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臉型和五官誰更重要的爭論,可以畫上句號了

心理學:臉型和五官誰更重要的爭論,可以畫上句號了

人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世界的,也用美的尺度來衡量一切。不管是藝術作品,還是自然景物。

同時,對美的定義也衡量著一個人的思想、性格、語言、行為,甚至還象徵著一個社會的風俗習慣、倫理規範、政治經濟和知識理論體系等等。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容貌姣好的人總是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那麼,從心理學層面上來看,對一個人的長相評價中,到底是臉型重要,還是精緻的五官更重要呢?

首先,對人面部的識別,其實是一種知覺加工過程。

知覺的信息加工機制

知覺使我們周圍的世界變得更有意義,它包含了多種相互聯繫的作用和過程,如:檢測、分辨、識別等。

從信息加工機制上來看,知覺是將刺激的個別部分或屬性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特定的知覺物的心理表現。

當人在觀察另一個人的臉型時,會進行整體上的知覺加工,而針對五官時,則會進行局部上的加工。

人們在長時間知覺人的面部時,會產生面部知覺適應後效(Adaptive aftereffect of facial perception),即對於面孔的性別、情緒、年齡等特徵的變化會變得更加敏感,甚至產生因過度敏感的認知偏差。

在外遊玩時,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當你長時間注視著飛流的瀑布之後,再將視線轉移到瀑布旁的岩石上,會明顯感覺岩石在向上移動。

這種現象,心理學家解釋稱:當人適應了某種特殊的環境之後,即刺激物會持續作用於人的知覺系統,導致人對這方面的感受度產生變化。

這樣的感知變化,在人們適應一個新環境之後,會對環境的變化尤為敏感,甚至還因敏感過度而導致錯覺。

人們的感知影響著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美的感受、對藝術的感受,對世界的感知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還影響著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適應面孔的持續時間

心理學家YANG等人發現,在面孔知覺適應研究中,意力是需要控制的,如:在適應刺激性圖片中,受試者將保證注意力集中在適應刺激的圖片上,另一些人被要求判斷面孔圖片的身份,還有一部分人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判斷適應刺激面孔的嘴巴或眼睛是否存在明度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當對適應圖片的注意增加時,則能夠明顯提高受試者的知覺後效量。同時,在扭曲的面孔知覺適應研究中,提高受試者對適應刺激的注意力也能有效增強知覺後效量。

那些被公認長相好看的明星,往往看上去有令人舒服的臉型,給人一種整體耐看的效果。相比之下,那些五官精緻的人,往往不溫不火。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臉型上沒有特點,不能立馬影響人的眼球,也不屬於耐看的類型。而知名度較高的明星,面孔上具有明顯的辨識度。

在生活中,我們在商場里挑選衣物時,也是從整體再到局部,人們會更加傾向於第一眼就讓人驚艷的事物。

演化心理學

人類作為動物中最高級的存在,心理學家們在探討人類心理活動時,包括人類性格分化、性吸引力(審美問題)、性別角色等。而在自然界中,長相對稱往往是健康的體現。

人們對於長相的偏愛也是如此,那些較好的臉型,更具有吸引力。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迷人的容貌代表個體未來病亡的幾率更小,也有利於物種繁衍和選擇性進化。

個體對面孔吸引力的偏好也是進化而來的:一張漂亮的面孔意味著更好的基因。

由此可見,人們更看重臉型,而非五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參加朋友婚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