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黃馬褂在清朝象徵著身份,為何卻在晚清爛大街了?這一切要從慈禧說起

黃馬褂在清朝象徵著身份,為何卻在晚清爛大街了?這一切要從慈禧說起

在清朝時期,出現了黃馬褂,馬褂本來是滿族的民間特色服飾,因為滿族人成天在草原上騎馬打獵,大多穿寬鬆肥大的衣服,大清剛入關時期,僅僅限於八旗士兵穿著,直到康熙雍正年間,馬褂才成為在社會上流行的一種滿洲貴族穿的便服。馬褂雖然在清朝社會上很流行,很多人都可以穿,但是馬褂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用,那就是黃馬褂,因為明黃色是當時帝王專用的顏色,一般皇室貴族和后妃也只能用深黃色,平民更不能穿黃色。

正因為黃色屬於皇室特殊的顏色,而清朝時期出現的黃馬褂因為本身是黃色,因此註定黃馬褂是不平凡的,也是特權和身份的象徵。黃馬褂在一定程度上講,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清朝時期皇帝經常把黃馬褂獎勵給有功的官員,如乾隆時期的寵臣和珅,他有20多件黃馬褂,說明和珅深受乾隆的寵愛,而且黃馬褂也不是亂穿的,就算有也得在特定的重要場合才能穿。

在咸豐當皇帝之前亂穿黃馬褂的人重則殺頭,輕則流放,黃馬褂平時不穿就得在家供起來,因此在清朝時期很多人的眼裡,一旦被賞賜黃馬褂,便說明是皇帝的心腹。同時黃馬褂也一度被認為是無上的光榮和神聖之物,然而如此象徵身份的黃馬褂,那為何卻在晚清爛大街了呢?

做為身份象徵的黃馬褂在晚清爛大街,主要是因為太平天國和捻軍的興起,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財政困難的清政府拿不出大量銀錢來獎賞有功將士,於是費不了幾個錢的黃馬卦和口惠而不實的記名總兵、記名副將等頭銜,被大量賞賜給湘軍和淮軍將領。另外,有時為皇帝(或太后)辦事得其歡心者也可能獲得賞賜黃馬卦,慈禧太后曾賞賜為其開火車的司機一件黃馬褂。

清朝最著名的黃馬褂莫過於李鴻章所穿的那一件。1895年甲午戰敗後,李鴻章赴日本商議條約簽訂,在返回驛館途中,被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行刺,左臉中彈,血染黃馬褂。受傷後的李鴻章叮囑隨員,將換下來帶有自己鮮血的黃馬褂保存好,不要洗掉血跡,稱:「此血可以報國矣!」

凡事物以稀為貴,多了就會貶值,無論價值還是榮譽。到慈禧太后時期,就算毫無功績者,只要能讓慈禧開心,慈禧就賞賜一件黃馬褂。清朝末期,甚至花上幾十兩銀子就能買到一件黃馬褂,一時間,滿大街都是穿著黃馬褂的八旗紈絝子弟,而其所承載的榮譽感也隨之蕩然無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人講史 的精彩文章:

整個海灣戰爭,伊拉克精銳軍隊傷亡10萬,為何僅打死了148名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