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關於王陽明的2個人生事件,讀來真心令人佩服

關於王陽明的2個人生事件,讀來真心令人佩服

悟就天人聖者心

悠悠千古王陽明

何愁俗務煩不盡

自在龍場一水清

一一明理之心即龍場,何處不悟通天道,知易行難,知行合一,是為聖人。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後世尊稱王陽明,明代思想家和哲學家,創立了陽明心學。和宋代的陸九淵一起,被稱為陸王心學流派。

關於王陽明,今天咱們一起來了解下他人生中出現的兩個事件,或者說是人生轉折。

事件1:致良知的發現和求證

王陽明12歲時問書塾老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答「唯讀書登第耳」,王陽明不認同,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一番對答,說明少年王陽明志在成為聖賢而非顯貴,這一志向指引了他的一生求索。

31歲前,王陽明屢試不中,久居餘姚鄉里,潛心佛老,自言「陷溺於邪僻者二十年」。後內賴天性覺悟,外得益友啟發,重尊儒學,再次立志「必為聖人」。

35歲,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遭太監劉瑾迫害,貶斥貴州龍場,困境之中王陽明參悟儒學經典,終於體悟「吾性自足」,始論「知行合一」,史稱「龍場悟道」。

為官期間,王陽明先後出任吏部主事、都察院御史、江西巡撫,官至兵部尚書。他仁政愛民、平亂緝盜,政績累累、戰功赫赫,後世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由於人生閱歷的積累,王陽明的心學智慧逐漸發展並趨於成熟,在現實運用上也找到了不錯的方法和實踐準則。

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是本心存良知,良知即天理,聖人的追求是「致良知」,「致良知」的方法是「知行合一」,用他的四句教言概括,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留給後世的詩文語錄眾多,《王陽明全集》共三十八卷,後世截章取義,歧見紛出,而能踐行者甚少。陽明心學的主旨是教人做聖人,因此具有較強的道德理想主義,自明以降,「一生俯首拜陽明」的門人弟子眾多,可真正能做到去私慾、致良知者幾無。

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正如康德所說,使人敬畏的,只有頭頂星空和人心中的道德法則。內心裡,我們一直知道怎麼做是正確的,但慾望、惰性、意氣往往導致我們沒有那樣做。知行合一,就是在「事上練」,時常自省自誡自勵,堅持多做對的,少做錯的,儘可能地完善自我生命。

事件2:龍場悟道

王陽明28歲時中進士,隨後在京當官,33歲時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仕途順利。然而到了35歲那一年,王陽明因上疏論治,觸怒宦官劉瑾,被施廷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王陽明到了龍場後,發現該處荊棘叢生,蟲獸出沒,惡疾流行。

在王陽明貶謫的路上,宦官劉瑾曾派人跟蹤追殺,被王陽明假裝跳水自盡而擺脫。王陽明到達貴州後,劉瑾還是心存殺機。經此變故,王陽明深知得失榮辱可以超越,但生死一念尚未能化解。於是,王陽明對著石墩發誓說:「我就聽天由命吧!」

從此以後,王陽明不論是白天還是夜裡,都舉止端莊,心澄貌恭,沉默寡言,以求心靜而專一。一段時間後,感覺心胸開闊。而幾位從老家跟來的隨從卻因環境惡劣而病倒,王陽明只好劈柴打水,開鍋煮粥喂他們吃。

以聖人自愈。

王陽明心想:如果聖人在這種環境里會怎麼做呢?一天夜裡,他忽然悟出儒家經典《大學》中關於「格物致知」的道理,在半醒半睡之間,他覺得好像有人在跟自己說話,王陽明不禁一躍而起,大聲呼叫,隨從都被他的舉動驚醒。

經此一悟,王陽明才明白了聖人之道就在於自己的內心,一味地向外人外物去求理是不正確的。從此以後,王陽明默記儒家經典「五經」,以驗證自己所悟到的東西,最後發現相互吻合,便寫下了《五經臆說》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高人為史鐵生總結的4個人格要素,個個深入靈魂,驚醒世人
他是台灣詩魔,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詩歌成就比肩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