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體濕氣從哪來?這5個習慣是「罪魁禍首」!教您除濕3招

身體濕氣從哪來?這5個習慣是「罪魁禍首」!教您除濕3招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大家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健康話題是濕氣,濕氣被稱為「萬惡之邪」「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人體的濕氣過重時,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那濕氣重到底有哪些癥狀?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我們體內的濕氣重呢?又要怎麼除濕呢?趕快來了解一下。

一、濕氣重2個重要指標癥狀

1、舌苔厚膩、邊緣鋸齒

舌體胖大,並且舌頭邊緣還伴有非常明顯的齒痕的話,那就證明體內的濕氣太重了,應該及時的調理。

2、大便不成形

大便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擦屁股不容易擦乾淨,總是用很多紙巾才能擦乾淨,這都說明體內有濕。

二、這幾個壞習慣易讓濕氣纏身

1、猛吹空調

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很重要途徑,而空調營造的涼爽環境,會使身體毛孔自動閉合,汗排不出來,濕氣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積體內。

當然,空調也不是絕對不能開,而是要適當用,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濕氣較重時,最好開啟除濕功能。

2、愛喝酒

酒助濕邪,容易引起體內濕氣聚集,最終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夏天,人們吃燒烤、喝啤酒的太多,濕氣重也就不奇怪了。

3、洗頭後用毛巾捂著

這種情況出生在女性朋友身上的比較多,這是因為中醫認為濕邪性黏膩,易傷陽氣,而「頭為諸陽之會」,會出現「因於濕,首如裹」的情況。

如果洗完頭用毛巾捂著,很容易感受濕邪。因此,洗完頭要盡量擦乾或用吹風機吹乾。此外,有些年輕人覺得淋著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經意間濕邪也會入侵。

4、不愛運動

《黃帝內經》中說「久坐傷肉」,其實傷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運化水濕,缺乏運動可引起脾氣虧虛,水濕不化,聚濕生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三、除濕要記住1食1穴1動作!

1、1食——紅豆薏米茶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款食療袪濕的方子,以紅豆、薏米為主,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秘方。不過很多人只知道紅豆薏米去濕,卻不知道最關鍵的一點薏米要經過炒制,這是因為薏米性寒必須使用炒過的薏米來減輕寒性,否則會傷脾。此外,鋪以紅棗、枸杞、蕎麥、葛根,滋補脾胃、相輔相成。這樣食用,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

2、1穴——承山穴

古中醫認為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因為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它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具體位置: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按摩方法:揉按承山時,開始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逐步地可以加大力度。也可以在每一天早上睡醒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恰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

ps:這個穴位是很敏感的,如果你按承山穴感覺酸脹痛感,這恰恰都是因為你體內有濕的緣故。多按一段時間就會明顯減輕。

3、1動——有氧運動

中醫認為,動則昇陽,陽動則氣血隨之運行,有利於水濕運化。而且運動適當出汗能排出一定的濕氣,減輕體內水濕困阻,從而減輕肢酸身重癥狀,故濕困之人運動出汗後倍覺輕鬆。

運動首選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跳舞、做操、打拳或球類運動,但不建議進行強度較大的器械力量型鍛煉,以免消耗人體大量血氧,引起體內乳酸蓄積,加重肢體、關節的酸痛癥狀。

濕氣過重不僅會出現虛胖、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會便秘,長痘,而平時沒時間去煮粥或者做菜的人群,推薦可以用素元漢方,純天然,每天早上喝一杯,輕鬆去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除濕 的精彩文章:

這三個癥狀是濕氣重的表現,要注意除濕,別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