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世界上的麻煩有50%是因為說話不當造成的,所以話到嘴邊要留半句

世界上的麻煩有50%是因為說話不當造成的,所以話到嘴邊要留半句

南懷瑾大師對「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解釋是:「老子對於當時現世的人們,自稱為聖人之徒,號召以仁義救世者,認為他們徒託空言,都無實義。甚至假借仁義為名,用以自逞一己私慾之輩,更是自欺欺人,大不應該,他希望人們真能效法天地自然而然的法則而存心用世,不必標榜高深而務求平實。」

這段話是從《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演繹而來,是針對統治者所發的議論。實際上,《道德經》主要是寫給統治者看的。老子認為,政策越多,國家越混亂,法令越嚴苛,盜賊越多,那還不如少說幾句,讓百姓自然生活呢!你越是跟老百姓講仁愛、講奉獻,想幫助老百姓,老百姓越窮;你越是跟老百姓講道德,講正義,想保護老百姓,老百姓越苦。那還不如少說幾句呢!

世界上的麻煩有一半是因為說話不當造成的,另一半是愚蠢所致。說話不當者未必都是蠢人,但的確做了一件蠢事。

幾乎所有談話中的失誤都是由於沒有認真考慮後果造成的。所以,老輩子傳下來兩句經驗之談,一句是:緊急言語慢開口。一句是:話到嘴邊留半句。這也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意思,只不過更好理解。

哪些話屬於「緊急言語」?話到嘴邊,應該留下哪「半句」呢?

第一,不可輕易泄露秘密或隱私。這兩樣東西,會暴露自己的意圖和弱點。對方也許是朋友不是敵人,不過就怕他是敵人或受敵人利用。

偶有一些人,「心底無私天地寬」,敢說就敢做,敢做就敢當,沒有什麼隱私,「事無不可對人言」。我們大多數人不敢做這樣的英雄,也沒有「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心理準備,所以話到嘴邊,最後留下這要緊的半句。

第二,不要輕易談論自以為是的見解。人們都是根據有限信息進行思考並形成想法的,在信息殘缺不全時,會形成不正確的見解。加上感情傾向與情緒作用,會使自己的見解偏得更厲害。正如索羅斯說:「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認知都有缺陷,因為我們無法透過沒有折射作用的稜鏡看待這個世界。」

雖然每個人的想法都帶有偏見,但掌握信息較多、比較理智、能有效克服情緒的人往往意見更正確。比如那些經驗豐富的領導人,當別人進行熱烈的討論時,他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等別人把想說的話都說完了,他再發表意見,一開口就語驚四座,讓大家都覺得自愧不如。其實,他未必比別人聰明,只不過他聽完別人的討論後,掌握的信息比別人多了,看問題比較全面,說出的話自然更正確。所以,他雖然不比別人聰明,卻比別人高明。難怪要讓他當領導呢!

第三,永遠別說「你錯了」。這是一條重要的人生經驗。如果我們對別人說「你錯了」,他通常不會認錯,只會爭執不休,更加堅定地維護自己的觀點。即使用智力或武力迫使他認錯,他也會懷恨在心。

假如對方真的錯了,應該怎麼辦呢?為免傷害他的面子,也別直接說出來,盡量用婉轉的方式提醒他。

要讓對方意識到自己錯了,有很多簡便方法,何必把事情搞得很緊張呢?溫和一點,婉轉一點,能輕輕鬆鬆達到目的,何樂而不為?

第四,不發毫無價值的牢騷。生活本來就是不如意的事要佔很大比例,你到哪裡去找一個圓滿的世界?已經吃到肚子里的東西,無論米穀糟糠,總是要自行消化的,豈能吐出來讓別人幫忙消化?抱怨通常沒有價值,只會讓人心生厭惡,何必喋喋不休呢?

第五,拋棄不著邊際的廢話。為說話而說話,把東家長西家短都搬出來當談資,講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說了什麼,這無疑是廢話。那又何必要說?那又何必說太多?古語云:君子三緘其口。又云:不得其而言,謂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確定自己說的話對人對事有益無害,或者利多害少,那麼不如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到嘴邊效應 的精彩文章:

悅讀|如何防止「踢貓效應」發生在自己身上?
心理學:越喜歡把這四句話掛在嘴邊的人,說明層次越低,你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