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草缸造景:苔蘚養護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

草缸造景:苔蘚養護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

苔蘚植物門植物

苔蘚植物(Bryophyte),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角苔綱(Anthocerotae)。苔綱包含至少 330 屬,約 8000 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 700 屬,約 15000 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 4 屬,近 100 種角苔類植物。

苔蘚形態特徵

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有一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一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

苔蘚生長習性

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最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特別不耐乾旱及乾燥。養護期間,應給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噴水多次,(依空氣濕度而定)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另外,就是溫度,不可低於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會生長良好。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厘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

那麼在日常水草造景中,養護苔蘚需要注意什麼呢?

苔蘚需要濕度大的環境而並非大量澆水

喜陰有散射光的環境並非陰暗不見光。適度通風有助於避免苔蘚忌諱的高溫高濕環境。夏季高溫悶熱需要增加通風時間,冬季溫度較低時可適當減少通風。

溫度:

25°是適宜苔蘚生長的溫度,但其在零下10度也能存活,只是會進入休眠狀態,回溫後便可回復生長。

光照:

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可放置在室內明亮見光處,切勿強光直射,條件允許可偶爾曬清晨和傍晚陽光,有一定殺菌作用。

通風:

適度通風有助器皿中苔蘚忌諱的高溫高溫高濕環境。夏季高溫悶熱需要增加通風時間,冬季溫度較低時可適當減少通風。

澆水:

適宜早上或傍晚澆水,切勿正午澆水。苔蘚需要空氣濕度大的環境,並非本身需要大量水分。大量澆水會造成苔蘚腐爛。所以平時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如果出現枝葉發黃或腐爛要適當修剪枝葉。

苔蘚常見問題

苔蘚發黃或發白:

原因一:環境過於乾燥,溫度過高,苔蘚容易發白。如果苔蘚器皿內環境過於乾燥或溫度過高還不斷噴水,苔蘚就容易發黃。

解決方案:營造相對潮濕的環境,悶養一段時間即可。

原因二:暴晒或長時間處於陰涼不見光處。

解決方案:移到室內有散射光的位置,營造相對潮濕的環境,悶養一段時間即可。

苔蘚發黑:

原因:苔蘚基質水分過多,苔蘚長時間泡在水中,導致苔蘚腐敗變黑死亡。注意:苔蘚需要的是潮濕的環境,而非自身潮濕。

解決方案:增加通風時間,降低噴水頻率。

苔蘚長白絲髮霉:

原因:通風情況差,器皿中過於悶濕造成。

解決方案:增加通風時間,適當減低噴水頻率,條件允許可曬清晨或傍晚的陽光進行殺菌。

封閉式苔蘚微景觀養護

只需保持適當開蓋通風,放置於室內明亮見光處即可,可長時間不噴水,建議保持微濕狀態,切勿盲目澆水。

【聲明:本文自網路搜集並整理髮布,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聯繫刪除,更多造景資訊請關注「家居水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居水景 的精彩文章:

草缸造景:教你如何預防水草缸中煩人的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