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職業試藥人」背後瘋狂利益鏈:7天掙10萬,拿命做籌碼

「職業試藥人」背後瘋狂利益鏈:7天掙10萬,拿命做籌碼

你所關注的 -不只是一 個公眾號

2019.12.16▏顏小乙

顏小乙(niduDJ)

11 月 6 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試藥志願者小文熟練地捲起外套的袖子,露出左臂彎內的4 根留置針,它們沿著靜脈血管連成一排。

在過去的3天5夜裡,她一共被抽了 23 次血。

護士將針管連接上,暗紅的血順著細細的軟管流進管道,透明的針管慢慢被濃稠的鮮血填滿。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Ⅰ期臨床研究室,報名試藥的志願者一般在這裡體檢。

在充斥著消毒水味兒的醫院裡,那暗紅的血液聞不到絲毫的血腥味,但小文卻聞到了金錢和自由的味道。

抽完這一管,小文就能離開全封閉的病房,拿到 9000元的報酬。

這不是她第一次做人體試藥,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今年 19 歲的小文,來自湖南東南部的一個小城市。2000 年出生的她,在同批參加體檢的志願者中年齡最小。她喜歡蹦極、坐過山車,不喜歡穩定的工作。

她說:「過山車在起伏中飛速前進,可以讓人感覺到自由。」

在全中國,有50萬人在捨命追逐著這種自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

職業試藥人。

提起「試藥人」,你的第一形容詞是什麼?

我想或許和我一樣,是「偉大」

以自身身體健康,為試驗藥品,為了科研事業做貢獻。

這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更是一個矛盾的職業。

因為在錢的誘惑下,似乎也慢慢變味了。

錢與健康,到底該怎麼選?值還是不值?

似乎每個試藥人,都有自己的無奈和答案。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次吃藥前看的說明書上,關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我國平均每天都有370種新葯問世,如何確保這些新葯可以給患者服用?

根據國際上的一般做法,為了測試新葯的毒性和代謝過程,在藥品上市前要先進行臨床檢測,也就是人體試藥。

簡單來說,就是弄清楚究竟吃多少,既能治病,又不會害人。

藥品研發公司聯合醫院面向社會徵集志願者試藥,是新葯上市前不可或缺的環節,當然志願者會得到相應豐厚的報酬。

然而,凡是有利可圖之處,黑色或灰色交易總會像蚊蟲一樣滋生。

「試藥中介」,就是這樣一種產物。

他們在各種網站、論壇里發布試藥招聘,甚至出現在大學生兼職平台里。

豆瓣上,一個名為「北京大學生兼職信息交流」的小組裡,出現一個「試藥員」招募的帖子。

7天,酬勞3萬塊。

不可謂不誘人。

在搜索欄中輸入「試藥」二字,出現不少相關的帖子,報酬豐厚,長期招聘,需求遍及全國各地。

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有網友這麼提問:

「試藥兼職可以做嗎?其實我不太在意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主要是現階段太缺錢了。」

大學生做兼職是常態,想賺快錢更是當下年輕人的浮躁通病。

而來錢最快又隱秘的方式,除了賣卵之類的之外,試藥中介沿著網路也擺在了他們面前。

小文第一次看到了試藥志願者的招募信息,就是在一個兼職信息交流群里。她報了名,卻沒去體檢。領隊打電話來,她直接說:「不去了。」

「還是有些顧忌,而且當時也不怎麼缺錢。」

第一次試藥是在今年5月,試藥之前小文和男友去看了一場演唱會。

她吃下了一種助消化的葯,拿到6500元。錢一到賬,小文就把中介的聯繫方式都刪了:

「就想著以後都不會再試藥了」。

但是沒有人能抵得住金錢赤裸裸的誘惑。

小文付了3個月房租之後,積蓄所剩無幾,她再次報名試藥。

眼看著雙十一要到了,她的購物車裡已經填滿了護膚品、包包、衣服和鞋子。

幾次試藥之後,她都沒覺得身體有什麼不適,有人建議多喝水加快新陳代謝,她也沒有刻意增加飲水量,不過幾乎每天晚上會吃一根香蕉通便。

第一次入院試藥時,一個學醫的志願者說到了一種排毒的葯,可以清除體內的藥物殘留,但出了院,小文就忘記了藥名,只好作罷。

「體內的葯兩三個月就排出去了」,小文似乎對試藥的風險毫不在意。

像小文這樣的大學生,如今已成了試藥的主力軍。

《新民周刊》曾報道,在武漢,大約有1000多位試藥人,其中,大部分是武漢各高校的學生。

北京一家醫院的醫生也證實,參加試藥的無業者、大學生要佔到80%~90%

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人們總是願意鋌而走險。

如享受命運的饋贈一般,吃下一粒藥丸,換得一張演唱會門票,一套高級護膚品,一個閃亮的包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你所輕易得到的,終將以另一種方式還回去。

