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給澳門點贊,首顆科學探測衛星明年擇機發射,探究地球異常區奧秘

給澳門點贊,首顆科學探測衛星明年擇機發射,探究地球異常區奧秘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科學探測衛星是用來進行空間物理環境探測的衛星,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航天能力的體現之一,世界上能夠製造和發射科學探測衛星的國家和地區屈指可數。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中國澳門即將要躋身這一先進行列。

人們對於澳門的傳統印象,可能是雄偉的大三巴牌坊,流晶逸彩的賭場酒店,亦或者各種獨具特色的小巷美食。但如果說到高大上的地球形變、液核動力學、南大西洋異常區地磁探測等概念,就很少有人會聯想到澳門這個小城了。

而今,澳門的科學家們正在研製一顆低緯度科學探測衛星,用來研究南大西洋神秘的地球磁場。

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首顆澳門設計的科學衛星將於2020年擇機發射。衛星的科學目標是「南大西洋異常區地磁探測與地球液核發電機動力學研究」。

昔日濠江之畔的小漁村已然出落成流光溢彩的現代都市,搭乘科教強國的時代巨輪,回歸祖國20年的澳門,正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科學征程。

其實在今年的10月9日,由澳門中聯辦、澳門特區政府和國家航天局合辦的「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發布會暨征名活動啟動儀式」就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

「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將發射世界上第一顆利用近赤道軌道監測赤道附近南大西洋異常區(SAA)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該項目得到了澳門基金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從型號類別來說,澳門首顆科學衛星屬於一枚電磁監測衛星。目前,太空中中國第一顆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號已經在運行。這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公司抓總研製的「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是中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第一個天基平台,於2018年2月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預計到2022年,我國將有3顆電磁監測衛星在軌運行。除「張衡一號」外,還包括「張衡一號」02星和澳門首顆科學衛星。

澳門首顆科學衛星研究的就是地球液核動力。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球形星體。液體外核將地球的固態部分分為了地幔和內核。由於深部大地震的激發,地球的液態外核也將發生「自由震蕩」,目前國際上已經在採用高精度的大地測量和天文測量手段進行檢測。同時,由於自轉的橢球分層地球,地球的液態外核相對於其固態部分存在相對剛性轉動,即存在近周日自由擺動,導致地球表面和地球固體部分的形變和引力位變化,即液核動力學效應。

「一切非常快,超出了我能想像的速度!」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教授感慨道。

這位擁有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等頭銜的世界級天體物理學「大咖」,去年受聘於該實驗室。來到澳門工作的第三個月,張可可代表實驗室向國家航天局提出了設計一顆科學探測衛星的構想。

「國家航天局非常支持,進行了多輪方案討論。今年2月,衛星方案通過了專家評審,5月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資助已經到位。」在英美工作了30多年的張可可坦言,天體物理研究對資金和人才要求苛刻,如果沒有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作為堅強後盾,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地位與分量,衛星的研發完全不可能。

該實驗室是2018年科技部批准落戶澳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此外,澳門還擁有「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了小城澳門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澳門首顆科學衛星目前還沒有命名,這顆象徵著澳門科技蓬勃發展的科學探測衛星叫什麼名字才好呢?讀者們可以廣泛發表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古董飛機降落上海虹橋機場,75年機齡老戰士,機頭徽章飽含榮光
緬甸心真大,買31年艇齡印度破舊潛艇,抗衡孟泰海軍中國制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