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想要神清氣正心靈無礙?請遵照佛家智慧指引,做好以下4點

想要神清氣正心靈無礙?請遵照佛家智慧指引,做好以下4點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紀傳入中國,並且很快融入到中華文化中來,其博大精深的養生功效備受歷代僧家推崇,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完善,形成了其獨到的、卓有成效的養生、健體、護心秘籍。當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亞健康人群時,有些甚至當代醫學也會舉手無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佛教養生或許可以給我們思想以啟迪,給我們身體以強健。

佛教養生智慧:禪修或坐禪

佛家禪修或坐禪的養生功法很多,入門的方法如觀息法、觀色(身)法、觀心法等在社會上最為流行。天台宗的止觀法門,對養生鍛煉中調身、調息、調心論述最為具體,修行方法也極為系統。禪宗的經典《壇經》、《心經》、《金剛經》從養生角度看,是佛家養生功理的精髓,是佛家禪功心法。而禪宗的參禪或禪定,是將意識專註於一個話頭或法境上,一心參究,亦與道家養生的觀想、存思有類似之處。密宗的養生功法形式最多,較為人知的般若定、九節風、大圓滿等對治病強身,開發潛能有明顯效果,其他功法非經師傳單授,是很難窺見底蘊的。凈土宗與其他宗派不同的是,它依《無量壽經》提倡念佛,不專修靜坐,而是意念專一,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有內功的功效。此外,佛門還有一些動功功法,如達摩易筋經等,此類功法多出於少林,與少林習武有關,且與道家養生的導引術有很深的淵源。

在修鍊的目的及所追求的功效上,因為佛家追求的是解脫自在、超越生死輪迴的涅槃境界,是出世的哲學,所以佛家著重的只是參證佛法的一種手段,它的禪那止觀等調身調息、調心觀想等方法的目的,是制心一處,參究佛理,以求開悟,靜定生慧,徹見法性,解脫自在。與儒家一樣,佛家除了為檢驗操作是否無誤或檢查修鍊所達的層次外,並不刻意企求養生功效,但佛教養生卻病延年的功效亦很顯著。如果功夫高深,還可以開發出許多人體潛能,如所謂的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地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六通」。不過在佛家看來,這些都不過是禪修的副產品,其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脫煩惱,超生死,度眾生。若執著養生的功效反而會因執成障,不能破無明證菩提。佛家養生要求的是明心見性,即要求在思想和精神上下功夫。修鍊的過程是領悟佛法、破除妄念顯發自身的佛性階段,其最高境界是大徹大悟而成正常。佛家的修身養性主要是通過去除煩惱心志、與人為善、人靜、糾正不良行為等途徑來實現的,這也是佛家養生的核心和要領。

1,去除煩惱心態

心態是一種輕微、持久而彌散的情緒狀態。煩惱心態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祖國醫學早有「喜傷心」、「憂悲傷肺」、「怒傷肝」、「思傷脾」、「驚恐傷腎」的七情學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憤怒焦慮、憂悲等不良心態能引起高血壓、冠心病、惡性腫瘤、支氣管哮喘等許多心身疾病,為了保持心身健康必須經常調節情緒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

佛教信仰及佛家修持的理論和實踐都有助於消除煩惱情緒改善不良心態。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專門對治煩惱的良藥。譬如患了貪嗔痴的煩惱,可以用戒定慧來對治;慳吝的人,教他行布施;暴戾的人,教他學慈悲;有人受到挫折而灰心喪志,用因緣來對治,使他觀一切法無自性而振作奮發起來。諸如六度、八正道、參禪、拜佛、念佛等,不但能夠治煩惱,更是解脫的妙方。

2,與人為善

佛教崇尚「善」,這一觀點與道教的思想觀念是一致的。佛教認為,養生最大的是養心,心養好了,生也好了,身也好了。養心必須去惡,心一旦存有惡,就危險了。心有惡,身體便惡之。惡只要有一點灰塵,就會被風吹得到處都是。而去惡的方式便是把惡化為善。到處都是善,哪裡還有什麼惡可言呢?佛典《涅槃經》有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莫追!」因而,佛家把「善」當作是修心養性的根本。

3,入靜

「靜」能使人心潔意純,「靜」能夠凈化人的靈魂,涵養人的道德。《道德經》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所以說,靜也是佛門中修心養性的主要方法。

4,以德養心

修心養性,首先要修養出一個好的道德情操來,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才有可能修習出一副好的心性。佛教認為,一個心身健康的人,才有可能修習出一副好的心性。佛教認為,一個心身健康的人,應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發生也往往與不良的道德行為有密切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心身疾病的發病率很高,從宗教道德的角度看,引發心神疾患的種種因素,多有違於人類基本的道德規範,違反了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為內容的人間佛教精神。佛教在人間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去惡行善,凈化人生,改善社會。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為內容的佛教,使佛教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有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也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如果你做好了以上四點,還想更精進,那就要了解佛家智慧中的「性空」。

了解性空的要點,還是要從看《楞嚴經》做起。 色、受、想、行、識,因外緣而起,又隨外緣而無。 《心經》裡面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佛說的性空,不是沒有了,在沒有外緣的條件下,它是如如不動的。沒學過佛法的人,可能對這兩個字不好理解。 其實,這也是權宜之說,因為沒有更合適的字能夠表達『性』,『空』。所謂的「性空」,是指一種方便,準確說就是方便我們理解和記憶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人生哲理智慧分享: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奇蹟,肩負著創造的任務
太奇葩,兩大學派的碰撞竟產生一個奇特效果,讓儒學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