何金虎曾經也是「職業試藥人」中的一員。

「如果重來,你還會選擇試藥嗎?」

「再也不會了。」

他掀起衣服,露出小腹上的疤痕,那是2010年為了獲取1萬元受試費,注射抗腫瘤藥物留下的印記。

那一次,他險些喪命。

一天,他接到醫藥公司的電話,說協和醫院有一個一萬元的實驗,為期三個多月。一萬塊錢的補償費,讓何金虎很是心動。

他甚至連試什麼葯都沒有問清楚,就匆匆做了體檢,簽下了《知情同意書》。

何金虎盤算著,這一萬塊錢,一部分寄回家裡,再拿一部分出來給自己換個一個新手機。

只是這次試藥和以往不同,不是服用藥物,而是往肚皮上打針。

注射之後十幾秒,何金虎感到打針的部位疼痛難忍。

很快,何金虎出現了強烈的藥物反應:口渴、心慌、頭疼,脈搏甚至降到了每分鐘40次。

面對第一次出現的臨床反應,醫生也束手無策,只是不停地給他做心電圖,而每次結果都顯示——嚴重心律不齊。

終於堅持到第三天,何金虎出院回家。但是他的心臟至今也沒能恢復到實驗前的健康狀態,始終覺得胸悶,胸口像是壓了一塊石頭。

試藥人在杭州第二醫院臨床試驗中心門口排隊報名

時隔3年,何金虎依然時常感到呼吸不暢,稍微劇烈點兒的運動心臟都無法負荷。

因為心率不齊,他屢次通不過試藥體檢,再也不能靠著試藥賺錢了。

如今他成了一名電梯工,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還要給家裡寄一半。

生活始終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支付高昂的治療費,他只好選擇了放棄。

試藥後遺症就像是綁在他身上的一顆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

試藥圈內流傳著一個試藥危險性公式,錢數÷天數=藥物危險性。給的報酬高的試驗,通常危險係數也相對較高。

曾有一支治療艾滋病的疫苗招募受試者,這是一款從未進行過臨床測試的新型藥物,給出的報酬是7天10萬。

但是試藥者根據藥物危險性公式換算之後,往往會出於恐懼而主動放棄,試驗可能會因為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受試者而被迫延遲。

中介遇到這種情況,一招就能解決:壓低報酬。

「試藥者一看,錢不多,估計不會有危險,反而倒去了。」

這意味著,在試藥人的認知里,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承受了更高的風險,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試藥。

多麼令人絕望而窒息的操作!

在這場人與葯的戰鬥中,中介才是那個看不見的魔鬼。

在拿出健康與魔鬼交換時,試藥人從未想過,他們將承受怎樣的代價。

江蘇無錫的沈雨辰,在2009年的一次試藥之後,患上了面癱。

他的眉毛、左邊的眼睛、鼻子,還有很多肌肉都不受控制,刷牙漱口的時候嘴巴閉不攏,吃飯的時候只能用半邊咀嚼。

沈雨辰是90後,但他在頻繁試藥後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非常粗糙。每到秋冬天的時候,身上就像魚鱗一樣的蛻皮,每次脫衣服下來,衣服就是像下雪一樣。

每次打掃衛生,家裡面可以掃出半簸箕的皮屑。而且自從試藥之後,沈雨辰的體重從140斤長到了200斤。

真的,人千萬別天真。

世上沒有白得的便宜,輕易得來的不僅燙手,還可能要命。

在試藥的代價面前,你遠比你想像的更不堪一擊。

如今在北京成了小藥頭的魏翔,有些後悔了。

他後悔的是進入這個圈子太晚。

魏翔計劃,專門成立一個公司做試藥招募,打的名號就是中介機構。如果可以接下整個項目,一次可以賺個二三十萬。

十五六歲外出打工,直到前兩年魏翔才進入試藥圈。

試過一次葯之後,他便覺得自己試藥並不是長久之計:「一是好項目不是天天都有的,二是經常做試藥對自己身體總歸是不好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張羅著求職中介的活兒,手上有不少打工者的微信和求職群,魏翔順手做起了試藥中介。

