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的通聖之路(一)

王陽明的通聖之路(一)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作者:大志

此篇獻給最愛的王陽明先生,他是真正的聖賢,知行合一,光耀千秋。

1

「立德、立言、立行」的兩個半聖人里有他,另一個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

《傳習錄》的光芒絲毫不亞於任何經典國著,看懂了便懂了。

從東鄉平八郎到蔣介石,從徐階到陶行知,皆為其嘆服:「一生俯首拜陽明」。

有的人死了,便死了。有的人死了,但還活著。王陽明屬於後者,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心學集大成者,彪炳顯赫,自明以後,唯此一人已。

2

明成化八年,即1472年,王守仁出生在浙江餘姚。這一年,韃靼在帝國的北疆造反,四川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武裝運動,蘇州發生了洪災。對於大明的帝國第八任皇帝朱見深來說,滿頭是包,這一年真不是個好年頭。

對於王守仁來說,他的幸福童年生活才剛剛開始。對比普通家的孩子,王守仁的投胎非常幸運。他家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大大的有錢。

自古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貧寒,小小年紀既要砍柴、下地,又要照顧家庭,家裡還有幾個生病的親屬,每天以淚洗面,十分悲慘。這樣的情節不會出現王守仁先生身上,因為他家是遠近有名的富裕戶,據說先祖王綱曾經給劉伯溫當過跟班的,最高的混到了四品官。

成化17年(1482),十一歲王守仁和爺爺王天敘浙江餘姚前往北京,這一年他家祖上王羲之、王綱通通顯靈了,他的父親王華中了狀元。

王華中了狀元之後,身上的責任感大大的加強了,老子英雄兒好漢,對兒子的期望越來越高了。

王守仁開始學習四書五經了,他領悟的很快,非常聰明,能舉一反三。但是總是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1483年的一天,王陽明在私塾,他一本正經的問老師:「何為天下第一等事」?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從來沒有學生問這樣的問題,他看了看王陽明,並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才做出了他認為比較完美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了。」

王陽明顯然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他看著老師說,我不認為是這樣。老師不以為然的問:「怎麼你還有別的看法?」王陽明點了點頭,說:「我認為第一等事應該是讀書做聖賢。」老師睜大眼睛反反覆復看了他十幾遍,無語。這一年,他十二歲。

一年前,王陽明隨爺爺去北京的途中路過鎮江金山寺,當時即興作詩一首:「山近月遠覺月小,並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圓」,這首詩言語清新,平凡卻渾然天成,一個11歲的孩子心中卻早有了丘壑。

3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親王華髮現這個孩子越來越叛逆。天天不好好讀書,吵著嚷著要做聖賢,要平定天下,為國家掃除叛逆。

王華快讓這個兒子氣瘋了。為了嚇唬嚇唬他,王華決定帶他去關外看一看,也讓他知道戰場是什麼樣的,打仗不是這麼好玩的。

1486年,15歲的王陽明第一次出關,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陽明,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他的心醉了。他領略了策馬奔騰的快意,心中豪情萬丈,那些曾經的理想融入了草原的遼闊,慢慢開始在他心中發芽。

不久後,京城附近發生了農民暴動,皇帝朱見深要各位大臣出謀劃策,王陽明得到消息後興奮不已,連夜寫出了一篇《平安策》,請求父親交給皇上。

這時候的王華腸子都悔青了,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真是啥都想干,啥都敢幹。

王華沒有辦法了,再這樣下去的話,他就讓兒子氣死了,於是他聯繫了一門親事,迎取的是江西布政司參議諸養和的女兒。

新婚之夜是美好的,但對王陽明來說,他的心不在這裡。他毫無頭緒又悵然若失地走出了朱家,在南昌的街道上,漫無目的的逛了起來。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道觀,道觀內燈火闌珊,空地上坐著一位仙風道骨的道士。道士已96高壽,通過交談,道士指導他如何修養,如何靜坐,王陽明大喜過望,和道士一直暢談,直到天明,毫無倦意。天亮了他才想起來回家,自己的新婚之夜就這麽過去了。

人生大事已了結,王陽明繼續前行。1489年秋,王陽明帶著妻子回到老家浙江餘姚。為了解開心中的困惑,他拜訪了當地非常出名的理學家婁諒。

他問婁諒:「如何做聖賢?怎樣才能成為內聖的人呢?」

婁諒的回答:「聖賢是可以靠後天的學習而獲取的。要想成為聖人,要學會格物致知。」

婁諒的理論來自於朱熹。作為宋朝最著名的理學家,朱熹的理論是:人生要絕對的嚴肅,一草一木都有道理,致知在於格物。

回家後王守仁開始研究致知格物。他從後院的竹子入手,一動不動地盯著竹子看了好幾天,想從中悟到想要的道理,但是什麼也沒有得到,得到的是眼花、頭疼,一臉的迷茫。最後,他病倒了。

生病的這一刻王守仁有了疑問,或許朱熹理論是錯的?理就在其中,但自己怎麼就是參悟不到呢?

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一個偉大的人對未知的執著和探索。

4

老格竹子不是辦法,還是要學習,還是要參加科舉考試。

21歲的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就中了舉人。之後的兩次參加會試,因基礎不咋地,王守仁都落了榜。

1499年,王陽明第三次參加會試,終於通過了,並正式步入仕途。在任何人看來,這都是一個光明的起點。當然王陽明本人也是這麼想的。他被分配到了工部,第一份兒差事就是為王越修建墳墓。

這份工作,王陽明是非常開心的。王越是明代軍事史上首屈一指的儒將之一,被封威寧伯。也是王陽明的偶像,而且他最重要的身份也是文官出身,土木堡政變後,才被任命為大同軍區司令,開啟了他的光輝一生。

1499年秋,北方戰事將起。王陽明滿心歡喜地抓住這個機會,向皇帝上了一道《陳言邊務疏》,裡面談到了很多需要改變的問題,而且拿出了一份整改的計劃。這道奏疏為他帶來的結果只有一個:皇帝認為他的想法和文筆都不錯,於是把它從工部調到了刑部。

進入刑部之後,王陽明發現,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他上不了戰場,打不了仗,他負責審理冤假錯案,每一天他都能遇到無數的冤假錯案,卻又無法改變結果。

官場是無趣的,牢里的氣息令人窒息,牢里的風氣令人作嘔,牢里沒有任何光線,如同地獄。

他想改變這種恐懼,他想改變這種命運,但是卻又無能為力。王陽明徹底的明白了,他的人生價值不可能在這份工作上得到實現。

1501年,在邢部工作了不到兩年,他身心疲憊,他覺得很累。這年秋天他請了一個漫長的假期,上了九華山。

這是一個轉折點。

參考文獻:

《明朝那些事兒》《知行合一王陽明》《傳習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莊子:盡人事,聽天命
社會最大的惡,是不容納做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