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托爾曼迷宮實驗,你了解多少?

托爾曼迷宮實驗,你了解多少?

托爾曼迷宮實驗,你了解多少?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中公講師一起來了解下吧。

人物介紹:

愛德華·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1886年-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他的認知學習理論促進了認知心理學及信息加工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的起源之一。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為主義的創始人,力圖客觀了解行為的目的性。哈佛托爾曼大學哲學博士。對學習心理學有較大的貢獻,提出中間變數的概念,著重研究有機體的中央(內心)的過程。以各類迷宮為學習情境,其中有許多選擇點,即通往目的地的符號或線索。認為學習者所學得的不是動作系列,而是預期(或目的)與符號間的聯繫或預期的證實,並以證實原則來代替強化。其認為行為是整體的、有目的的,學習者必須對學習情境的符號與圖形(或完形)產生"認識的完形",因此其理論又稱為目的行為主義或符號完形論。其著名的實驗就是白鼠走迷宮實驗了,但是我們在學習中總是會對講義上的專業術語感覺頭痛,現在我們就用實驗來輔助大家進行更好的理解。

認知地圖實驗

托爾曼認為學習是一種信念或期望。他研究了白鼠走一種複雜迷宮問題,他認為白鼠走迷宮,學習的不是左轉或右轉的序列,而是在它的腦中形成一種認知地圖,一種關於迷宮分布的心理地圖,如果一條熟悉的路被堵塞,則白鼠就會根據認知地圖所展現的空間關係採用另一條路線到達目標。說明這一理論的是位置學習實驗。AB兩組白鼠,A組白鼠從S1出發向右轉到達食物點F1,從S2出發也向右轉到達食物點尺,反覆試驗多次。B組白鼠則從起點S1出發向右轉到達食物點F1,若從S2出發則向左轉到達食物點F1,F是固定的。實驗結果表明B組白鼠的學習速度比A組快,這一事實認為白鼠的學習主要是認識達到目標的符號及其意義,即獲得位置的認知固,不是獲得一套特殊 (向右或向左)的動作反應。

迂迴實驗也是證明位置學習優越性的實驗,這一實驗所用的迷宮有三條通向食物的途徑,途徑1最短,途徑2次之,途徑3最長。實驗時先讓白鼠熟悉三條通向食物的途徑,一般情況下,自鼠選擇較短的途徑通向食物,當途徑1被堵塞時(阻塞A),白鼠就在途徑2與3中選擇較短的途徑2,如果途徑2亦被堵塞 (阻塞B),白鼠只好走途徑3了。迷宮實驗中當堵塞A時,白鼠從A點退回,定途徑2,當堵塞B時,白鼠退回,不走途徑2而走途徑3(大多數白鼠是這樣),好象白鼠頭腦中有一個迷宮情景地圖,更明確其間的空間關係,可見其學習不是對平時訓練的途徑順序的習慣行為,而是對迷宮的空間關係進行學習。

托爾曼的另一個證明認知結構學習的實驗是潛伏實驗。有三組白鼠走迷宮,第一組白鼠到達迷宮終點後給食物獎勵,稱獎勵組;第二組白鼠在到達迷宮終點時不給獎勵,稱無獎勵組,第三組白鼠在到達迷宮終點時,前十天不給獎勵,第十一天開始給獎勵,稱中途獎勵組。結果發現,第三組白鼠在第十二天後到達迷宮終點的錯誤次數少於獎勵組,更少於不獎勵組。

為什麼中邊獎勵組的乎均錯誤在得到食物強化後,明顯少於獎勵組7托爾曼認為,該組白鼠在頭幾天沒有強化,但對迷宮的情景進行探索,同樣進行了學習,形成了迷宮認知地圖,當後來給予食物強化後,這認知地圖使其成績趕上來。托爾曼結論為學習不是由於強化而獲得動作反應范型,而是形成一種認知結構,這種認知結構的發展在沒有強化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

上述的幾個實驗中,迷宮的情景,有無獎勵等都作為自變數,而定迷宮的錯誤次數等則作為反應變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目的行為主義 的精彩文章:

北大女生自殺,北大PUA?那曾是我嚮往的地方,可惜不再是了
對於解構主義者有關言語行為的理論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