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出自這兩種家庭

心理學家: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出自這兩種家庭

如果我們不為自己努力,我們靠誰?

如果我們只為自己努力,我們成了什麼?

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明白,我們什麼時候才明白?

——《塔木德》

《少年說》中,一位高一的學生對母親說了這樣一番話,「以前你在我身邊的時候,我一直覺得生活是特別容易,特別幸福的。直到有一天,來到離家千里的學校,我才發現,原來我什麼也不會......」。

話音剛落,台下的母親心中五味雜陳,淚流滿面。

作為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獻給孩子,很多時候卻沒想到,自己的愛已經「溢出」了,反而會阻止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是孩子早期的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在未來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就,家庭因素起到決定性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讓孩子更有出息的原因之一。

而真正有出息的孩子,並非一定功成名就、飛黃騰達,首先應該擁有強大的意志力,並且要對自己熱愛的事物始終如一的追求。

心理學家認為,最有出息的孩子,普遍出自兩種家庭。

一、有「愛」的家庭環境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一行禪師曾說過:我們有必要學習和創造幸福的技術,如果孩子在成長中受到了父母來自創造幸福動力的影響,那麼孩子自然也會知道該如何做了。

愛是孩子成長的最好源泉,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未來往往也更有出息。

所謂有「愛」的教育方式,指的是「高要求」和「高回應」。

教育學家將父母分為了四種,分別是:權威型、獨立型、溺愛型、忽略型。然而,研究發現,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只要教育方式無「愛」,孩子的獨立三觀都難以順利形成,也不利於孩子的自我培養。

在有「愛」的教育方式中,高要求同時也包含了高回應,這來自於:

1、家庭的溫暖

2、明白規則,尊重規則

3、孩子應擁有屬於自己的自主權

有愛的教育方式,絕不是一味地溺愛孩子,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在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在什麼情況給予別人回應是禮貌的,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裡。

這不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而是讓孩子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

這樣的家庭環境,第一,能夠清楚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並對孩子的需求進行回應,而不是不尊重孩子的看法、漠視、放縱。

第二,培養了孩子自我獨立的習慣,具備相應的責任心和擔當度。只有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更加具有自我認同,對自我有準確的評價,人際交往能力更融洽,有足夠的安全感,長大後,才有可能變得「有出息」。

這種教育模式,是在父母的「要求」和「回應」中形成的,對這兩方面的要求都很高。而很多過分在意孩子是否能夠成功的家庭,則會陷入「過度教育」之中,即因太過嚴厲,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二、學習氛圍濃厚

主持人董卿曾說過: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國內某高校高考狀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偶爾我也會產生厭學的念頭,不想看書,父母注意到了,也不會責備我,而是默默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父母仍在學習,我也就不好意思不去學習了。」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在閑暇時光,父母若能夠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拿起書本,多閱讀,甚至再學一門技術,提升自己,那麼,你的孩子也會這樣。

個體心理學觀點認為,人類是具有模仿能力的,這種模仿能力在於效仿他人的行為舉止,使人能無意識中從被模仿者那樣學會如何應對困難,為獨立或創造力的培養進行示範。

美國社會學習理論提出者班杜拉認為:模仿,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影響的重要方式,是實現個體行為社會化的基本過程。從模仿到創造能力,這是孩子在活動中形成具有獨特的、新穎的、有價值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古有「孟母三遷」,最後一次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會了知禮儀、懂進退,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這都離不開孟母逐步教化的過程。

宋代詩人黃榦在《噫嘻示兒》中寫到,「大兒如書故自忍,小兒叫怒來牽裳。老夫對此忽自悟,呼兒並集來我傍。人生窮通固有命,丈夫志氣當自強。」

想要培養有出息的孩子,僅僅從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夠的,父母要先改變觀念,做孩子的榜樣。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