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之啟悟心境~

佛教之啟悟心境~

雲淡風輕,一輪江月明此生定多情~

我們如何在佛教啟悟化解人生焦慮及困境呢?

一般來說,文人們在遭遇不公或者流放時,心情低落,那麼佛教的啟悟就發生了作用,用佛的四諦來調節內心,比如王維和蘇軾,在遭遇不公時,藉助它們來排解內心苦痛。

佛教講求因果,讓人知道身心為妄。講究通過修行脫離生死輪迴之苦。可以平心靜氣摒除雜念,讓人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升華。

佛法的真諦不是告訴人們如何追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而是告訴人們人生何求和社會何去。

佛禪智慧對提升或重塑心理品質具有重要意義,請結合具體作品,談一談中國文人是如何在佛教啟悟下化解人生的焦慮或困境的。

佛教倡導的是無欲無求,六根清凈,而人們的焦慮大部分來源於對生活的的不滿和未達目的而感到焦慮。佛教能夠使人安靜下來,寧心去思考問題,去解決當前的難題,從而化解人生的焦慮與困境,文人從佛教中禪悟,從而得到境界的提升,有了更開闊的眼界與心境,從而化解了焦慮,戰勝困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將禪趣融入詩中,形成渾厚閑雅澄清精緻的風格。

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絕世名句。 然而,王維的名字卻很有意思,似乎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 王維的字叫摩詰。他的名與字合起來就是維摩詰,維摩詰是印度大乘佛教裡面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個人物,也是佛教《維摩經》的主人公。

佛教奉行的是出世之法,修的是涅槃解脫,它對世間修行之人要有一種捨得精神。這種要求對於窮人並不難,對於富人可就難了。窮人如果走上修行之路,失去的只有枷鎖,也就是意味著一種苦難的解脫。而富人如王維這樣的,真能捨得官位和榮華富貴嗎?

涅槃境界就在世俗的生活當中,哪怕你是一個正在銀山金海、醇酒美人當中打滾的巨富,只要你是依照真心行事,哪這就是在家修行的佛道,就是在凈土世界裡的生活。

王維在《謁璇上人並序》道:「外人內天,不定不亂,舍法而淵泊,無心而雲動。色空無礙,不物物也;默語無際,不言言也。」這是禪家的最高悟境,也是詩家的最高化境。

人生的焦慮始於心,佛教提倡打坐頓悟,置身世外,放空思緒,一切煩惱隨風消散。

而柳宗元認為佛教合於孔孟之道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的。其一,他認為佛教和儒家一樣,也主張孝敬:「金仙氏之道,蓋本於孝敬而後積以眾德,歸於空無。」並認為佛經中的《大報恩》十篇,也是宣揚孝敬之道。其二,他認為佛教的心性說,與儒家的性善論是相通的。「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其三,他認為佛教的戒律類同於儒家的禮法:「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是故離禮於仁義者不可與言儒,異律於定慧者不可與言佛。」這樣的佛教合於儒家之道的觀點,既是以儒為主,以佛濟儒,把佛理融合到儒教中來。

佛教的一大啟迪就是能使人看開經歷的疾苦,保持一個平和向上的心態。

范仲淹能夠一生為官清廉,雖處高位而不驕,尤其是後來縱然身處逆境而仍心懷天下百姓憂苦。實乃是佛法里無上菩提心中隨處與誰為伴時,視已較諸眾人卑,從心深處思利他,恆常尊他為最上的自輕他重和自他交換修法精神的真實體現。

佛教講究六根清凈,佛教講究無欲無求。

倡導一種臻至化境,貼近本心的感覺,而文人們趨之若鶩。

超脫世俗,卻不是道家那般無煙火氣的凌於世外。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它鼓勵人們勇於除惡,積極向善,為擺脫人生困難而勤勉奮進,永不懈怠。這種人生態度上的積極進取精神,佛教稱之為"精進"。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茫茫人海,緣起緣滅,緣聚緣散。

一切皆是天意,願好好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
佛教:「往生咒」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