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的一首七律,風格粗獷,充滿奇思妙想

蘇軾的一首七律,風格粗獷,充滿奇思妙想

北宋大文豪蘇軾雖然一生宦海沉浮,但是每到一處都能安心生活,即使條件艱苦、日子艱難,他總能苦中作樂,甚至以自己的淡泊胸襟影響周圍的人群。作為詩人,蘇軾也善於發現大自然的美好和細微之處,並用最富想像力的語言,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幅美妙的畫卷。下面就分享蘇軾的一首七律,風格粗獷,充滿奇思妙想。

有美堂暴雨

宋代:蘇軾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蘇軾於熙寧四年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震驚,御史謝景也在宋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自請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蘇軾來到杭州,很快就喜愛上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這首詩就作於熙寧六年初秋。

蘇軾曾在《望湖樓醉書》中生動地描寫過雨景,「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而有美堂在杭州吳山上,為嘉祐二年杭州太守梅摯所建,它位於吳山最高處,左眺錢江,右瞰西湖,視野開闊,因此詩中的暴雨景象比《望湖樓醉書》所寫的湖面雨景更為雄奇。

詩的開篇就描寫奇特,「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詩人說雷起腳下,頑雲滿座,是置身吳山絕頂語。作者以一聲疾雷為起句,有先聲奪人之概,預示暴風雨來勢之猛。

頷聯寫暴雨中的奇觀,「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烏雲翻滾、狂風呼嘯、大雨傾瀉,作者從這些洶湧而至的印象中,產生了神奇的幻覺想像,詩人以幻寫真,更富於真實感。「浙東飛雨過江來」,也有挾海上風濤而至的氣勢。在吳山頂上,清楚地看到,雨陣從對岸貼水掠地、渡江而來的情景。這兩句雄峻奇傑,氣勢非凡,是傳誦的名句。

頸聯描寫水勢和雨聲,「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俯瞰大雨如注而下的西湖,湖面滿溢,猶如美酒凸過了杯麵。作者又把把雨點比作鼓點,好象千錘擊鼓,繁響不絕,很好地抓住了暴雨的特徵。鏗,狀寫鼓聲;羯鼓,這是唐時西域傳入的樂器,擊鼓時疾如急雨。

蘇軾一面欣賞著這場暴雨,一面盡情地發揮無窮的想像,「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詩人說這場風雨是天意催詩,彷彿特地喚醒醉中的李白,寫出瓊瑰般的好詩來,作者隱然有自負之意。

謫仙,指李白,唐玄宗譜曲,欲造樂府新詞,於是就召來李白。當時李白已卧於酒肆,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鮫室,指傳說中的南海鮫人(人魚)室,鮫人哭得眼淚都變成珍珠;瓊瑰,美玉名,這裡喻詩如珠玉。

縱觀蘇軾的這首詩,表現了令人震眩的風雨雷電,充滿遐想,確是人所難到,無怪乎他自負得意。「黑風吹海立、飛雨過江來」,還有「金樽凸、羯鼓催」等等,都是作者創造性的觀察和描繪,「泉灑面、瀉瓊瑰」,也是今人難以想像出來的妙語,難怪蘇軾自比謫仙,原來東坡先生果真不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梧葉送寒,籬落燈明,葉紹翁的這首絕句意脈貫穿,詞淡意遠
楊萬里退職歸鄉,這首七律鐫刻在廊橋的壁上,驚艷了整個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