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千億巨頭網易迷途區塊鏈

千億巨頭網易迷途區塊鏈

文 / 嵐雯

12 月 16 日,網易圈圈發布停服通知,由於業務調整,即將在 2 個多月後停止運營。在官網上,網易圈圈正式與用戶們訴說了「再見」。

去年 11 月,網易圈圈誕生,其定位在於區塊鏈社交應用,被稱為網易繼「網易星球」、「易頭條」後的第三款區塊鏈應用,承載著網易的祝福與期望。

一年後的今天,互聯網千億巨頭網易屢次試水區塊鏈後,停止了對於圈圈的供養。

網易的區塊鏈 To C 端產品

網易在區塊鏈方向推出的第一款產品是「網易招財貓」。

在 2017 年的互聯網行業,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減退,更多流量入口加入混戰,零售端的獲客競爭將不斷加劇,獲客成本正在不斷上升,流量來源、業務營收的多元化成為了行業內關注焦點。同一年年末,區塊鏈養貓遊戲 CryptoKitties 快速躥紅,據不完全統計,CryptoKitties 曾在三個月內獲取全球約 150 多萬用戶。而據 CryptoKitties 團隊在一次採訪中介紹,中國為其用戶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大約佔到 37%。

2018 年 2 月,網易再推「網易星球」,該產品剛上線時賺足了關注,不到兩月官方日活規模已達百萬級別。在官方介紹中,網易星球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生態價值共享平台,可簡單理解為「區塊鏈 個人數據」產品。初上線時,網易星球憑藉產生的虛擬貨幣和實物獎勵吸引了百萬的註冊用戶,目前網易星球下載量已超過 750 萬。

目前,在網易星球 APP 中,其各個功能主要通過讓用戶做任務發通證的方式,向網易系其他產品進行流量引導。其主要邏輯在於以「通證」換「流量」。而不論這種模式能否持續,目前的網易星球已被貼上了「刷廣告 APP」的標籤,在業內被認為是一個借投機之風而形成的流量池。

數月前,已有媒體報道稱,網易星球背後的運營主體網易理財已於 2018 年 12 月停止服務,而網易星球成立之初所建的多個官網微信群現已無人運營、管理。

2018 年 6 月,網易上線區塊鏈 資訊閱讀產品「易頭條」,據稱,該產品僅進行了封閉內測,便被關閉。

2018 年 9 月,網易瞄準了區塊鏈 遊戲,網易在《逆水寒》這款遊戲被指口碑不佳的情況下,上線了「伏羲通寶」遊戲道具,據介紹,這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生成的道具,玩家可以在遊戲內通過「挖礦」獲得「伏羲通寶」,可以跨伺服器流通。

事實上,自 2018 年上半年以來,據其公開財務報表來看,網易利潤下挫幅度較大,市值也應聲下滑,營收乏力,正處於傳統網遊逐漸衰落的關鍵時期,很多媒體用「大膽而無奈的嘗試」來形容網易此次試水。目前,除了上線新遊戲「天諭」,伏羲通寶相關新聞、討論已變得稀少。

2018 年 11 月,網易圈圈正式上線,主打「區塊鏈 社交」平台。針對泛熟人圈社交,圈圈提供了基於社交貢獻度獲取星鑽積分等功能。據七麥數據統計,該 APP 下載量約為 23 萬。而這一次的試水產品,將於 2020 年 2 月 1 日完全停止運營。

有行業分析認為:網易針對於區塊鏈C端應用的接連受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向 To C 端應用的邏輯與互聯網企業「流量為王」邏輯相關聯,網易開發的區塊鏈 APP 應用場景往往局限於自身產品之中,這種引流操作折損了產品的功能。

知乎網友「Nann」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每一個應用都要找到它的核心功能點在哪裡,尤其是做社交類的,面對著微信這個龐然大物,他就更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應用,用戶在這個應用里能得到什麼。用戶痛點解決不了,就沒有值得留在手機里的 APP。網易的這個雖然功能點比較明確,但是關心的人似乎不是特別多,而且不是特別好理解,所以比較不太看好它的前景。」

互聯網巨頭們的蟄伏與野望

有來自區塊鏈社區的用戶總結道:「網易有道的產品的確不錯,網易作為 Web 1.0 公司的僅存代表,互聯網基因還是挺強的。只不過「網易星球」、「網易圈圈」等產品,打打區塊鏈擦邊球,乏善可陳,這些業務現在基本上涼透了。」

還有用戶稱:「大公司的區塊鏈項目就沒一個有始有終的。」

的確,網易只是很多家嘗試區塊鏈的互聯網大企業中的一個。一直以來,中心化的互聯網大企業並未停下對區塊鏈領域的嘗試,但大部分產品,尤其是 To C 端的產品,均未能「善終」。

據以下媒體的一項統計,相比於正式出公告的網易圈圈,大部分產品雖然官方沒有發聲,但實質上已經超過一年以上時間未曾更新、無人管理:

加密矩陣創始人徐精忠告訴 Blocklike:「網易的這個應用是不是區塊鏈我們無法判斷的,更像是搞了個通證——這還是中心化的,只是打了區塊鏈的概念,實際還是互聯網的產品。」

而上圖所示的各類互聯網 區塊鏈的 C 端產品,或許都被嫁接在了互聯網思維之上。

相比於網易的 To C 端方向,更多互聯網大型企業瞄準了 To B 端。

以 BAT 為例,騰訊自 2016 年起開始自研區塊鏈底層技術,在 2017 年已經完成底層技術完整積累,現已進入商業應用階段。其落地場景包括公益尋人、供應鏈金融、物流信息、法務存證、處方流轉、智慧出行、智慧旅遊等多個領域。

阿里的螞蟻區塊鏈目前已擁有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區塊鏈引擎,目前已經能夠支持 10 億賬戶規模。此外,阿里在商品溯源領域、在供應鏈金融領域都有布局,並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聯盟區塊鏈技術、金融級區塊鏈 BaaS 平台、供應鏈金融協作平台雙鏈通、可信存證平台等 To B 端產品。

相比阿里、騰訊等公司,百度在 2019 年重整區塊鏈業務發展方向後,於今年年初推出百度區塊鏈引擎 BBE 平台,構建開源、商業化的「區塊鏈操作系統」,發力 DAPP 應用開發。

此外,京東則選擇從物流切入區塊鏈領域,建立起集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合一的「物鏈」平台。

在這樣的背景下,網易去年也推出了自己的 To B 端產品,但是,相比於其他巨頭,由於本身在區塊鏈上起步較晚、經驗與案例較為匱乏等因素下,有觀點認為,這種方式更像是沒有找准方向。

區塊鏈 產業路迢迢

在最新的「2019 網易未來大會」中,網易星球區塊鏈業務負責人顧費勇回答媒體採訪時,闡述了網易區塊鏈在探索落地應用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

他稱:「經驗主要來自於我今天提到的區塊鏈價值來開展工作,要去思考有什麼痛點是非區塊鏈不可的,尋找新的連接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回答。

作為行業從業者,Blocklike 仍將一直期待著「殺手級」C 端應用產品「突襲」區塊鏈行業。但無論如何,網易和以網易為縮影的多家互聯網巨頭在探索區塊鏈 C 端應用的探索與嘗試值得肯定。在產業 區塊鏈的大趨勢之下,互聯網巨頭們的積極響應也或將給行業帶來更強有力的變革。

(作者:Blocklike,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八國常駐聯合國大使確認出席第74屆聯大「區塊鏈論壇」共商區塊鏈發展
物流行業區塊鏈應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