失自我嗎?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我是小朗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型人格 的精彩文章:

「不幫忙就不跟我玩」,孩子的善良,什麼時候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聖母型人格」的孩子乖得讓人心痛,並不利於成長,家長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