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獻之的外拓筆法

王獻之的外拓筆法

王獻之書藝的魅力,不僅在於多所偽略,務求簡易的外觀體態上,其創意核心是筆法上的,而他的筆法,是外拓而不是內扌厭。

外拓筆法是解散隸體以後產生的,是筆法發展的必然趨勢。南朝時,人們曾討論過「古質今妍」的問題,裨上是個筆法上問題。魏晉書家,以「鐘王」而論,王羲之的筆法比鍾繇外拓,所以鐘王之間呈現出威信之別;以「二王」而論,王獻之的筆法又比王羲之外拓,所以二王之間又有古今之別。

王獻之的貢獻不在於開創了外拓的筆法,追根溯源,這種筆法(古人在漢代簡牘的草書中就已經運用著)而在於將這種筆法作了淋離盡致的發揮。並且超越了魏晉名家,達到那個時代的極致。筆法是直接作用於書法風格的,只有當運用這種筆法創製出新的格調,造出新的書法樣式,才具有實在的意義。

王獻之運用外拓筆法創造的典型風格樣式,是逸氣縱橫,優遊神駿的行草新體,唐朝時,張懷瓘在《書議》中的對他的新體作了高度概括的評價,他說:「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適便。

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 與王羲之相比,王獻之「執行草之權」,風格「神俊」,他的書法流美、詭譎、誼逸,從而為魏晉風韻開拓出新的書法樣式和境界。

如果您喜歡,請掃描下面二維碼,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風漢韻 的精彩文章:

畫梅莫遜楊補之
唐朝的皇帝中特徵最為明顯的唐順宗李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