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禪的教育法

【南懷瑾老師】禪的教育法

禪的教育法

本文摘錄自 《如何修證佛法》

《指月錄》卷十八: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泉州莆田黃氏子。少業儒,年十九,往福州靈石出家。廿五登戒,尋謁洞山,山問闍黎名什麼?師曰:本寂。山曰:那個聻!師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

真正高明的人,兩下子就對了,實在聰明。我們現在的年輕同學,假如問他叫什麼名字?本寂!什麼?師父,我是本來的本,寂滅的寂。人家可不同的,文字就是道嘛!既然叫本寂,還講什麼呢?這就是伶俐、聰明,第一等人物。

師父也在找第一流的徒弟,這兩下,洞山器重他了,他便在洞山那裡住了下來,從此可以入室,在方丈房裡跑來跑去。

「自此入室,盤桓數載,乃辭去。山遂密授洞上宗旨。復問曰:子向什麼處去?師曰:不變異處去。山曰: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師曰:去亦不變異。

這就是禪,等於永嘉禪師見六祖說:分別亦非意。分別也是空嘛,沒有錯。

「遂造曹溪禮祖塔,自螺川還,止臨川。有佳山水,因定居焉,以志慕六祖,乃名山為曹。」後來曹山到了廣州拜六祖塔,再回到江西臨川,定居建寺院,因崇拜六祖,所以叫曹山。

曹山法統完全傳自洞山,其教育法見《指月錄》等書,他的說法、見地、修證、行願都在內。裡頭的小字是後世曹洞宗門徒加的,更要注意。

「僧問:學人通身是病,請師醫。師曰:不醫。曰:為甚麼不醫?師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這是教育法,禪的教育法決不替你解答問題,因為你懂了,卻害了你,那是老師的,不是你的。有時你有問題,再給你加個問題,等你自己撞出來以後,才是真對了。禪宗要你自肯自悟,若一念慈悲幫了你,就害了你。如果該替你解答,佛經三藏十二部中都已解答,我們看了佛經,也未成佛啊!

這個和尚不問經典,什麼《大乘起信論》,真妄不二法門,那些學問都已學到他身上去了,可是他卻通身是病,醫不好,請師父醫。曹山說要他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怎麼辦?要自己打出來。

「問:沙門豈不是具大慈悲底人?師曰:是。曰:忽遇六賊來時如何?師曰:亦須具大慈大悲。曰:如何具大慈悲?曰:一劍揮盡。曰:盡後如何?曰:始得和同。

六賊是指自己的六根。始得和同就是天下太平。

最後,曹山臨走時,寫了一首偈子。唐宋時代大祖師們,開悟和臨走時的偈子都是寶貝,千萬注意。宋朝以後就要當心了,因為後世有些語錄,是請抽鴉片的書生作的,靠不住。後世有些祖師們,希望自己死後,名字也能編進《大藏經》里,所以僱人代寫語錄。我也親見這等事。天下好名之甚,有勝於此者幾希!

「曹山示學人偈曰: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

用功修定以後,參話頭也好,非等時間因緣到來才能開悟。比如虛雲老和尚,在禪堂里打坐參話頭時,外面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到後來,突然端一杯茶,茶杯掉在地上,「啪」一聲,打破了,悟了。古人這些例子很多,靈雲看到桃花而悟道,一個緣來,「從緣薦得相應疾」,來得快,所以修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要說我睡了一年,怎麼還沒開悟?好像很划不來似的。

什麼叫「就體消停」?就是我們打坐用功,有些拿著《楞嚴經》,什麼經等,有些則做氣功,蠻空的,過了一陣又變了,上午蠻空,下午又掉啦,這些就是「就體消停得力遲」。尤其是懂了佛、懂了禪的理以後去用功的人,都是「就體消停得力遲」。因為空的道理曉得了,所以念頭一來就想把它空掉;有時空得很好,有時卻空不掉。這也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看住妄念這個法子,有時就是「就體消停得力遲」。

「從緣薦得相應疾」是緣覺、獨覺乘。「就體消停得力遲」是聲聞乘、羅漢乘,偏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若無決定志,則無決定信
劉雨虹老師:念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