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

所謂三觀,通俗來講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標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觀是我們是否決定交友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三觀的「太正」,做什麼事都按照著自己的原則和標準。

他們的思維是這樣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克己復禮為仁,天下歸仁焉。」

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往往感到不適。

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應該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只講道理,不談感受

評選最讓人討厭的溝通方式,「講道理」一定位居前列。

那些三觀「太正」的人,他們總是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評判別人,道理講得越多,越會讓聽的人堵得慌,不想再進行溝通。

而那些講道理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在固有觀念里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即便他們是真的想為對方好,但最終也總是被冷落。

這種三觀「太正」的人的溝通方式,讓別人感到厭煩,也讓他們自己深受委屈。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在溝通中,他們只講道理,不談感受。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這類人只講道理,只提要求,從不關注你的情緒感受,從而很容易發展成一個「過度應該」的人,這些「過度應該」常常表現為:

我應該怎麼做

你應該怎樣做

我們應該怎麼做

大家應該怎麼做

他們與人之間的連接不是通過情感,而是通過「要求」、「是否」、「對錯」、「道理」。

很多人面對這類人,自身也會採用這種交流方式去跟別人進行互動,複製用「道理」跟人建立情感的聯繫。

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三觀「太正」的人道理總是最先冒出來,他們無法看到活生生的內心,更無法真正感受到別人的差異,總是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得罪別人。

同時,「過度講道理」也會讓他們自己的內心變得不健康,因為只信奉自己的行為準則和「三觀」。當與別人發生衝突時,他們會下意識的認為是別人「三觀不正」。

這種生活方式,難以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容易陷入機械和麻木的狀態之中,當外部信息與信念發生矛盾時,他們就會在潛意識中作鬥爭,形成很大的內心衝擊。

完美主義者,給對方施加壓力

此外,三觀「太正」的人普遍存在精神潔癖,是完美主義者。

所謂精神潔癖,就是一個人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所具有的一種強迫性人格,強迫自己的內心世界要絕對乾淨,而且隨時準備清理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內心世界處於一種真空的狀態。

三觀「太正」的人往往靠譜、有原則,和他們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和他們成為朋友,往往會存在巨大的壓力。

因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必須完全符合他們心中設想的「形象」,這樣才能夠和睦的相處下去。

如果在生活中不小心暴露一些缺點,比如:看沒營養的娛樂節目、做了某些不靠譜的事情,就會被對方嚴厲說教一番。

長此以往,生活的樂趣也會慢慢磨滅,感情也不復存在了。

三觀「太正」的人在為人處事上,對自身有嚴格的行為標準,對他人也會進行標準化的要求,給人一種中規中矩、刻板、無聊的感覺。

出醜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最討人喜歡的人是精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此種現象稱為——出醜效應(The embarrassment effect)。

三觀「太正」的人一生都在扮演一個「受害者」的角色,與其說是受虐,不如說是「自虐」。

對待感情,他們對自己嚴苛要求,不允許自己犯錯,告訴朋友要節制、自律、認真、努力,處處充滿說教、勸誡。

同時,他們要求自己和別人都能夠活得像神一般聖潔、美好,永遠三觀正確,試圖拿自己的條條框框來約束其他人,一旦發生錯誤,便將責任歸結於對方身上。

他們有一套嚴格的信仰:只有做對了,才會得到肯定;只有自己優秀了,才會討人喜歡;只有符合要求,才能被大眾接受。

因此,在他們眼中世界只有黑白,不容許其他顏色的出現;行為做事上只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人性複雜,三觀「太正」的人,扼殺人性。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人一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美好的事物也不是全沒有裂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真正聰明女人,永遠不會問男人四個問題
生活中,請做一個得寸進尺的人,越是得寸進尺的人,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