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日本的這位詩人偷學了中國的詩歌精髓,消化吸收後竟自成一體

日本的這位詩人偷學了中國的詩歌精髓,消化吸收後竟自成一體

俳句是日本最短的詩歌。由17個音組成的俳句之所以能夠表現俳人的豐富情志,其中必然使用了「融入了主觀情意的物象」。松尾芭蕉承襲了中國古典詩歌(主要為李白杜甫和寒山,以及禪宗文化)中的意象,創造了有別於意象組合的意象融合,用意象融合的表現手法,營造了意義更為深刻,背景更為遼闊的俳句意境。

都說要學習西方技術,都說要拿來主義,可外國人同樣也在做著這件事,即學習中國文化,然後融會貫通後變為自己的,成就他們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而日本的松尾芭蕉堪稱此「拿來主義」案例中的典型。具體如何呢?哲學詩畫為大家精選了他的一些詩歌,一起品讀後就知道了。

一、松尾芭蕉的俳句

1

牡丹花深處,

一隻蜜蜂,

歪歪倒到爬出來哉。

2

冬日幽困,

金屏風上畫的老松,

更老了。

3

人間此世行旅,

如在一小塊,

田地里來回耕耙。

4

月亮是指路牌——

旅人啊,由此進,

到你的投宿處。

5

秋風,

穿過拉門上的破洞:

真尖的嗓門!

6

枯萎,低垂,

整個世界顛倒——

被雪所壓之竹!

7

花顏讓你

害羞嗎——

朦朧的月?

8

繁花燦開——

悲哉,我居然無法,

打開我的詩囊。

9

花討厭閑言閑語的,

世間之口——

更恨那播散花瓣的風之口。

10

我仰望上蒼,

所秘藏的梅花,

一如仰望神。

看完了以上10首,是不是覺得他的這些詩歌,隱藏著某些中國元素呢?是不是帶有中國禪宗和中國詩人寒山的影子呢?

二、俳句與禪

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的俳句作家。他在深入學習和研究了中國古典文學(主要是李白、杜甫和寒山等人的詩歌)的基礎上,創立了高雅的韻文學。並且他的俳句中充滿了大量的禪理。

俳句是產生於日本的一種內容短小的詩歌。對於具體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按照「五七五」的格式來進行編排,並且內容中必須含有一個體現季節的「季語」,才能夠稱之為俳句。而禪則是來源於佛教的一個基本概念,它的意思就是靜慮。指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達到集中全部注意力的效果,使得內心歸於平靜,不受外界的打擾。而在古典文化中,禪和詩歌通常在某些意境下有著許多相通的地方,在禪理的影響下,詩歌也通常會表現出幽靜淡雅的意境。因此,孤帆、雪景、群山就成為了詩人常常喜歡用來創作的素材,同時這種寧靜、悠遠等也成為了詩歌中常常出現的一種意象。

《夏草》

平泉夏草深,

功成名就古將士,

空留夢之跡。

榮華如夢,

徒留夏草。

往日兵燹之地,

今朝綠草如茵。

研究過日本文學史的都知道,日本大部分文學作品都不同程度上受到過道教、佛教、基督教和神道教等宗教的影響。俳句大肆興盛的時候,也是禪宗方興未艾的時候。奈良、平安時期,隨著中國的禪文化進入到日本,在禪文化的影響下,日本又將其與本土的文化相融和,產生了日本古代的一系列文化。常見的花道,俳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並且造就了日本俳句的第一人,松尾芭蕉。芭蕉在自己的遊歷當中將禪宗融入到了他的藝術觀。

松尾芭蕉的藝術觀認為要契入到自然當中,吟詠自然,將自己的情感轉移到自然當中,並且與自然融為一體,以靜制動,從靜態來觀看自然之中人的心性和價值觀,那人生也就像自然一樣,這樣就能夠達到人物合一的境界。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的基礎上,他創造性地將禪心與俳句結合,進行反覆的思考。

松尾芭蕉的詩歌往往蘊含著他的個人志向,他的詩歌里都會蘊含著許多禪理,反映出他自己或者歷史人物的人生中的許多經歷和滄桑。他的詩歌是追求禪理的一個過程,往往能夠體現出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超越現實的一種幽雅風格。

這樣一位在學習和研究了中國詩歌以及禪宗文化之後進而轉化為自己的人物,在日本乃至全世界也不算多見。人家作為一個日本人,一個外來文化者,竟然能把中國文化研究和發揮至此,我們是否該感到一種汗顏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三個佛家小故事,折射人生大智慧!多讀踐行,開悟覺醒
三個生活小故事,折射人生大智慧!覺知正念,從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