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2個常見的兒童問題,兒童教育心理學閱讀分享

2個常見的兒童問題,兒童教育心理學閱讀分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看了的《兒童教育心理學》第一章內容的一些隨記,和想法。我不是學心理學的,太專業的我也不會,就是看書的時候覺得這個地方和我的課堂學生反饋出來的信息很像,所以會記下來,然後去分析,這裡也給各位家長分享分享。

第一個分享是想對家長或是家長是老師的群體說的,內容是這樣的:「相比將孩子培養得野心勃勃而言,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質,要讓他們學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教育者能夠判斷孩子努力的極限在哪,那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更容易取得進步」。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小目標為鞭策,大目標為方向,要讓孩子從我們引導的小目標去學習提升自己,自己去找到這個大目標,那麼大目標就又會自動變成小目標,從而就有了新的大目標。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正確的引導思路,可能孩子就會有未達目標不擇手段的苗頭。

第二個分享的內容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齣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他們會迴避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拒絕腳踏實地地追逐成功」。對於第二條分享,我深有體會,近日來在我的課堂上有這麼一個小朋友,想法很棒,創意十足,很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一般的課堂不都是會有獎懲機制的存在,這個小朋友就特別想解決我提出的問題,然後拿到獎勵積分。結局是,他沒有拿到。但是,不是因為他想不出想法,而是在解決過程中,因為他的想法方向比別的小朋友要高級,但是做的慢,他看到拿不到積分了,就打算放棄了,同時表現的特別沮喪,在我引導他的時候還很敷衍,心不在焉。這種時候,我的做法是獎勵積分減少但還是會給,同時,給予小目標引導,讓他自己看到能做出來的希望,不一會兒他的作品就驚艷全場。所以,平日里會遇到這種問題的家長也可以試試這種方式。

我是一個不正經的少兒編程創客老師,每天想著怎麼更好的教少兒編程,同時也不斷的在學習教育和心理學,其實很高興可以和各位素未謀面的家長們分享各種我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有關教育的一切。因為,我自己希望自己在不斷的編程教育中,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同時也能讓家長知道這些,就足夠了,我寫文的目的也是想每天記錄下點什麼。最近因為比較忙,所以都沒有什麼時間去寫關於少兒編程和孩子教育相結合的東西。不過,好消息來了,一開始打算寫文章的時候,就把推給大家的教育少兒編程的課程就計划進去了,這都是不花錢的,你只要來看文章,你就能看到,而且我也很樂意看到大家踴躍參與和討論。因為我想通過少兒編程的這個教育理念和方式來和各位溝通,既能讓大家學到少兒編程的東西,還能一起學心理學和教育學。

好了,1024編程遊學社,持續關注少兒編程,steam教育和教育還有兒童心理,分享傳播有關少兒編程的一切。我們明天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父母指責性語言會虐待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天天念叨成績,孩子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狀態,容易招致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