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斷舍離心理學:看清一個人,就看他買什麼,存什麼,丟什麼

斷舍離心理學:看清一個人,就看他買什麼,存什麼,丟什麼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所謂斷舍離,就是通過整理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

換句話說,就是利用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雜念。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西方稱為「極簡主義」,通俗一點就是放棄。

我們通過捨棄和重新選擇,將自己從對人、事、物的執著中抽離出來,獲得內在的自由。

佛法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是異出而同名,布施:放棄財物;持戒:放棄逃避和不良習慣;忍辱:放棄傲慢和敵意;精進:放棄懶惰;禪定:放棄擔憂和執著;般若:獲得智慧。

比如,在生活中,看清一個人的內心,就看他買什麼、存什麼、丟什麼。

你周圍是否有這樣的人,手機上的淘寶APP無數次裝了刪、刪了裝,心理上特別期待在路上的包裹,尤其是收到快遞後打開的一瞬間最為滿足,只有不斷地買買買,才能夠維持這種虛幻的快感。

強迫性囤積症

這種類型的人喜歡不斷地給家裡添置新的東西,同時,又捨不得丟棄過去的物品,甚至因為家中堆積了太多沒用的東西,走路空間都變得狹窄,無法正常生活。

心理學家表示:如果購物僅僅是愛好,通常對生活是沒有太大影響的。但如果已經無法用理智控制購物的衝動,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便已經具有強迫症的癥狀。

心理學上稱之為「強迫性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俗稱「囤積癖」。

購物成癮的人,大多數是因為缺乏自信心、沒有安全感、生活壓力過大,或者想要滿足被人羨慕的虛榮心。

雖然過度購買物品,給他們生活造成極度不便,但是,這些人為什麼還是不願意「斷舍離」呢?

詹姆士·蘭格理論

美國先驅心理學家詹姆士最早對情緒提出系統的解釋,他的觀點是情緒並不是刺激引起的,而是由生理變化引起的。

哭、打、發抖、重複做某事都是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他把產生情緒的原因歸之為外周性變化(Peripheral Change),也被稱為「情緒外周說」。

這種理論認為,在儲存的物品中隱藏著個體許多的強烈感情。

無論是不合身的衣服、老舊的電子產品、未聽的碟片,甚至是玻璃罐、彈珠,都能夠看出個體內心深處的感情。

他們往往對過去有著難以割捨的迷戀,固執的堅守回憶,認為這些事物是記憶中的一個見證。

向物品尋求安全感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當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擁有脫離母親而存在的獨立自我時,會逐漸找到一種代替母親的「過渡對象」,讓自己感到更安全。

事實上,我們所擁有的物品不僅僅可以替代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人,我們還會將這些物品看作是自己的延伸。

在某種意識上,我們的本質會滲透到我們所擁有的物品之中,當物品受到損害或丟失,我們會感到傷心或失落。

英國諾桑比亞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尼克·尼夫曾說過,「這是我們進化結果的一部分。」他解釋道,保存事物,尤其是保存那些難以獲得的事物,從古至今都是關乎生存的重要任務。

毫無疑問,人類是複雜的社會性動物,我們對安全感的追求比其他生理需求還有強烈。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飽受不安全感的困擾。因此,從物質中尋求情感慰籍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辦法。如:給自己的車取過名字、為自己的物品、動物賦予人格。

這類人試圖通過將人的屬性賦予物品來增強自己與社會的聯繫感。

對重要物品的人格化,不僅僅是我們對親密關係缺乏信心的一種表現,還可以在特定情況下從物品中看出人性。

英國心理學研究表明,部分人的個性便是如此,他們傾向於將物品看作人類,有些物品對他們來說就像親人一樣,其作用等於一個安全的港灣。

若是一個人經常買一些自己不常用的東西,並將這些物品保存起來,即使不用也不肯丟掉。

這類人可能是個極重感情的人,也可能是由於曾受過情感傷害。

但過度的儲存物品,甚至影響到生活,就必須要正視內心,開始進行「斷舍離」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看他喝一次酒就知道了
心理學家:放棄一個深愛的人,有三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