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若載人差點回不來!美國飛船出師不利,17國翹首以盼天宮空間站

若載人差點回不來!美國飛船出師不利,17國翹首以盼天宮空間站

時至今日「載人航天」依舊是極少數國家掌握的獨門秘籍,放眼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只有俄羅斯聯盟飛船與我們的神舟飛船擁有載人天地往返能力。隨著八年前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退役美國事實上喪失了載人天地往返能力,此後他們不得不以8200萬美元單個席位價格購買聯盟飛船船票。

今年以來美國NASA為恢復載人天地往返能力做出了許多努力,上半年SpaceX公司龍飛船二號進行了無人模式發射試驗,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任務取得成功。然而在接下來的中斷起飛試驗中測試飛船卻遭遇了不幸事件,極大程度遲滯了龍飛船二號的載人飛行計劃。

本月20日19時36分,波音公司CST-100飛船在宇宙神5-N22型運載火箭托舉下進入近地軌道,緊接著就遭遇計時器系統故障導致飛船進入錯誤軌道,在系列錯誤指令控制下飛船消耗了大量燃料,導致沒有足夠燃料抬升軌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如果此次任務搭載有航天員,他們甚至會面臨無法返回地球的安全風險,所幸在地面測控團隊努力下飛船在太空飛行49小時後成功降落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附近沙漠地區。

至此NASA寄希望於商業航天公司在今年恢復載人天地往返能力計劃宣告破產,至於龍飛船二號與CST-100飛船何時啟動載人飛行計劃目前尚沒有明確時間表,因此NASA不得不繼續購買價格高昂的俄制聯盟飛船船票以維持國際空間站運營工作。

與NASA接連受挫不同的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則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921載人航天工程立項27年來陸續發射了11艘神舟系列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艘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共計完成14人次航天員天地往返飛行任務,連續攻克載人天地往返、多人多天、出艙行走、交會對接、在軌燃料補加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目前航天系統正在全線備戰天宮空間站工程。

2022年左右是天宮空間站建成時間表,此前我們一直對外宣稱這是一座60噸級中小規模空間站,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座與時俱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規模天基空間基礎設施。進入今年以來官方宣傳口徑也有了明顯變化,上個月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證實天宮空間站初期規模可達百噸

在周建平總師最新表述中有兩個關鍵詞,分別是「百噸」與「初期」。「百噸」指的是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巡天號光學艙共同構成的天宮空間站規模。

「初期」一詞則意味著後續還有第二輪擴建工程,天宮空間站在設計之初就預留有對接介面,只要有需求,可連續對接多個核心艙、實驗艙,即便擴大至國際空間站規模也毫無壓力。

天宮空間站憑藉後發優勢有著超越國際空間站的技術水平,比如,兩部衍架式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翼將超越400噸級國際空間站供電能力,初期百噸規模的天宮空間站實驗機櫃數量也能與400噸級國際空間站大致持平。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去年5月我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與聯合國外空司聯合舉辦了天宮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儀式,這標誌著天宮正式向聯合國所有成員國敞開懷抱。

第一輪合作項目評審結果隨後出爐,美國項目由於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和要求被淘汰,最後總計有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參與合作的前提是必須100%與我們共享實驗數據與成果。

除此之外,據楊利偉披露還有十多個國家先後表示,希望由中國幫助選拔培訓航天員。外國航天員進駐天宮空間站當屬載人航天領域的頂級合作模式,那麼哪個國家的航天員將率先進駐天宮呢?

本月17日至19日,巴基斯坦空間與上層大氣研究委員會負責人阿梅爾·納迪姆率領代表團來華參加中巴載人航天合作聯委會第一次會議,並參觀了位於天津的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總裝集成測試中心與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測試廠房。

參觀過後巴基斯坦代表團對我國航天的飛速發展表示由衷欽佩與震撼,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會有如此感受?

在這兩處參觀地他們可能看到的項目有:一步實現繞落巡火星的火星一號飛船、神舟載人飛船總裝產線、用於載人登月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長征5號B型大推力運載火箭……

上述任何一個項目都堪稱世界級,而一系列世界級項目呈現在眼前即便是想像也足以令人心馳神往。

早在2017年巴基斯坦就派出飛行員來華參加航天員培訓,他們寄希望於我們在2022年實現該國載人航天飛行計劃。隨著今年4月兩家主管航天機構正式簽署「關於載人航天飛行活動的合作協定」,標誌著巴基斯坦航天員進入天宮空間站計劃的進一步實錘落地。

巴基斯坦之所以將時間設定為2022年,是因為印度也計劃在2022年發射載人飛船將一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除此之外,歐洲發達國家也對天宮空間站望眼欲穿,德國與義大利航天員早在兩年前就來華參加了神舟載人飛船海上著陸救生訓練,這兩家航天員都在努力學習中文。來自德國的航天員馬蒂亞斯·毛雷爾學習中文已有6年時間,義大利航天員薩曼莎也已經能識別上千個漢字,漢語優勢將有助於他們在接下來的選拔中脫穎而出。

載人航天光環有很多,但它也是極為艱難的工程,即便是發達國家在載人航天面前大多數也都是望而卻步,它究竟難在哪呢?德國航天員馬蒂亞斯·毛雷爾評價我國航天的一句話道處了玄機:中國有自己的火箭、飛船,未來還將有自己的空間站

這句話的背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長征2號F運載火箭系統、長征7號運載火箭系統、長征5號B運載火箭系統、酒泉發射場系統、海南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著陸場系統等共計14大分系統的艱苦創業。載人航天工程比拼的不僅僅是航天實力,更是綜合國力的考驗

由此我們不得不感慨27年前決策發展載人航天工程的高瞻遠矚,如果沒有那一時期的英明決策,以及長達27年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艱苦奮鬥,我們就不可能有如今這樣大好的發展形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巔峰高地 的精彩文章:

又一個世界第一誕生!嫦娥四號再次打破紀錄,將美國蘇聯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