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四十個佛教基礎知識

四十個佛教基礎知識

1、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六根:眼,能見色者是;耳,能聞聲者是;鼻,能嗅香者是;舌,能嘗味者是;身,能感觸者是;意,能知法者是。

4、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5、五蘊:色、受、想、行、識。

6、四緣: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7、三藏:經藏、論藏、律藏。

8、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9、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10、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脂粉香水、不穿華麗的衣服,不觀玩歌舞妓樂,不睡卧高大床褥,不非時食八法。

11、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12、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13、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14、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15、七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念菩提分、定菩提分、舍菩提分。

16、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17、四聖諦:苦,即世間是苦果;集,即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滅,即解脫與證果;道,即離苦的道路。

18、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19、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0、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21、三學:戒即戒律,定即禪定,慧即佛教教義。

22、二諦:真諦、俗諦,此為佛教基本原則。

23、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24、四無量心:慈無量心,即願人得樂;悲無量心,即同情他人;喜無量心,即看別人離苦得樂,心生歡喜;舍無量心,即捨去執著。

25、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26、六度:施度、戒度、忍度、精進度、禪度、慧度。

27、三資糧:信、願、行。

28、四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

29、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30、佛教八宗: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凈土宗。

31、十法界: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法界、人法法界、阿修羅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獄法界。

32、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

33、六家七宗:道安的本無宗;竺法琛、竺法汰的本無異宗;支道林的即色宗;於法開的識含宗;道壹的幻化宗;支慜度、竺法蘊、道恆的心無宗;於道邃的緣會宗。

34、佛三身:法身、報身和應身,以理法聚而為法身,智法聚而為報身,功德法聚而為應身,因佛據此三種德性,三身即成一佛,一佛具此三身。

35、四大金剛: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

36、八部眾:天、龍、夜叉、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阿修羅、摩呼羅迦。

37、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三自性: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

38、五教:小乘教、權教、終教、頓教、圓教。

39、十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

40、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自然與文化的雙重遺產、世界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
為何有人質疑佛教和佛法,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說過了,別只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