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首因效應、曝光效應……職場最常用的7條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哪些?

首因效應、曝光效應……職場最常用的7條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哪些?

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原理,一直是人們所津津樂道,並且時常會掛在嘴邊引用的,事實上不少心理學原理和職業規劃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可以運用於職場的個人發展,向陽君特意整理了下面這7大心理學效應,讀懂了這些,對你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

01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的是一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

放在職場,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有的人從一畢業就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遇到了一個積極的團隊,很快就能從新手期成長起來,畢業2、3年就已經有能力在團隊中獨當一面;

反之還有一些人,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順利,做不了多久就跳槽,而且每次跳槽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等他們終於穩定下來了,已經過了好幾年。兩者一對比,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後者當然也有奮起直追的機會,但勢必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說第一類人是我們認為的人生贏家的話,第二類人就是實打實的,時常陷入職業迷茫和焦慮並且為此來求助於向陽生涯的諮詢客戶了。造成這種職場馬太效應的罪魁禍首,就是很多人都沒明確的職業規劃。

有職業規劃的人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發展路線都是清晰的,他們知道自己想要在行業內闖出一番事業來,需要怎樣的努力,所以他們的內生涯會像滾雪球一樣不斷的壯大,與此同時那些有用的資源也會向他們聚攏,推動他們進一步的發展,自然就是強者越強了。

而如果一直在錯誤的發展路線上兜兜轉轉,消磨掉的除了時間還有自己的信心、能力,弱者越弱的局面是自然而然的。

02

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指的是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會在對方這裡形成和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現象。簡單來說,你在職場上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極為重要的。

比如面試就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面試官每天都要見很多的候選人,在專業能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你有什麼能讓他選擇你而不是其他候選人的秘密武器呢?

儀容儀錶的整潔就不用多說了,HR們必問的職業規劃問題,也可以好好準備一番,在你的回答中,如果能包含對公司的了解,包含自己長期發展的心愿,加上你的能力也達標的話,在他們的候選人名單上一定會有個不錯的排名,加大自己的競爭優勢

在比如一場重要的會議,或者去拜訪一個重要客戶,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說起自己的方案能夠侃侃而談,看上去信心滿滿,至少會讓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感覺是有誠意的,而細節決定成敗,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做好了就是成功的一半。

03

曝光效應

曝光效應指出,人們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見到某人次數越多,越會覺得對方惹人喜愛。

這個心理學現象告訴我們,在職場也是要學會「刷臉」的。面對領導也好,面對同事也好,學會混臉熟,增加人際吸引,無形之中也能為你提供很多便利。

身處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到各種各樣的新信息,與此同時也會忽略掉很多的信息,造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況,身為職場人是一樣的道理,只會默默無聞埋頭苦幹是行不通的,是金子也要學會主動發光,不能幹等著別人發現你發光。

事事有迴音的閉環思維,其實也是增加自己曝光的方式,對於工作的進展及時反饋,出現了問題也及時溝通,對於自己來說,這還是一個不斷復盤和總結的過程,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加速了在職場的成長。

04

毛毛蟲效應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現象,將毛毛蟲首尾相接,圍一圈放在花盆邊,花盆不遠處放一圈松葉,毛毛蟲夜以繼日圍著花盆轉,最終因飢餓和精疲力盡死去。這個毛毛蟲效應告訴我們,當我們的工作陷入僵局或者遭遇挫折的時候,應該努力尋求突破,不能只關注做了多少工作,更要關注做出多少成果。

職場人面對工作上的壓力和挑戰是家常便飯的事,有的人能化壓力為動力,有的人卻會被壓得喘不過氣,這不僅僅只是能力的問題,還有心態的問題。

面對工作,面對自己長期的職業發展通道,其實都需要一種結果導向的理念,這其實是職場上非常現實的問題,就像面臨裁員時,老闆優先選擇留下的一定是能給公司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強調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人。

05

凡勃倫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侖注意到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人也是這樣,在職場想要待價而沽,就要把自己打磨成器,放在合適的地方,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雙贏。

打磨自己能力的過程,就是在積累自己的內生涯,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梳理自己的優劣勢,不斷加強優勢形成頂端優勢,彌補劣勢讓自己的缺點不至於拖後腿,長期經過這樣的積累之後,當你的個人品牌在行業建立起來,你的個人價值也在不斷的攀升,恐怕不想跳槽,也會有獵頭來接觸你。

06

登門檻效應

所謂的登門檻效應,指的是要讓他人接受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簡單一點的需求,這樣更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向陽君認為,將登門檻效應應用於職場和工作,最好的就是用在自己的目標設定上。職業規劃一定要跟上後續的行動,否則再好再合適的規劃,也只是紙上談兵,行動就需要目標的指引。

比如對一個剛剛入職的新人來說,給自己定一個成為總經理的目標實在有些遙遠,可以先把目標縮小到自己跳一跳能夠到的地方。一下子設定一個很高的目標很容易讓人失去信心,產生放棄的想法,分解成小目標,一步步來,更容易接受。

07

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指的是為了使靜止的輪子轉動起來,一開始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但當飛輪越轉越快,到達一定的臨界點,無需再費更大的力氣,輪子會自己轉動,並且不停轉動。

向陽生涯的卓越之輪模型其實就脫胎于飛輪效應,定位就是輪子的軸心,軸心穩了方向定了,能沿著一個方向不斷地快速前進。很多人職場發展不順都和定位不穩息息相關,當一個人迷茫的時候,面對工作沒有動力,面對困難更沒辦法堅持,但只要先擺正了定位,讓輪子轉動起來,堅持下去,就會越來越順利。

今天有關職場上心理學效應,就先給大家分享到這裡,看完這些你有哪些收穫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到嘴邊效應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會遺忘?記不住?5種原因你信哪一個?
期末考試答題技巧,一定要讓孩子牢記