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讓孩子學齡前接受教育,不一定有用,聰明的家長懂得耳濡目染

讓孩子學齡前接受教育,不一定有用,聰明的家長懂得耳濡目染

前幾天清華年僅十五歲的學生上了熱搜,在很多人眼中,這個男孩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據他父母所說,他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認識了三千多個漢字,並且由於家人都是生意人,因此算數也是他從小在父母處學到的技能。所以當他開始上小學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學習上完全不吃力,由於成績太好,他也順利跳級,直接從一年級跳到三年級。

很多人以為小小年紀就跳級學習的他一定生活在父母管教特別嚴厲的家庭,其實他的家庭環境恰恰是特別寬鬆的樣子。父母由於工作繁忙,所以根本就沒空管他的學習,因此這孩子也是考自律在努力學習,最後在十五歲這年成為了清華大學的學生。這樣的孩子被大家稱為天才,然而在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卻表示自己並非天才,主要是因為不懶,並且很喜歡做實驗,對探索未知感興趣,所以會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也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心愿,於是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讓孩子接受各種培訓課程。然而效果都不是很好,這個考上清華的十五歲少年明明也從小接受了知識,那麼為什麼他能消化得這麼好,其他小孩卻不行呢?學齡前接受教育真的有意義嗎?

在記者的採訪中,這孩子也提到過自己之所以能擁有好成績是因為他喜歡實驗、探索,這也指出來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素—興趣。家長們讓孩子接觸知識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到底對此有無興趣,倘若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家長也應該理解,畢竟孩子還這麼小,而且學習的當時也不局限在課堂,帶孩子去博物館是學習、陪孩子看英文動畫是學習、為孩子朗讀寓言童話也是學習。孩子或許能在戶外、場館、書籍中獲得很多知識,但是不太習慣坐在課堂上。

另外,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會被家庭環境所影響。就像考上清華的少年,因為他家在做生意,因此他在耳濡目染下開始對數字敏感,也不排斥理科的學習。同樣,父母們希望孩子愛學習、愛看書,那麼光是口頭上叮囑或是強迫孩子肯定是不夠的,大家應該改善自身的行為,為孩子做出榜樣。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有些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往往有不錯的學習習慣,這些孩子就是從父母處學會了把思考、閱讀當作習慣。

如果孩子不想自己所想的那麼聰明或是對學習感興趣,那麼家長們也應該學會尊重他的選擇,不要強迫孩子接受教育。只有當孩子把學習當作興趣或是享受的時候,才會更有動力把學習搞好。而強迫孩子報班或是嚴格為孩子布置任務,只會讓他產生排斥心意,若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那麼無論父母如何鼓勵他、威脅他都沒有用。由此可見,學前接受教育並不是要求孩子到培訓班提前學習知識,而是根據孩子的年紀以及興趣,讓他對學習感興趣,為將來打下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美育兒 的精彩文章:

骨頭湯、喝牛奶,讓孩子長高的偏方有用?如何科學促進孩子長高?
三歲前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如何培養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