他又加進了一大批求職群,開始每天在兩百多個群里發一輪廣告。

「平常吃藥都是一把一把的,試藥只吃幾粒有什麼危險?」他在群里這麼吆喝。

轉發給網友的試藥中介提醒中,第一條就是:「體檢往前排!不要臉的往前排!抽血多喝水,一天五瓶礦泉水!」

魏翔說,幹了這行之後,他見過不少「要錢不要命」的試藥人。

根據要求,參加試藥項目要留有至少3個月的「空窗期」,為了給試藥人身體代謝恢復的時間,也為了保證試藥結果不會互相干擾。

然而以獲取補貼為生的「職業試藥人」為了多掙錢,會找要求不嚴只間隔一個月的,或者查不到之前試藥經歷的未聯網項目,甚至會隱瞞前一次試藥史。

「有的瘋子要錢不要命!半年做10次!抽掉身體里2000cc鮮血。」魏翔很激動,「那些人都有肝損傷、貧血!可笑的是他每次體檢都合格。」

體檢造假是試藥圈公開的秘密。

體重過輕的人,在身上綁沙袋增重;

上一次試藥留下的針眼還未痊癒,拿粉底厚厚地遮上一層即可;

抽煙的人,在尿樣里滴一兩滴化學試劑就能過關;

健康不達標的,提前準備一小瓶別人的尿樣,在尿檢的時候換上;

試藥群里還可以買到身份證,多備幾張一年參加好幾次聯網項目。

2014年,曾有一位女性試藥人在未發覺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去參加試藥,拿著別人的尿樣順利矇混過關。

醫院因此也未能發現她懷孕一事,直到試藥結束,她才察覺。

孩子無奈只能流產。

職業試藥人肖周說,這是一門來錢快的生意,不需要什麼技能和學歷,只要有一副合格的身體,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參與。

可掉進了錢眼的試藥人告訴你,只要你願意,身體垮掉也可以參與。

做了中介的魏翔,已經不再參加試藥了。

他說:「這個事,一旦開始做了,可能就停不下來了」。

躺著掙錢的快感,像吸毒一樣上癮。

而那些靠試藥掙快錢的人,可能斷掉的是自己的人生後路

我們尊敬純粹的試藥人,也理解一些人身患絕症、身陷絕境,用身體做代價賭這麼一把。

可現實中,那些為了享樂,為了慾望,以身試藥的人,或許才佔了大多數。

他們不懂什麼是科學貢獻,也不是被逼入絕境,無計可施,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背後的風險有多高,只是抱著「僥倖」心態,純粹的是為了賺塊錢。

有人說,人類的痛苦就是上帝給了他與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慾望。

在互聯網信息暢通的時代,人的慾望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增長的。

當我們看到小視頻里玩到天南海北的旅遊博主,未免不心動羨慕;

當我們看到網友開開直播就能日進斗金時,隔著網線也能心生嫉妒;

當我們看到別人穿的光鮮亮麗,出入高級場所,內心對高級感的渴望愈發強烈......

但我們很難想到的是,他們在表面風光的背後,要付出怎樣的辛苦和努力。

李佳琦在《吐槽大會》上吐露真心:「人們都說我是一夜爆紅,其實我在紅之前已經做了3年直播。」

可惜很多人看不到。

大家選擇性地忽視成功背後的辛酸付出,暴露的是當下年輕人想「不勞而獲」的浮躁心態。

賺錢很難,賺快錢,沒那麼難。

賣笑、賣腎、賣卵、賣身、賣子宮,父母給予的身體髮膚,皆可賣。

一個個數據都在告訴你,有太多太多的人肯把命豁上去,為的只是去換個包、換個手機,甚至只是換一時片刻的揮金如土。

一個個數據也在告訴你,為了能賺更多的塊錢,還拉來身邊的人,繼續賣他們的身體。

欲想讓其死亡,必先讓其瘋狂。

透支生命和明天,滿足的是今日的貪念與懶惰。

可他日自己為了維繫生命所花費的,又會比那些少嗎?

THE END

作者簡介

顏小乙

顏小乙。90後女碩士,曾旅居青藏高原3年。用犀利的視角看世界,用溫暖的心態看人生。關注顏小乙(ID:niduDJ),和100萬新女性做閨蜜~

好書推薦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確實,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不僅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堅毅的品格,更能吸取積極的經驗,讓人生之路更寬廣開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朱丹主持翻車,被罵閉嘴:野心大沒錯,但請讓自己「名副其實」
只有窮困潦倒的老姑娘,才會成為大家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