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克純:行望山河

張克純:行望山河

《溪山行旅圖》是世所公認的范寬真跡。在這幅北宋山水巨制里,大山堂堂,赫然當陽,一派宋代山水的寒氣、仙氣與浩然之氣。畫中一縱行旅者從山下樹叢穿過,其人物與山川的比例關係,曾深刻地影響了張克純的攝影畫面,但這只是他攝影創作的一個表象。

最近十年,中國當代攝影領域有兩個突出現象:一是「景觀攝影」廣泛出現,二是攝影「川軍」雄起。而張克純正處在這兩個坐標系的交叉點上。「景觀攝影」本人有多篇文章探討,這裡不再贅述。所謂「川軍」,便是圍繞成都這個地處中國西南,兼具歷史感、文化感和舒適性的現代都市工作、生活的一批青年攝影師,他們以摧枯拉朽般的勢力,頻頻斬獲國內外的重要攝影獎項;並且通過自我組織,策划了「縱目」攝影雙年展,並積极參与、介入公共話題。在新時期,他們以一種四川人獨有的「抱團」特點,形成自發秩序,續寫著中國當代攝影發展進程中的新「群體現象」,進而成為中國當代攝影中一道獨特景觀。作為一名「川軍」驍將,張克純的攝影早已蜚聲國際。其照片里那些沉浸在迷霧中的人工景觀,不僅呈現出一種空間上的平面感和畫面的整體感,而且一如它曾經在印象派中廣泛出現過的那樣,浮現著一種雅緻的色彩;他觀察的那些以點景式出場的人物(有很多時候出現張克純本人),他們或是在工作、在觀光遊覽、在無聊中發獃,或是沉浸在某種「自我」的狀態里;這種觀看的套層結構,或許正如王國維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在無數次的訪談中,張克純提到張承志的《北方的河》是促使他出發的原始動力。這部寫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篇小說,寄託著克純父輩的那一代人懷揣個人理想、勇敢面對現實,充滿信心地奔向未來的浪漫情懷。或許是它激起了一個從小生長在西南巴蜀大山裡的青年,對北方平原與河流的想像與期待。《北方的河》恰好構成張克純人生軌跡轉折期,他與所處境遇的一個隱喻關係。

2008年以來的中國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生活在這個大歷史中,張克純身上所具有的歷史感,表現出他不僅希望成為歷史的親歷者與見證者,更希望成為這一歷史的穿越者。帶著這份期待,克純以一種淡然、冷靜與沉著的視角出發,憑藉一種韌性和執著,他穿越山川與河流、鄉野與城市,去觀察這個國家;構築出一種深沉、優雅的圖像結構和虛幻、悠遠的壯麗之美。而性格中的安靜、寡言在照片中的投射,也成為克純作品能從同代人中跳出,展現其精神力量與境界的另一特質。隨著觀看的不斷深入,在克純看來,如何在一個全球化格局中,找到一種中國景觀,或者景觀攝影中的中國性,似乎更為重要。簡單地說,這種「中國景觀中的中國性」,一方面來自近20年來城市化運動帶來的現實空間變化;另一方面來自於一種本土藝術家從自身傳統美學經驗中尋找視覺資源和審美特點的自覺。與其說張克純始終在處理作品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不如說,他是在每一寸山河中尋找並重建自己心中的理想圖景。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大遊歷」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量為他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無法從書本中獲取的養分,也給他提供了反思的機會,去反思其自身所在的文化場域與西方文化結構之間的關係。正所謂「行走於世,望天下路」,在行走中克純讓自己學會學習,看前人走過的來路,三思而行,走出屬於自己的出路,這既是張克純的「行望」,同時也透露出作為「80後」的這代人對自身處境作出的一種自我反思。在冷靜的思考與守望里,在持續不斷地行走與凝望中,張克純準確地找到了被拍目標和內在驅動力的一致性,並不斷能夠從作品本身獲得樂趣與快感。於是,這些具有指標意義的特質,便構成了驅使他攝影的核心動力源。

讓我們再回到北宋,回到《溪山行旅圖》。范寬通過處理人物與巨大空間的尺度關係,追求一種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在這種主觀的「造境」基礎上營造出歐洲中世紀以來教堂空間所具有的神性場域——神堂——神的居所。顯然,張克純的照片不是在探討「神性」,他是在嘗試著另一種「造境」——在現實的景觀現場中尋找那些符合其靈魂和內心深處的荒誕圖景。於是,在他的照片中我看到了古典「神性」的缺席和某種意義上的「中國性」與「個人性」經驗的出場。

張克純

1980年生於四川,現生活、工作於成都。曾獲得2008年美國《國家地理》攝影獎,2012年三影堂攝影獎提名,2012年、2013年索尼世界攝影獎提名,2014年法國滙豐銀行攝影獎提名,2014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評委會特別獎,2014年美國DAYLIHGT攝影獎,2014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發現獎,2015年法國Talents Contemporains當代藝術獎;2019年金熊貓藝術獎。作品曾在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德國國家博物館、施耐德基金會、美國威廉姆斯美術館、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卡蒂斯特基金會等多家國際知名的博物館以及個人收藏家收藏。

黛山 2018

乾涸的湖中的假山 山東 2011

河邊捕魚的人 2011

冬釣的人 內蒙古 2015

沙場 2015

礦山前 2015

在廢棄的橋墩下 2011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9年·第90期·8版

圖片由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提供

攝影:張克純

文字:蔡萌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中國攝影報》郵發代號1-126

對開每周兩期

24個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麼訂閱2020年報紙

2019年9月15日-12月31日

前往郵局訂閱或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諮詢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訂閱

掃描中國攝影報在線訂閱二維碼支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手機穩定器選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