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不承認遲到、學說髒話......其實是孩子到了敏感期,你都做對了嗎?

不承認遲到、學說髒話......其實是孩子到了敏感期,你都做對了嗎?

遲到的故事

先講一個幾年前發生的事吧。

弟弟剛剛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我收到老師的信息,說弟弟在教室外面站了一節課不肯進去。

那天早上他到學校的時候老師已經在教室了。他跟老師點頭微笑後便徑直走進教室,結果被老師叫住,讓他回到門口並且問他:「遲到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啊?」然而弟弟什麼都沒做,就靜靜的站在門口,站了一節課。

回家的時候我問他:「你知道遲到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嗎?」

「應該跟老師報告我為什麼遲到,」弟弟說道,「但是我沒有遲到,我平時都是這個時間來,只不過今天老師來得早就說我遲到了。」

只有遲到的人才應該說報告,老師讓我說報告,就是說我遲到了,但是我沒有遲到。

孩子有的時候會傾盡一切維護他認為的真理,而且越強制校正孩子的行為越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越難以讓他改變本質的認知。

孩子的思維邏輯和成年人不同,我們習慣重複說教和使用強硬措施讓他接受成年人的思維。這些或許有用,但是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的副作用不言而喻。

我對弟弟講:「進門的時候對老師說報告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不是你遲到的證明。它是跟老師打招呼的一種方式,記住啦。」

弟弟接受了我的想法,只要老師在教室他就會先打報告,他不再覺得只有遲到了才會這樣做,現在他認為這是一種禮貌。

正視孩子的敏感期

兒童在一開始形成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的時候,他們的思維跟大人完全不同。他們對事物的感覺,跟大人所感受到的也完全不同。

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有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出門的時候特別墨跡。明明都快要遲到了,卻一點也不著急。其實孩子不著急是因為他和家長對時間的感知不同,他並沒有感覺時間緊迫,自己要遲到了。

5分鐘後出門在成年人看來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而在孩子的世界裡5分鐘是那麼的長,完全不需要著急。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家長已經急得上躥下跳了,而孩子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大多數時候成年人不能理解他們跟兒童對事物感知的區別,這並無大礙。但如果強制要求兩種完全不同的邏輯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這既是難為家長也是難為孩子。

家長也不需要為這些事情過多的擔心,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階段中諸多的敏感期導致的。

敏感期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敏感期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思維會慢慢的改變,那些成年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也會隨之消失。

敏感期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非常關鍵,在孩子的敏感期內,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舉動來判斷孩子到了哪些敏感期,然後利用敏感期的特性來教育引導孩子。

例如孩子開始模仿他看到的動作、語言、語氣這便是兒童的模仿敏感期,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期身體力行教給孩子禮貌的行事、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我以前看過一個兒童思維推進的案例,四歲的佳佳拿著一塊蛋糕來到學校,大潘問佳佳可不可以分給他一些,佳佳同意了。大潘又問佳佳「可不可以給我大一點?」「不行」這次佳佳拒絕了。

「你多給我一點,我先吃你後吃,這樣你就比我多了」於是佳佳給了大潘一大塊,大潘咬了一大口之後對佳佳說「你看現在你蛋糕比我的大了。」

「沒錯,我的蛋糕比你多了。」然後佳佳開始吃她那塊比較大的蛋糕。

這種看上去不可理喻的邏輯,在兒童之間卻可以流通。大潘沒有故意欺騙佳佳,他真的是這樣想的,而佳佳也是那樣理解的。在成年人看來這一切無法理解。

敏感期行為無對錯

在兒童的世界裡,好奇心永遠是最強動力,當他感受到某一項事物具有力量的時候,就會頻繁去使用,去發掘它的「威力」。但孩子本身並不知道他做的是對還是錯。

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接觸到一些髒話後通常會不分場合地使用,而且越被禁止越喜歡使用,這是因為孩子發現了這些語言的「力量」。

在偶然聽到一些髒話的時候,兒童會有意的學習,而在他嘗試使用的時候,父母往往會做出很驚訝的反應。

在發現這些語言引起的反應之後往往會引起兒童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認為說髒話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所以孩子們會不斷嘗試使用這些語言,去探索這些語言的作用。

心理學家將其稱為兒童的詛咒敏感期。一般會出現在3~4歲,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父母如果聽到孩子使用一些「強有力」的詞句,可以採用冷處理法,對他們的表達不聞不問或者表現出一點都不好玩的意思。

對於兒童的敏感期父母不必太過緊張,因為幾個月之後,敏感期就會過去,孩子口中的髒話也會隨之消失。

其實孩子敏感期產生的大部分異常舉動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愛」。得到父母的愛越多的孩子在敏感期的異常表現越不明顯,越容易平安地度過敏感期。

孩子「異常」表現,可能只是想得到關注

上周在幼兒園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思宇在園裡玩的時候,不小心胳膊磕破了,跑到我這裡來告訴我,後面還跟著雨老師,我看完傷口並安慰了他以後,他緊接著就跑去找其他老師了。我不是第一個知道思宇受傷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

思宇把自己受傷的事情廣而告之,他只是皮膚最外層的表皮組織被挫傷,並沒有出血。思宇把自己受傷的事廣而告之甚至有些誇張地表現,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安慰和關注。

如果孩子頻繁地拿一些小事體現自己的存在,或不惜任何手段博取父母的關注,可能是孩子在生活中缺少愛的表現,或者是父母疏忽了抑或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恰當,這時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

家長最大的困惑便是:我明明那麼愛我的孩子,他/她卻像感受不到一樣。其實只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對。

孩子的思維跟成人不同,「都是為你好」的行為在孩子眼裡或許是一種侵害,在孩子兒童時期埋下隱患的種子,可能慢慢會形成日後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代溝。

孩子遇到敏感期,家長怎麼做?

所以家長必須要學習一些兒童時期如何跟孩子溝通的技巧,耐心的傾聽和交流有助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減少孩子的叛逆。

生活中要多讚美孩子增強他的自信,努力創造出一個平等尊重的家庭環境,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賴。

了解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的思維邏輯,尊重他們在此過程中的各種「奇怪」想法和行為,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關心和愛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敏感期,期間他們會表現出許多不同,思維的不同,行為的不同等等。

敏感期出現一些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都是孩子必將經歷的成長過程,這時候家長更應該理性的對待,過激的反應只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留下不利的影響。


作者(公眾號):鞦韆搖籃,一個分享親子成長和兒童教育的公眾號。
雪球媽媽

分享有趣有料、有理有據的育兒知識

一鍵關注,和我一起快樂育兒吧(*^__^*)


直接點擊或回複數字查看精選原創文章

48:淘寶最火的嬰兒防晒霜成分揭秘

47:國產的手足口病疫苗,打不打?

45:3000多元的13價肺炎疫苗,值得打嗎?

44: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簡筆畫!

43:爸爸教兩歲寶寶畫了一幅畫,結果竟讓寶寶變得討厭畫畫了!

41:哄睡絕招!專治晚上不想睡覺的寶寶!

39:讓寶寶愛上繪本的第一招:選擇各種好玩的機關書

32:寶寶老是便秘,多喝水,高纖維飲食……,都沒用,還能怎麼辦?

28:0~18個月寶寶推薦玩具清單

27:這些年,我用過的最值得購買的育兒神器!

26:13~18個月寶寶推薦繪本書單,每本都有超詳細閱讀體驗

25:警告:「青蛙操」,不能隨便做!

23:給寶寶裹襁褓,你真的做對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感期 的精彩文章:

「人際關係敏感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12歲之前的9大敏感期,利用好敏感期,孩子養成好習慣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