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教綜】5分鐘徹底搞懂一個教育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綜】5分鐘徹底搞懂一個教育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一、理論提出

最早提出歸因理論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們會把行為歸結為內部原因外部原因

後來羅伯特對該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控制點概念,把個體分為「內控型」和「外控型」。

韋納是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他的動機理論將海德等人的歸因理論和阿特金森等人成就動機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對人類行為的動因作出了認知解釋,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成敗歸因理論模式。

二、主要觀點

理論要點:歸因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行為原因的推論過程。具體的說,就是觀察者對他人的行為過程或自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儘力而為;

任務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身心狀態: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外界環境: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這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分別把這六個因素納入以下三個維度之內:

1、控制點: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3、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成就動機的歸因模式:


歸因因素 穩定性 內外因 可控性
穩定 不穩定 內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
任務難度
運氣
身心狀況
其他

三、意義或啟示

韋納等人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解釋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麼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麼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這兩種不同的歸因會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韋納的歸因理論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義。

1.教師根據學生的自我歸因可預測其此後的學習動機。學生自我歸因雖未必正確,但卻是重要的。教師的反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一個總是失敗並把失敗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習得性無助是指由於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個體產生的對行為結果感到無力控制、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長期消極的歸因不利於學生的個性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反饋的作用,並在反饋中給予鼓勵和支持。

2.幫助學生正確歸因,重塑自信。維納發現,在師生交互作用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自己成敗的歸因並非完全以其考試分數的高低為基礎,而是受到教師對他的成績表現所作反饋的影響。歸因理論有助於了解心理活動發生的因果關係;有助於根據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推斷個體的心理特徵;有助於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行為。

四、經典習題

1.(單選)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提出的動機理論為。

A.強化說

B.動機歸因理論

C.自我效能感理論

D.成就動機理論

參考答案:B

2.(單選)對於成功或失敗進行歸因時,屬於個人內部、穩定、不可控因素的是。

A.能力

B.運氣

C.努力

D.任務難度

參考答案:A

3.(單選)一般而言,把學習成敗歸因於以下哪一因素對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務難度

D.運 氣好壞

參考答案:A

4.(單選)在維納的歸因模式中,運氣屬於。

A.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

B.外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

C.內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

D.外部的、不穩定的、不可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歸因 的精彩文章:

生涯教育系列丨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