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遠離俄羅斯的國家都富裕了?俄國人也不想啊,奈何自己有硬傷

遠離俄羅斯的國家都富裕了?俄國人也不想啊,奈何自己有硬傷

俄羅斯從彼得大帝改革以後就成為了國際舞台上十分重要的一個角色,同時卻也是一直不算特彆強大的角色。只有在少數時刻,比如拿破崙戰爭後到1848年,以及二戰後的蘇聯,俄國才是國際舞台上的主角。

而且與很多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俄國一直以來飽受非議。很多周邊國家對俄國並無好感,也因為有人寫出了一篇《遠離俄羅斯的國家都富裕了》這種問題。俄國人其實很冤枉。

遠離俄羅斯的國家都富裕很明顯只能指代東歐部分,而對於中亞國家和高加索地區的一些國家,遠離俄羅斯就意味著財政崩潰,因為中亞以及高加索一帶的一些地方政權非常依賴俄羅斯的財政補貼。而且遠離了俄羅斯,烏克蘭成為了西歐與俄國衝突的前沿,反而進一步惡化了國家狀況,陷入了嚴重的、沒有終點的內戰中。

當然,對於東歐而言,擺脫蘇聯式的計劃經濟當然可以獲得經濟發展。不過前提在於,西歐資本願意投入。西歐資本在捷克、波蘭都大量投入,這才有了東歐近幾年的相對繁榮。值得注意的是,仍然也有很多國家發展有限,只是相比於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這些東歐國家的經濟運轉有效率得多。

遠離俄國很顯然不是東歐發展的全部,讓俄國人背鍋多少不太公平。不過俄國自己無法提供與西歐相媲美的經濟輻射帶動能力也有問題,這與俄國的兩個硬傷有關,其一為缺乏經濟發育的資本,其二為東歐平原的存在。

第一點,沙俄沒有做到社會改革,俄國基本上還是農牧業與礦業為主,到了蘇聯時期則強行使用集體化將資源動員用於工業化,但其效率代價仍然極為巨大,造成無增長的再分配。由於這種效率相對於發達經濟體的絕對劣勢,在蘇聯解體後整個經互會體系也隨之瓦解,最後唯一有市場競爭力的就剩下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礦業資源。俄羅斯緯度太高本來就不合適發展出強大的市場,而且礦業資源又是為數不多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就意味著其物產不得不圍繞礦業進行。圍繞礦業就必須依靠適當程度的壟斷,從而進一步抑制了大型多樣化市場發育的能力。這種路徑依賴,目前俄羅斯沒有破局的辦法。

第二點,俄國西邊從來沒有天然屏障,因此一旦爆發與德國或奧地利的戰爭,戰線就會不斷移動。這樣,保護俄國核心區域安全的最好方式就是,將邊界線不斷向外推移以增加戰略緩衝,這樣對方的進攻就很難直接威脅俄國核心區域。所以,從俄國的角度上看,儘可能多的戰略緩衝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俄國寧可花費巨大成本和道義損失也要拿下烏克蘭東部和克里米亞的原因。當然,在其他方向上,俄國的對手比俄國弱,俄國擴張基本上是順手的事。18-19世紀的持續擴張中,俄國先後侵佔了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大清帝國的大片土地,主要原因還是對手偏弱。俄國的安全取決於西部的戰略縱深,因此俄國需要大片領土。

所以第一個缺陷導致俄國經濟輻射和帶動能力很差,而且還有進一步變差的可能性。第二個缺陷則意味著俄國始終都有領土要求,這部分的可以理解,但在主權體系已經擴散到全球的今天,對主權的破壞將會招致巨大的國際輿論和道德高地的損失,使得敵對行為變得合理化。所以,俄國這兩個缺陷還是頗為致命。

如果要說,俄國人可能比其他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重新回到蘇聯時代的國際地位(制度就算了),但是這兩個命門的存在讓目前的俄羅斯困難恐怕非常大,俄羅斯國際地位的相對衰退恐怕在本世紀不會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舷號是用來識別的,不是用來騙人的,海軍舷號亂背後是新裝備太多
俄羅斯軍事上不再需要航母,但政治上仍然需要,否則缺乏大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