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來自1968年的研究,肌肉記憶原來是我們學習能力的源泉之一

來自1968年的研究,肌肉記憶原來是我們學習能力的源泉之一

熟能生巧這個詞,

相信大家都知道,

當你學習寫字,

學習彈鋼琴,

乃至學會騎單車,

是不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之後就能學會啦!

我們俗稱這種現象為,

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


肌肉記憶到底是啥?

很多練習樂器如吉他,鋼琴的人都有感受,練習多了熟練了以後好像不要大腦指揮手指,在碰到某個和弦或者某個鍵的時候手指會自然擺成和弦的形狀或者自然移動到鋼琴鍵旁邊,組合的時候,手指似乎是自己在動,如果要背出和弦的位置或者譜子倒是需要很多時間,說明人們的大腦並沒有記住這些,而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的重複使手指肌肉產生了記憶。

然而,實際上肌肉是不會自己有記憶的,負責進行記憶的還是人類的大腦。這種類別的記憶被歸類到人類的長期記憶之中,若要更詳細地描述,其被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或者是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它們都是指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

通常這種長期記憶較不容易改變,但可以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自動行使,其可以只是單純的反射動作,或是更複雜的一連串列為之組合,其例子包括學習騎腳踏車、打字、使用樂器或是游泳。一旦內化,程序記憶是可以非常持久的。

既然這種長期記憶如此神奇,

那麼,

人類又是什麼時候給它下的定義呢?



發現

最早對內隱記憶這一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學者是法國近代哲學家笛卡爾,但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心理學中對記憶的探討僅僅限於意識狀態下的記憶規律。1968年起英國學者Warrington和Weiskrantzd在對健忘症患者啟動效應的研究中發現:健忘症患者雖然不能有意識地保持學習內容,在再認測驗中無法辨認出先前學習過的單詞,但在補筆測驗中卻對先前呈現過的單詞表現出與正常人一樣的保持效果。這一特殊記憶現象的發現激起了人類對無意識記憶的探討的興起。1985年Schacter和Graf首次提出了內隱記憶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無意識情況下,過去的經驗或學習對人類行為產生影響的現象,從此內隱記憶成為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最重要課題。



由此看來,

這種神奇的記憶還真的存在,

並且在我們這些需要常常學習的人看來,

它是如此好用。

無論是唱歌、

背課文,

抑或是跳舞、

做運動,

乃至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電子競技,

都是基於人類的這種內隱記憶才能做成。

而對於電子競技這項運動,

內隱記憶相當重要。

最顯著的例子之一便是FPS遊戲,

即用滑鼠或者其他外設,

通過人們的長期訓練,

在遊戲中達到槍槍中靶的效果。

下圖是兩張對比圖,

第一張圖的人是基本未玩過該款遊戲的人,

嘗試去甩動滑鼠打中靶子,

而第二張圖則是玩過一年該款遊戲的人,

嘗試甩動滑鼠去打中靶子的效果。

由此可見,

肌肉記憶(內隱記憶),

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相當重要的記憶,

熟能生巧,

你也能變成天才哦!

但研究證明,

小腦和基底核受損可能會影響該種記憶,

因此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END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隱記憶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孩子3歲前的事都記不住?不,是「內隱記憶」在作怪
如何提高記憶力?教育專家說這幾種方法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