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優秀的人不合群的根本原因是,在他們眼中身邊的人都很蠢

心理學:優秀的人不合群的根本原因是,在他們眼中身邊的人都很蠢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魯迅

通往成功的道路向來都是孤獨的,那些優秀的人總是顯得特立獨行、不合群,然而他們似乎非常享受這種孤獨。

如何理解這種狀態呢?

「曲高」必定「和寡」

「個體」指在社會關係中,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主體。在我國的主流文化中,往往忽略個體的力量和作用,強調集體意識、集體力量。

當一個人作為孤獨的個體時,他會有著屬於自己的明確的目標和思想。但當他融入某個群體之中時,他的思想會逐漸被群體一致性所取代。

這其實是優秀者主動不合群的心理本質,即害怕被群體一致性所取代。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了合群,你曾經做過哪些你不喜歡的事情?

網友們的回答:

和同事聚餐,為了合群,點了自己不愛吃的飯菜;

一開始不愛喝酒,為了合群,不情願地捧起那杯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害怕被人討厭,假裝喜歡別人同樣喜歡的劇;

一旦遇到矛盾,會用別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試問大家有過多少次,假裝合群?

比如,明明不認可對方的意見,卻還要假意贊同;明明不想參加聚會,卻強迫自己參加;明明兩個人都不太熟悉,卻還要寒暄客套。

這種以犧牲自我意願為代價換取的合群,又能給你帶來什麼呢?刻意的迎合他人,反而忘了自己的需求,甚至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習慣,更會忘了自己為什麼存在。

三毛曾在書中寫道:「明知生是個體,死是個體,但我們仍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參與。」

即便處理孤獨的最好方式是社交,但懂得獨處也是個人能力的體現。那些真正優秀的人,都是了解自己需求的人。他們深知,比起將空閑時間浪費在低質量的社交活動中,高質量的不合群的生活更有意義。

復旦大學導師曾說過,「不合群是一種圓融性的狀態,真正的不合群是高貴的。」

從這個角度看,並非是優秀的人主動選擇不合群,而是他們註定孤獨,在他們看來,身邊的人都很蠢,不能給他們提供更多。

不合群的力量

為什麼說優秀的人註定是孤獨的呢?

因為當個體完全融入到群體之中後,會人云亦云、毫無主見。

汪曾祺在散文《孤獨》中提到,「人都難以忍受長期的孤獨。意志薄弱的人,為了擺脫孤獨,便去尋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堅強的人,為了擺脫孤獨,便去追尋充實和超脫。他們的出發點一樣,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前者因為孤獨而沉淪,後者因為孤獨而升華。」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當群體意識壓迫著個體意識時,個體的個性發展也會顯得平庸化。

我們知道,群體中個體的情緒很容易受到群體情緒的影響。

正如遊戲給予人無限上癮的行為一樣,大家都在玩遊戲很容易導致我們的主觀意識受到改變,不願停止下來。這種「偽合群」的狀態,是毫無節制的浪費時間,更是沒有意義的消遣,只會讓空虛趁機而入。

而優秀的人普遍懂得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受到群體情緒的影響。

從本質上看,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對於任何人而言,孤獨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深處鬧市,依舊會感到孑然一人。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不合群現象會越發明顯。

藝術家梵高、米開朗琪羅、畢加索......都是不合群的人,而不合群的最大益處在於它能激發新的靈感、思想、思維,它會讓我們遊離其中,強化個人的精神自由。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看,群體會限制優秀個體的發展,並會導致其在群體中逐漸變得平庸。

但這也並不是完全讓我們脫離生活實際,做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較少與他人往來,並不意味著斷絕與對方的聯繫,而是加深自我認同感,不過分依賴於群體,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發現自我、探索自我的過程。

優秀的人註定是孤獨的,但不合群不是逃避問題,而是啟發自我的另一個開始。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作為晚輩,幾歲開始就不應該收壓歲錢了?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心理學家:無論一個人對你多好,只要常說這三句話,趕緊走別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