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生活中,請務必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心理學:生活中,請務必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本專欄將以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學為理論體系,對個體進行深度剖析,主要內容涉及:自卑感、補償心理、創造性自我、社會意識······

人際交往中,如何與人相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停的遷就、忍讓根本無法獲取優質的人際關係,你反而會成為生活的loser,有的時候,讓身邊的人認為你是一個「不好惹」的人,並不是什麼壞事。

生態學概念:攻擊性

這裡的不好惹,並非是無理取鬧、強詞奪理、咄咄逼人,而是強調謙卑的同時兼具「攻擊性」。「攻擊性(Aggressiveness)」本身既是心理學概念,又是生態學概念。

心理學上將人的攻擊性分為兩種,一種向內,一種向外。

向內:表達障礙、壓抑

向外:語言暴力

分別是自我毀滅傾向和攻擊他人傾向,而生態學上的理解則與之不同。

Lorenz和與他共同工作的研究學者提出,攻擊性是一種來自於本能的內部驅力,也是人類對周圍環境的條件反射,是人類在學習之中不斷進化所形成的一種特殊能力。

理論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都是帶有天然的「攻擊性」的,這是一種繼續生存下去的能力,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可能會爆發出來。

比如,人際交往中,一些性格強勢的朋友總是咄咄逼人,這個時候,不敢反抗的你,會反覆告訴自己「是我錯了」,並且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壓抑自身的真實情感,最終導致這段關係走向危機。

壓抑攻擊性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經常會認為攻擊性是貶義的,於是,很多人會主動壓抑自己的攻擊性。

心理學家Feshbach和Berkowitz認為,人攻擊性的本質是抒發對環境和他人的不滿,人的攻擊性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的發生,對於情緒具有促進作用,對身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一段親密關係中,某一方如果喪失了攻擊性,會變得沒有界限,這段關係也就不會持久。並且,我們經常會感到,那些具有攻擊性的人更有魅力。原因在於他們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尊重自己,在一段關係中佔據主導。

人性的本能力量

社會學家Bandura認為,人的攻擊性是一種人性的本能力量,人天生有一種攻擊和保護的能力。

國內相關專家周穎對攻擊的定義為,在個體過去經驗積累下的無意識結構,並且這種結構會產生攻擊性傾向。

多拉德指出,個體在受到挫折或傷害時將會呈現某種攻擊性行為,而挫折有時只是導致了一種間接表達的攻擊。一個人因另一個人而受挫,那麼,他行為之中攻擊性的多少是依據他認為那個人的行為是故意的、敵對的還是無意的。

並且,攻擊性在很多時候有向破壞性轉換的趨勢。比如,你強迫自己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並因此對身邊的人尖酸刻薄,甚至是傷害身邊的人,那麼你很容易受到反噬,即反被身邊的人傷害。

親密關係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懷著好意,一方懷著惡意,這段關係終究會被破壞,你也將承受更大的傷害,或者是被徹底破壞。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中,我們都被告誡要學會忍讓、剋制、謙虛,被要求壓抑自身的不滿,控制自己的情緒。

然而,這個過程真正健康嗎?

其實,這個過程中,個體的攻擊性一直是存在的,若沒有合理的方式排解,終究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正如生活中那些看上去很老實的人,經常會做出瘋狂的事情正是這個道理。

任何一段關係中,都需要有發泄自身的情緒的渠道。因為人的攻擊性是先天傾向、後天習得以及環境等多重因素相交互的結果,與人自身的內心慾望和複雜性有關,是難以量化和監察的。

電影《茜茜公主》中,那個被丈夫粗暴毆打的吉普賽婦女,當別人好心要為她斥責丈夫時,她反而為自己的丈夫辯護。

這類人既用對異性的愛來抑制內心對「自我」人格的恨,同時又通過指責、爭吵等方式索要對方無休止的對自己的關注,來釋放「自我」雙面人的憎恨。

親密關係中,雙方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攻擊性,而不是一方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另一方一味地忍讓。只有將攻擊性不斷轉化為內在的動力,才能明確自身需求,並認清關係的實質。

充滿活力的人總是帶著攻擊性的,若是想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那麼,請釋放你的攻擊性,做一個「不好惹」的人,展開自己身上的稜角,不斷磨練自身的生命力。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家裡最「孝順」的子女,往往是父母最不喜歡的那一個
年近六十,突然不願與人打交道了,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